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當仁不讓於師”,是什麼意思?

國學研究者時金科


“當仁不讓於師”出自《論語》之“衛靈公篇”,意為:碰到實施仁道的機會時,連老師都不要謙讓。

師,指的是孔子。

理解這句話,最好連著它的上一句,一起解讀。“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其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也是孔子窮其一生,致力推廣與教化的核心思想。

孔子推行的仁義道德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一、鼓勵弟子們在“仁與禮”修行中超過老師。

孔子為師表,擁有博大的胸懷。常鼓勵弟子在學習仁道時,大膽實踐,創新思維,期許弟子們學有所成,要“青出藍而勝於藍”。

二、施仁不分先後,不必謙讓。

孔子弟子三千,分佈在各國的不同行業。孔子要求,即使為師不在身邊,也要聽從內心的聲音,處處實施仁道與禮義,不要顧慮老師的感受和麵子,更不要請示,只要是施以仁道,放心做吧。

三、對所有的人都要仁道。

在孔子的思想與學說中,理想王國就是所有的人都“守禮施仁”。在這個理想世界裡,不僅親人之間,相互敬愛。所有的人,都彼此仁愛。從而使老人幼兒得到關懷呵護;即使殘疾人也有依靠。

當仁不讓於師”,從側面,反映出孔子的道德理想,有著返璞歸真的原始社會的境界,有些過於理想化。

但是,孔夫子的這一思想還是有一定的進步意義,經過歷代儒學理論家的不斷完善,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貢獻,以及傳承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煙雨立凡


  • 巜論語》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 孔子說:“只要是行仁義的亊,就是在老師面前也不必謙讓。”

從“當仁,不讓於師”來看,凡事讓於老師是遵從師道尊嚴,當然是不錯。但是,只要是行仁義之事,也不要完全拘泥了。這裡面有兩層意思:一方面的意思是說,當自己的意見和老師的意見發生分歧時,老師錯了,自己是對的,這時就不必謙讓,而應該堅持自己的正確看法和主張。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當仁,不讓於師”的另一個意思是說,只要是行仁義之事,就要自覺積極主動上前,而不要謙讓於其它人。理當不受任何外來事物的阻礙,阻礙仁行的任何外物,或者是從反面來成全仁行,仰或從正面來戕害仁行,兩者必選其一。


冷雨似箭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所創立的儒學理論的基石。這個觀點是孔子從人性本善的前置意義上而生髮的指導社會實踐的道德標準。前置也就是一種理想化的認知。人之初,應當是什麼樣的,就應當善的。這也反映出孔子的哲學觀點,

仁體現在社會實踐上,則重在仁心、仁愛丶仁慈、仁義、仁術及對這種價值觀念的堅守。仁義禮智信,雖各有各的意項,但五位一體,是互相關聯的,不是孤立的,所以說,思想是活的靈魂。《論語》是四書之首,裡面句句是不朽之言。如‘當仁不讓於師‘’’這裡的仁,表現出的是一個原則和對原則所應持有的立場。我認為這麼做是對的,即使你是老師,我也不放棄我的原則。當然,這個原則是道德範圍內的,用現代的說,是正能量。具體的說,就是當你做的事是依乎仁義、仁愛,認準只管去做,不要有所顧忌,即使老師,也不要謙讓。

後世賢人說,天若不生仲尼,華夏有如長長之黑夜。孔子的仁愛思想照亮了民族前行的方向。‘’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願天下永遠是愛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