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2014年,3月。

黑龍江北岸,俄羅斯遠東的莽莽林海,雪花從空中飄落在地上,發出若有若無的聲音。這裡白天的溫度也在零下20度,寒冷凍結了一切。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這是一片原始泰加林,有大片的紅松、冷杉和樺樹。一支科學考察隊在進行例行巡邏,突然遠遠看見前面矮坡上,白茫茫的空地中一團深色的東西趴在地上顯得分外顯眼。


等人們走近,發現原來這是一隻猞猁——它可能是分佈最靠北的貓科動物之一。這一帶很少能有人親眼看到猞猁,它們總是聽到人笨重的踩雪聲就遠遠跑開了。不過這隻猞猁再也不能在雪地裡馳騁了,因為人們看到的是一具猞猁的殘屍。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在這一地區,共同生活著很多種動物。雖然猞猁不是體型最大的,可這些輕盈、靈活的捕食者極其機警,即使攝影師想要拍到它們的影像都需要運氣幫忙。

人們初步檢查了猞猁的身體狀況,這很可能是一隻雄性猞猁(身體後半部分缺失),大約40-50斤重,身體壯實,看牙齒略有磨損,應該剛剛過了壯年。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隻猞猁的慘死呢?

根據雪地上留下的足跡,科學家們還原了猞猁生前最後幾分鐘發生的事情。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西伯利亞的冬天,食物匱乏,猞猁不得不頂風冒雪到森林裡找吃的。它寬大的腳掌、厚實的腳墊,即使在積雪上行動也不會發出很大的聲響,一般獵物都很難察覺它走近的聲音。然而,這裡的積雪足有40釐米厚,對猞猁這樣體型的動物來說,還是太深了。它必須小心翼翼,不讓腳踏破最新凍上的雪殼陷入深深的雪裡。

然而過分專注於眼前的事情讓它分了神。

獵人成了被狩獵的對象。

一隻巨大的雄性東北虎正在例行巡視領地。它的前掌腳印足有10.5釐米寬。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老虎習慣使用其他動物留下的雪道,每一步儘量踩在別的動物留下的足跡裡,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節省氣力,同時也能儘量減少踩雪發出的聲音。


很快,這隻雄虎發現了林地裡這串新鮮的足跡。


也許是出於好奇,也許單純就是想沿著猞猁腳印走省點力氣,雄虎慢慢悠悠朝著腳印的方向又走了一百多米。不遠處山坡上,老虎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散步的猞猁。大部分情況下,機警的猞猁在這個距離(不到80米),早就發現老虎的行蹤,逃命去了。然而今天這隻猞猁卻不知在聚精會神的幹什麼,對幾十米外樹林深處碩大的老虎毫無察覺。


雄虎停止了前進,兩隻前爪並排,站立在雪中,留下了平行的足跡,它在盤算與猞猁的距離,一時間動了殺心。


老虎進入了伏擊模式,聚精會神、渾身肌肉緊繃,宛如雕塑,每一步都只走出很小的距離,後腳穩穩踏進前腳的足印中,又把距離縮短了20米。猞猁似乎也感受到空氣中有點異樣的感覺,先後2次抬起頭,四周環視,可目光所及只是四面的紅松林和滿天飛雪。每一次猞猁抬頭,雄虎都會一動不動匍匐在原地,風雪之中,黃底黑斑的老虎融入了四周光影斑駁的泰加林中,騙過了最後的距離。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有一剎那,猞猁低頭嗅嗅地面的氣味……正是時候,老虎如離弦之箭,猛地躍了出去,再不顧及對手會覺察到自己的存在,以雷霆之勢席捲而來。只是一瞬間,猞猁呆住了,看見了不遠處林中飛奔而來的是什麼。沒人知道猞猁是否會恐懼,但雪地上的足跡顯示,猞猁慌不擇路地朝另一個方向沿著下坡的路連蹦帶跳地逃了過去。下山路盡頭,被一條林間小道攔腰截斷,老虎的追擊越來越近。積雪很深,每一縱都需要耗費大量體力,這樣的下坡不利於猞猁發揮速度優勢。但如果到了積雪較淺的林間小道上,在雪淺路平的地方,它有把握可以甩開後面追來的敵人。可惜,猞猁的計劃被老虎無情地阻斷了。攻擊者從右後方緊緊追趕,預判到了猞猁會在路口急轉,提前走斜線,等猞猁一個急轉彎走上公路的時候,迅速縮短了距離,只一躥,虎爪勾住了猞猁的後腿,順勢一撲,兩隻貓在雪地裡翻滾了起來,地面上留下一片狼藉,痕跡足有4米長,然後是一灘血跡。


科學家重建了老虎最後的一段衝刺,足有97米遠,大概跨了28步。在40釐米的雪中衝刺接近100米,對老虎也是個不小的消耗。


老虎在猞猁屍體旁邊歇了至少半個小時——那裡留下了一塊臥痕。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在雪中這樣的痕跡是大型動物坐臥後留下的之後,他叼起了猞猁的屍體,回到了山坡之上那塊空地。雖然捕殺猞猁花費了不少力氣,但實際它只吃了幾口,就把屍體扔在那,又守了一天,而後揚長而去。大概又一天之後,人們發現了猞猁的遺骸。


