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当仁不让于师”,是什么意思?

国学研究者时金科


“当仁不让于师”出自《论语》之“卫灵公篇”,意为:碰到实施仁道的机会时,连老师都不要谦让。

师,指的是孔子。

理解这句话,最好连着它的上一句,一起解读。“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也是孔子穷其一生,致力推广与教化的核心思想。

孔子推行的仁义道德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鼓励弟子们在“仁与礼”修行中超过老师。

孔子为师表,拥有博大的胸怀。常鼓励弟子在学习仁道时,大胆实践,创新思维,期许弟子们学有所成,要“青出蓝而胜于蓝”。

二、施仁不分先后,不必谦让。

孔子弟子三千,分布在各国的不同行业。孔子要求,即使为师不在身边,也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处处实施仁道与礼义,不要顾虑老师的感受和面子,更不要请示,只要是施以仁道,放心做吧。

三、对所有的人都要仁道。

在孔子的思想与学说中,理想王国就是所有的人都“守礼施仁”。在这个理想世界里,不仅亲人之间,相互敬爱。所有的人,都彼此仁爱。从而使老人幼儿得到关怀呵护;即使残疾人也有依靠。

当仁不让于师”,从侧面,反映出孔子的道德理想,有着返璞归真的原始社会的境界,有些过于理想化。

但是,孔夫子的这一思想还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经过历代儒学理论家的不断完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以及传承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烟雨立凡


  • 巜论语》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孔子说:“只要是行仁义的亊,就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

从“当仁,不让于师”来看,凡事让于老师是遵从师道尊严,当然是不错。但是,只要是行仁义之事,也不要完全拘泥了。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方面的意思是说,当自己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发生分歧时,老师错了,自己是对的,这时就不必谦让,而应该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和主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仁,不让于师”的另一个意思是说,只要是行仁义之事,就要自觉积极主动上前,而不要谦让于其它人。理当不受任何外来事物的阻碍,阻碍仁行的任何外物,或者是从反面来成全仁行,仰或从正面来戕害仁行,两者必选其一。


冷雨似箭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所创立的儒学理论的基石。这个观点是孔子从人性本善的前置意义上而生发的指导社会实践的道德标准。前置也就是一种理想化的认知。人之初,应当是什么样的,就应当善的。这也反映出孔子的哲学观点,

仁体现在社会实践上,则重在仁心、仁爱丶仁慈、仁义、仁术及对这种价值观念的坚守。仁义礼智信,虽各有各的意项,但五位一体,是互相关联的,不是孤立的,所以说,思想是活的灵魂。《论语》是四书之首,里面句句是不朽之言。如‘当仁不让于师‘’’这里的仁,表现出的是一个原则和对原则所应持有的立场。我认为这么做是对的,即使你是老师,我也不放弃我的原则。当然,这个原则是道德范围内的,用现代的说,是正能量。具体的说,就是当你做的事是依乎仁义、仁爱,认准只管去做,不要有所顾忌,即使老师,也不要谦让。

后世贤人说,天若不生仲尼,华夏有如长长之黑夜。孔子的仁爱思想照亮了民族前行的方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愿天下永远是爱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