曾國藩被激出山,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大志,就在這裡開始萌芽

成豐二年(1852)十二月十五日,曾國藩他家來了兩封信,一個人。那天晚上,他先接到湖南巡撫的兩封信,知道武昌已經失守,湖北巡撫也戰死了,不勝嘆息。那個人他也認識,回老家經過武昌時,還招待過他。更為揪心的是,湖北不保,湖南也難自全。雖說住在鄉下,但他是二品大官,總無法安身,這不能不使他動心、擔心、操心。

曾國藩被激出山,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大志,就在這裡開始萌芽

他家來的一個人,就是他的好友郭嵩燾。郭嵩燾為中國第一個外交使節,出任清朝的駐英、駐法欽差大臣,也算一個人才。他與曾國藩、劉蓉,當時有湘鄉三劍客的味道。他見到曾國藩,就鼓勵他,激將他,說什麼你本有“澄清天下之志”,不乘時而出,更待何時?總是要曾國藩應命出山。大概還說到一些小人的非議,比如你要是不出山,人家會笑你貪生怕死。加上父親點頭同意,曾國藩當夜就改變主意,決定收回辭謝函,立即出山。

曾國藩被激出山,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大志,就在這裡開始萌芽

不過四天,曾國藩就由堅決要求在家終制變成立即出山,根本原因是外部形勢的急刷變化。郭嵩燾的勸說是催化劑,加速了他的決定。他們倆十二月十七日從老家出發,二十一日到達長沙。二十二日,曾國藩就給成豐布寫了報告,《敬陳團練在匪大概規模折》,準備搜查土匪.捐集資費、訓練鄉勇。不過他還附加了一片,請求皇帝答應他,一旦團練有了頭緒,賊匪稍有減輕,就允許他回家守制。

曾國藩被激出山,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大志,就在這裡開始萌芽

這個時候,他的大志仍然不是帶兵打仗、鎮壓太平天國,而是以在辦土匪為第要務,“刻下所志,惟在練兵、除暴二事”,保證湖南安全。奏章中也分析了清兵腐敗不能戰的情況,說清兵都怕死,只遠遠尾隨,卻不敢近身搏戰,他要改弦更張,重新練一支軍隊。這表明他對清兵有深刻了解,知道其不可用,而想另起爐灶,別練新軍,卻不代表他就有了鎮壓太平天國的明確大志。

但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我奉命以來,日夜悚惕,自度才能淺薄,不足謀事,惟有‘不要錢、不怕死’六字,時時自矢,以質鬼神,以對君父,並以此號召我鄉豪傑。”剿辦土匪也很得力,訓練鄉勇也很有辦法。正是因為這個,咸豐帝才叫他帶兵出征,作為朝廷正規軍的一種補充力量。咸豐帝看不起他,他自己卻要看得起自己,所以能三次拒絕皇命。

咸豐三年正月間,江忠源、左宗棠、胡林翼都在長沙,他們幾個天天在一起研究天下形勢,討論當前任務,“ 欲負山馳河,拯吾鄉枯瘠於萬如此看來,他們的大志仍然在保護家鄉,還沒有上升到澄清字內、鎮壓太平天國的全局性高度。江忠源一直在湖南鎮壓小股農民起義隊伍。咸豐三年二月,突然接到命令,要他帶勇去江南大營。因為洪秀全已經打下南京,並把南京定為都城,清政府讓向榮組建江南大營,緊緊盯住南京。

曾國藩被激出山,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大志,就在這裡開始萌芽

江忠源一走,曾國藩如失臂膀。湖南的剩匪任務,當時主要靠江忠源,江忠源也因此成名,被上頭重視。所以曾國藩說:“你帶勇東去,我就氣餒了。為君王籌大局,我也不敢多顧私情。但你這一走,我哪裡去找你這樣的人才。現在多事之秋,得你一人則重於山嶽,少你一人則弱於嬰兒。你能體諒我的心情吧。”江忠源這一去,卻讓曾國藩的大志發生了變化。江忠源離開湖南之後,曾國著給他寫信說:“國藩在此,日練兵卒,萬一烽煙達於河北,則或提一旅之師,與閣下會於齊梁之間...這爾橫行中原,蒼蒼者不一醒悟...若果有提兵渡江之日....

曾國藩被激出山,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大志,就在這裡開始萌芽

這是目前能看得到的關於曾國藩考慮省外用兵的最早的文字記錄,時間是威豐三年三月二十七日。他開始把目光從湖南省提高到全國用兵大局上來,考慮如何派兵進人中原、河北,打過長江去。這些想法都還模糊,沒有構成清楚的線索,卻是大志變化的開始。全國形勢發展很快。洪秀全定都南京之後,在咸豐三年四月和五月,分別派出兩支部隊,開始北伐和西征。曾國藩的大志也開始清晰起來,他跟湖北巡撫張亮基說:“我想再練三千鄉勇,編成一軍,意將誓滅此賊,澄清南服。”

曾國藩被激出山,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大志,就在這裡開始萌芽

太平軍西征部隊沿著長江而上,計劃奪取安慶、九江、武昌等沿岸重鎮,很快就攻佔安慶,繼續沿江西進,準備攻打九江。曾國潘得到消息,很為湖北湖南著急,兩省唇齒相依,他想“昌明大義,出堵湖口,與道賊決死戰”,懷揣“擊楫渡江之志”,不令敵人“橫行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