人們對猞猁的屍體進行了解剖。這隻猞猁周身遍佈爪痕,皮肉外翻,血跡已經凝固。右側頸部,留下了巨大的齒印,深深穿過了喉嚨,雖然沒有刺破大血管,卻穿透了氣管。猞猁的脊髓幾乎完全折斷,而且有1.5釐米直徑的穿刺傷(虎的犬牙),直接造成了動物的死亡。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即使是最狂熱的鬥獸迷,恐怕也對老虎壓制猞猁的事實提不起興趣——這隻二十公斤的猞猁與體重是它10倍的老虎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對於科學家來說,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在野外目擊猞猁被老虎捕殺。這次事件背後,卻有一個長久以來困擾科學界的疑問。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我國東北,猞猁、東北豹和東北虎共享同一片棲息地。


在同一片藍天下,面對絕無勝算的對手,猞猁的生存之道是什麼呢?


在一般人看來,東北虎、東北豹、猞猁既然都生活在這片地區,彼此之間似乎就是胡亂雜居,弱肉強食罷了。可自然界如此精密的一個系統,會是如此簡單粗暴嗎?


作為次一級的捕食者,不管是猞猁還是東北豹,在相同時間地點,面對同樣的資源,是絕對競爭不過老虎的。如果進化使得猞猁、東北豹必須和老虎“扛正面”,那前面二者早就在進化路上滅絕了。


所以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就是,如果我競爭不過你,我應該怎麼辦?


2014年5月,普京總統親手將3只虎崽放歸野外,這三隻虎崽被稱為“普京虎”。其中一隻雌虎伊洛娜(Ilona)在放生之後,經過半年的長途跋涉來到了黑龍江北邊俄羅斯的阿穆爾自治州興安自然保護區紮下了腳跟。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等待重返野外的普京虎庫賈


興安保護區曾經是東北虎的家園,然而因為人類的獵殺,早在1963年保護區成立之前,這裡的老虎已經滅絕。此後的半個多世紀裡,這的動物從來沒聽過虎嘯,更不知道老虎為何物。到2014年,伊洛娜到來的時候,保護區生活著兩個狼群,烏里斯基狼群(Urilski Pack)奧羅琴斯基狼群(Olochinski)。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這一年12月,科學家多次在伊洛娜的領地裡觀察到了狼群的活動,人們很好奇,幾十年不見的“老朋友”,久別重逢會發生什麼呢?


2014年12月15日,伊洛娜和5只狼不期而遇。當時雙方都盯上了一窩野豬(可憐的野豬),都想來野豬過夜的地方碰碰運氣。就在這,狼第一次和老虎面對面。沒人知道他們是如何“寒暄”的,結果很明確,烏里斯基的一隻小狼命喪虎口,其他狼不知所蹤。1個月以後,人們發現狼群活動的範圍發生了變化,避開了這隻年輕的母老虎,往東北方向轉移。俗話說,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就在第一次遭遇一個多月之後,2015年的1月31日,伊洛娜又和狼群“親密接觸”了。這一次,還是為了跟野豬“套近乎”(哼哼唧唧的野豬是老虎和狼都很喜歡的獵物),結果雙方大打出手,準確地說伊洛娜暴揍了狼群,又殺了一頭狼。


此後,狼群又往遠處遷徙,直到這一年春天,保護區裡都沒見到這群狼的蹤跡。


雖然這一群狼對伊洛娜有了“深刻印象”,另外的那群狼還不認識老虎。


2015年5月21日,人們發現了這樣一個情況。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伊洛娜發現了另一群狼——奧羅琴斯基狼群的行蹤,伏擊並殺死了其中的主要成員。


而還原“兇案”現場讓人啼笑皆非。


事件發生的地方几乎沒什麼植被可以隱蔽,伊洛娜看到狼群之後就開始準備進攻。狼群很快發現這隻黃色的大貓,卻完全不知道她從哪兒來,要幹啥。


伊洛娜很快捉住了狼群的一員,一擊斃命。直到這時候狼群才如夢方醒,其他成員一鬨而散。佈設在保護區的紅外相機顯示,奧羅琴斯基狼群從此躲開了這位兇狠的鄰居。


興安保護區的狼因為從沒見到老虎吃了虧,在俄羅斯的其他一些保護區,也曾經觀察到狼和虎有類似的互動。因為人類的獵殺,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很多地方老虎逐漸減少,狼群則趁著虎消失的時機重新殺了回來。而隨著對保護越來越好、老虎數量開始復甦,狼的數量卻減少了。


為什麼老虎這麼不能容忍狼生活在自己的領地裡?


