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洛玻”回洛记

“新洛玻”回洛记

如今的洛玻集团龙昊玻璃冷端自动化采装生产现场。本报记者田宜龙摄

“新洛玻”回洛记

1971年9月中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在洛玻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浮法玻璃技术的诞生。图为上世纪80年代洛玻浮法一线生产现场。本报资料图片

2001年4月,洛玻浮法一线在国内率先成功稳定批量生产出25毫米超厚大板玻璃,最大规格12m×4.2m,填补了国内该品种产品的空白。本报资料图片

“洛玻从洛阳出发,今天又回到洛阳,是一件大事喜事。此次洛阳与凯盛科技集团开启战略合作,是对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最大鼓舞和激励,是牡丹盛开时节送给洛阳的大礼包。”

□河南日报记者 田宜龙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雪娜

洛阳玻璃,不仅代表着洛阳制造的辉煌过往,也曾是河南制造的一张闪亮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大潮冲击,洛玻几度沉浮。在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今天,洛玻“回归”并以新面目亮相。

4月21日,洛阳市与中国建材全资子公司凯盛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130亿元建设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博物馆及三大生产基地,共同打造“新洛玻”,再创洛阳玻璃新辉煌。

“洛玻从洛阳出发,今天又回到洛阳,是一件大事喜事。此次洛阳与凯盛科技集团开启战略合作,是对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最大鼓舞和激励,是牡丹盛开时节送给洛阳的大礼包。”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的一番话,表达了对“新洛玻”的期待。

据了解,洛玻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洛阳玻璃厂,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156个国家重点项目之一。1971年,中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在洛玻诞生,被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命名为“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洛玻”成为洛阳制造的代名词之一。

2007年,洛玻集团股权划转给中国建材集团。后经业务整合,中国建材集团全资子公司凯盛科技集团成为洛玻集团控股股东。

凯盛科技集团是一家以玻璃新材料为核心产业,以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应用材料等为方向的科技型企业。

“洛玻诞生于洛阳,也是洛阳的一张名片。对于这次合作,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携手打造‘新洛玻’,再创洛阳玻璃新辉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彭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洛阳从“一五”时期就是全国8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制造业基础雄厚、发展资源禀赋优良。

“近年来,河南省着力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让这里成了投资发展的沃土。”彭寿说。

2016年起,洛阳市建立地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厚植优势“沃土”,推动地方与央企等深度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吸引了清华大学先进制造产业“三剑客”入洛,以及格力电器、银隆新能源、忠旺集团等企业集团入驻。

专家认为,此次洛阳与凯盛科技集团的战略合作,与其说是洛玻“重回”洛阳,不如说是央企与地方联手对洛玻的一次重塑,更是对玻璃传统产业的“再造”。

按照协议,凯盛科技集团将在洛阳建设一个总部基地、一个研发中心,还有博物馆及三大生产基地。总部基地即洛玻集团总部经济基地,拟在伊滨经开区建设新总部大楼等。研发中心及博物馆即在伊滨经开区打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浮法玻璃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建设玻璃展示和玻璃产业数字经济博物馆,逐步打造成为中国玻璃产业的研发中心、数据中心和展示中心。三大生产基地是指伊滨经开区信息显示玻璃生产基地、汝阳县特种玻璃生产基地、偃师市电子信息玻璃生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偃师基地将打造高世代浮法TFT-LCD信息显示基板项目。这种高世代产品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关键战略材料,代表着现代玻璃工业规模化制造领域的领先水平,在加快我国液晶显示面板产业关键原材料自主自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总部基地并非传统的办公总部,我们将融入大数据、营销中心、新技术等内容,着力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研发中心将打造成玻璃产业的研发中心、数据中心和展示中心;三大生产基地将着力打造新业态,实现从传统玻璃向‘新玻璃’的腾飞。”彭寿表示,将通过建设总部基地、研发及展示中心、生产基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新业态发展产业链,在洛阳打造世界一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玻璃新材料研发制造产业基地,为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助力添彩。

在这个春天,“新洛玻”的到来,无疑给人带来了更多的新期待!

相关推荐

·洛阳与凯盛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联合打造“新洛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