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

書香居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

【白話】

孔子說:「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從孝道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與!(論語)

【白話】

君子為人必專心致力於根本,根本建立了,道德就會隨之產生。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就是仁的根本啊!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孝經)

【白話】

孔子說:「君子奉事父母能盡孝道,故可將忠誠移於奉事君主;奉事兄長能做到敬順,故可將順從移於奉事官長;家居生活治理得當,故可將管理才能移於處理政務。所以,在家中養成了孝悌的品行,才能在外建功立業,美好的名聲就會顯揚於後世了。」

孔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後漢書)

【白話】

孔子說:「奉事父母能能盡孝道,故可將忠誠移於奉事君主。」因此尋找忠臣,一定要從有孝子的家庭中選拔。

夫知為人子者,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者,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者,然後可以使人。(孔子家語)

【白話】

懂得如何做一個好兒子,然後才可能做一個好父親;懂得如何做一個好臣下,然後才可能做一個好君主;唯有懂得如何事奉人,然後才懂得如何用人。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論語)

【白話】

曾子說:「對於父母過世時的喪葬能謹慎守禮,對於已亡故的父母及祖先,都能依禮依時追思懷念,不忘其本,則風俗民情必然趨向淳厚善良。」





小茶盈盈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清人黃景仁的這首別母詩堪稱經典,不僅是一個“孝子”肝腸寸斷的內心獨白,更激勵著所有有志男兒奮發有為。定國安邦、內聖外王,是一個人的社會理想和責任,而回報爹孃則在社會責任之外,還包含著是子一輩對父一輩最基礎的種群責任。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來自於《孝經》。基本意思是說:“孔子說:‘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從孝道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為我們保留了豐富燦爛而原汁原味的文明成果,也成為中華文明的根。這個“孝”字,就來自於幾千年前的甲骨文:兒子把老子扛在肩上。看到這裡,一切語言的解釋都已經蒼白。這也就是“教之所由生也”的全部根源意義所在。

孝,是一切社會關係中最原始、最穩固的關係,同時也是人際關係的最後一道防線。“兒行千里母擔憂”便是這種關係的最好寫照。“遠親不如近鄰”是這種關係的反面證明。所有的關係都可能因為距離的疏遠而疏遠。只有親子關係會隨著距離的疏遠而更加親近。

這種最原始的關係的形成,是血緣,是相同的遺傳基因,是社會發展、種群繁衍的基本需要。所以,父母之於子女的呵護,是社會需要,也是個體發展的需要。新生命是老生命的延續,承載了老生命對於未來的期望,同時新生命的有質量的發展,也是老生命能力的體現。所以,這種呵護是天生的,並且是伴隨於人的一生,同時還是沒有任何評價標準的。

只有這種關係才是最穩固的關係。有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證明:所有的器官移植,最好的方案都是親子之間。這就是這種最穩固關係最好的證明。因為在漫長的中國農耕社會中,生存危機的最大的危機,種群優勢就是生存優勢。失去了朋友之間的保護,還有家人。而失去了家人之間的互助,任何人都將成為真正的“孤苦伶仃”。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親子關係就成為了人的一切社會關係中最後的防線。孔子說“能養”是連狗都能做到的事情,是不能作為人類的孝的標準的。而他提出的“色難”卻也為所有人出了一道難題。因為只有“色難”,才展現了人性之美,才展示了孝道已經擺脫了動物之愛,成為一種理性的思想和有覺悟的行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孝”就是所有教育的開始和基準點。經常聽到有朋友們說:“我們幾個最大的相同點,就是都很孝順”。足以說明,“孝”已經成為人家交往的心理底線。同時,恐怕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又感覺:被別人說“孝”,是對人生最大的褒獎。而“孝順”則早已成為最美的“人生名片”。


明月清風三人行


“夫孝,德之本也”一語出自《孝經》。“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孝老愛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神瑰寶,是道德評價的重要尺度。《孝經》上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孔子將孝看作判斷一個人道德品質和政治品質的重要標準,認為“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孟子認為“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仁之實,事親是也”,並指出“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還說,“獲於上有道,不信於友,弗獲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於友矣”,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誰都不會信任他。可見古人把孝當作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和道德底線。

古人不僅對什麼是孝多有論及,而且對怎樣盡孝也有詳盡的闡述。《論語·為政》裡有這樣一段話:“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孔子的回答是“父母唯其疾之憂”。從字面上看,可以說除了疾病無法掌控之外,其他一切能夠自己掌控的事情,都應該做到不再讓父母擔心,這就是孝。其意是鼓勵孟武伯要學會自強自立,不要依賴父母,這就是盡孝了。《禮記·祭義》中雲:“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其意思是說對父母盡孝,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重要的是還要有恭敬之心,與父母說話的態度要和氣,給父母好臉色。有了恭敬之心,父母的教誨才會認真聆聽,父母的責備才會虛心悅納。這一點,孔子說得更深刻:“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果對父母不尊敬,那麼奉養父母和飼養狗馬,又有什麼區別呢?這些話,說明了對父母盡孝,最重要的是懂得敬重和愛戴,讓他們無時不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老年生活的幸福。

從古至今,無論是道德著述還是文學作品,都為我們樹立了許多孝老愛親的道德楷模。如《二十四孝》的“臥冰求魚”“緹縈救父”“親嘗湯藥”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又如《水滸傳》裡“黑旋風”李逵,簡直是神鬼皆懼的“魔王”,可對待老孃,他卻是那樣孝敬,甚至在上了梁山後又長途跋涉,要把老孃背上梁山來贍養。李逵身上體現出的正是我國勞動人民對生身父母的真摯感情。在我們熟悉的名人和偉人中,也有許多孝老愛親的感人故事。魯迅童年時代,身高還不及當鋪的櫃檯高,就替父母四處奔走,典當舊物換取買藥治病的錢;在他遠離故鄉四處奔波忙碌時,仍念念不忘父母,並把他們接到身邊贍養。朱德元帥戎馬倥傯,南征北戰,可是,讀一讀他寫的《回憶我的母親》,由衷地感到,在母親面前,這位叱吒風雲的元帥只是一個孝順的兒子。

孝乃道德之本,也是社會之基。孝所蘊藏的要素,不僅是世代家風宣揚的主旋律,也是傳統社會維繫國家社會秩序之綱常。一個“孝”字,基本統攝父子、兄弟、君臣、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身的關係。它考量的不僅是一個人正心、修身、齊家的行事依據,更是社會和諧所賴以維繫的價值之柱。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孝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為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良好參照。以孝德實踐為圓心向外擴展,孝文化就會成為代際溝通、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潤滑劑,社會道德建設也能獲得堅實穩固的支撐。同時,家風是映照官德的一面鏡子,心懷大愛,胸懷坦蕩的家風,也是對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官德的要求。如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廖俊波等優秀黨員領導幹部,自覺發揚我們黨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傳統,以做“人民的兒子”為榮,不遺餘力地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種把群眾尊為父母、對群眾關懷備至的情懷,體現了共產黨人對“孝”的昇華,更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懈奮鬥的力量之源。

孝文化從幾千年傳統文化中傳承而來,在今天具有更加突出的現實意義。面對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嚴峻形勢,一方面,黨和政府需要進一步挖掘人口老齡化給國家發展帶來的活力和機遇,通過相關立法和完善政策措施,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增強全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鞏固家庭養老基礎地位,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