如果說,狼和虎在生態系統中產生直接競爭,狼被虎pk掉的話,那為什麼和東北虎生活在一個地區的東北豹就沒事呢?


不說別的,我們的琿春保護區、俄羅斯的豹地國家公園,近年來都呈現虎和豹數量雙增長的情況。


​難道看在同屬一個家族的份上,東北虎對東北豹網開一面?


這顯然是句玩笑話。


一般來說,在自然界面對比自己強大的競爭對手,動物們有三種選擇。第一,打不過,跑。


既然在同一個地區競爭不過,那我可以在這個地區找一種你不喜歡的地形,儘量躲著你走不就完了。一些無線電追蹤研究顯示,為了躲避東北虎,猞猁和東北豹活動的區域以同一片棲息地的高海拔地區為主。比如同在一個保護區,老虎喜歡在谷底、大型動物多、雪相對淺一點的地方活動,猞猁和東北豹則喜歡在山脊、山坡,老虎不常去、也不愛去的地方待著,雪深點沒事,只要沒有老虎就行。


有人問,是不是猞猁就適合在山上生活?我覺得,誰不喜歡風小、雪淺、好走路、吃得多的地方呢,這不是沒辦法麼……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除了地理上躲著以外,一些動物選擇“錯峰出行”,來躲避競爭。


東北虎最喜歡活動的時間是天黑到後半夜。可為了躲避東北虎,東北豹就避開了天黑的時候,在白天活動更多一些。


晚上5、6點,老虎開始上班,進入一天當中最忙的時候,一直到第二天早上6點,像刷網吧的孩子,鬧個通宵也困了,該找地方消停消停喘口氣了。這時候豹子的精神來了,從早上6、7點,老虎也找地方歇著去了,豹子出門了,開始滿山溜達,直到天快黑了,老虎來了,得,豹子也鬧夠了,趕緊找個躲風、隱蔽的地方,提高警惕待一宿。


其實為啥東北虎喜歡黑天活動?也不完全是因為方便藉助黑夜掩護捕獵,在整個遠東地區,人類活動對老虎有巨大的影響,豹子要躲避老虎的活動時間,老虎也要避開人啊。人喜歡白天活動,肯定對老虎有一定影響。在印度倫滕波爾老虎保護區,經過幾十年的保護、排除人為干擾,“害羞”的老虎才敢逐漸白天露面,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除了躲開老虎出沒的時間、老虎喜歡的地點,豹子還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獵物來規避競爭。

體型小得多的東北豹吃狍子、甚至吃狗都能夠順利存活。而老虎則不同,老虎生存繁衍必須依靠大型有蹄類動物,體重在100kg以上的水鹿、馬鹿、梅花鹿、白斑鹿和野豬。

在印度和尼泊爾一些保護區,因為老虎被重新引入,豹從水草豐美、遍地獵物的核心區被擠了到了保護區周邊人煙稠密的緩衝區,連食物構成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吃的獵物中,家犬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在印度第二大城市孟買,每到晚上都有幾十只野生印度花豹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出沒,躲在暗處伺機捕食城市裡遍佈的流浪狗。


一場雪地裡的“謀殺案”,牽出了怎樣的自然法則


當然,自然界實際的運轉要比我說的複雜得多。


老虎不是白天就不出來,豹子也不是晚上就不動。但通過觀察和統計,可以明顯看出來,東北豹為了與老虎共存在同一個生態環境中,不得不做出一些犧牲,把最好的時間、最好的地段讓給老虎,自己在夾縫中求生存。


不過,看起來豹子沒有像狼一樣,活得還算滋潤,數量也在增長。


可我就想不明白了,為什麼豹可以和虎共存,狼就不能?


為什麼老虎要不惜體力殺死猞猁?按說猞猁捕食的獵物都是中小型獵物,和老虎食物(中大型獵物)幾乎不重疊?


為什麼有的地區好像老虎就能和豹共同生活(比如琿春和俄羅斯豹地國家公園)?


為什麼有些地方,虎、豹和豺都能很好共存,數量都很多,比如印度的納加拉霍雷?


為什麼另一些地方,隨著保護的越來越好,虎越來越多,而豹卻越來越少?


為什麼有些地方,保護的不好,虎已經絕跡,豹卻還能苟延殘喘?


為什麼當獵物稀少的時候,豹和豺反而可能導致虎的絕跡?


而有些地區,老虎就會把豹排擠到保護區邊緣地帶(比如印度很多保護區)?


為什麼老虎和豺就能在南亞和東南亞很多地方共存?在東北亞卻不能和狼共存?


在東非塞倫蓋蒂草原,為什麼獅子可以和斑鬣狗、花豹、獵豹共同生存?


在什麼情況下,這些大型食肉動物會相互競爭?


什麼情況下他們可以共存?


到底是什麼決定了這些大型食肉動物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今後有機會的話,我們可以先放下沉重的生態保護,說點動物之間的合縱與連橫,它們的競爭與共存。只有真正瞭解大自然內部運行的機理,我們才能更好的保護它們,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