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父母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才能讓女孩贏在未來

我是兩個女孩的媽媽,都說父母願意把最好的一切都留給孩子,可在培養她們的歷程中我卻多次彷徨,因為我不知道到底什麼才是對她們最好的。

人工智能時代,父母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才能讓女孩贏在未來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想換一種方式來表達。因為這是一篇有兩個女孩兒的媽媽,對未來20年甚至更長時間後,女性面臨的現實世界的思考。這些思考決定著我將以怎樣的態度和方式來培養我的兩個女兒。因此,這篇文章更像是一個提出問題,然後思考、探索和解答的過程。

1、女孩應該擁有漂亮的外表?

你們心目中理想的女孩子是什麼樣的?乾淨整潔、漂亮、溫順?如果你們這麼想,那可能是掉進了“刻板印象”的坑。

當身邊充斥了一群網紅臉,當微整形已經成為非常容易的事情,當名模呂燕的小眼睛、塌鼻子和雀斑臉成為世界級美人的範本。講實話,我真的不相信一個女人必須擁有漂亮的外表才更有優勢。

人工智能時代,父母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才能讓女孩贏在未來

恰恰相反,我個人的閱歷告訴我,漂亮的外表如果不能夠被正確地對待,常常會成為一種束縛。前段時間,有90後媽媽帶七歲女兒割雙眼皮,說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身邊亦有怕女兒曬黑不允許孩子游泳的爸爸。每每碰到這樣的事例,我就感到一絲悲哀,為了獲得漂亮,人生白白損失了諸多的樂趣。漂亮不是優勢,反倒成了一種束縛。

大家有沒有想過,也許我們在今天刻意給孩子打造的漂亮,在未來根本不起作用。

事實上,對於審美的標準一直都在變化。漂亮不漂亮,我們不能從以前的或者自己的觀點來評判。比如,在唐朝時以胖為美,到清朝時以腳小為美。在近現代,從嘴小為美到嘴大為美,前以雙眼皮為美,後有單眼皮為美……那在未來的20年甚至更久以後,會以什麼為美,你能夠猜測嗎?

人工智能時代,父母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才能讓女孩贏在未來

我的結論:在未來,審美可能會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個人化。在培養女孩時,不應該過分強調漂亮,我也不贊成過分地打扮女孩。事實上,一個過於在意自己外表的人往往是有點“病態的”。我認為:自然的、健康的、有自己特色的女性就是美的!父母應該教會女孩的是悅納自己,發掘自己獨特的魅力。

2、女孩必須要嫁一個好老公才算真正成功?

我們先來看一眼今年民政部門的婚姻調查統計吧。2018年中國的結婚率只有7.2%,創下歷史的新低,且是五連降。而離婚率已經連續15年節節攀升。僅在2019年的上半年就已經有200多萬對的夫妻離婚。

而且,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存在於中國,經濟發達的國家這種狀況更加明顯。法國每三戶就有一戶是單身;德國柏林獨身人口達到54%;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這一比例更高達60%;在日本,30歲至34歲,男青年未婚率達47.1%,女青年則為32%。終生未婚率在全球都在呈上升趨勢。這意味著,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越來越多元化,未來會有很多人選擇不結婚。同時,有很多婚姻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解體。

人工智能時代,父母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才能讓女孩贏在未來

我還要再說說另外一個現象。在未來的愛情婚姻市場上,女孩兒面對的不僅僅是同性,還有異性,還有機器人和高新技術。

按照全球最低同性戀比例5%計算,我國有13億多人,大概就會有6000多萬人是同性戀。而截止到2019年,同性戀合法的國家已經有荷蘭、比利時、加拿大、西班牙、南非、挪威等31個國家。在未來,這個比例有可能會更高。也就是說,在未來的愛情婚姻市場上,女孩不僅要面臨女性競爭者,還要面臨男性競爭者,還有可能我們的孩子就是那5%。這一切都不是我們做父母的能夠完全控制的。

再看看女孩們的另一個對手——高科技。現在科技已經發展到不通過外在刺激,僅僅改變腦電波就可以讓人得到極致的性體驗。情感陪護機器人可以識別人類的面部表情,並做出針對的反應。當然,還有改善性體驗的機器人。你看,高科技和人工智能已經進軍到私人的情感和生活領域。我們可以做一個猜想,在未來是不是會有很多人不選擇與真人結婚,而與機器相伴呢?

人工智能時代,父母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才能讓女孩贏在未來

我的結論:在未來,婚姻愛情會越來越迴歸本質,而婚姻制度則越來越邊緣化。結不結婚,和誰結婚,更多的是個人自由意識的選擇。那些有強大愛的能力,不論獨處還是與愛人相伴,都能擁有豐足的內心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的人生。

學校裡的成績很重要?

曾經,我也是一個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點糾結的媽媽。當孩子考了滿分或者第一名的時候,我歡喜雀躍。當孩子的成績考砸時,我著急上火。學校裡的老師,培訓班的老師,每個老師的要求和建議,我都想盡善盡美地去完成。

但後來,我逐漸明白了:學校也好,老師也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會有一個統一的目標和要求,或者說,他們只能站在自己那一個學科和所處的角度,來對孩子提出相應的要求。而只有家長才能站在孩子終生髮展的高度為其從長遠計。

人工智能時代,父母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才能讓女孩贏在未來

為什麼這麼說呢?

1.已經落後的學校體制

目前學校裡的學制其實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發起的,其目的是培養工業化流水線上的人才。六年小學,六年中學,然後進入大學,絕大部分的孩子都被要求按照這個流程來發展。所以,這種學制追求標準化、同質化,在同樣年齡、固定時間、固定場所、固定老師和固定內容,將教育體系中的一切標準化。而打分和成績排名,則是這種學制中教學成果的一種體現方式。

可是很顯然的,這種學制忽略了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智力、興趣、接受能力等等。這會導致發展快的孩子在這種體制下覺得無趣,發展慢的孩子又會覺得有壓力。而老師卻只能按照中間大部分的孩子的進度進行教學。

同時,對孩子的成績考核也只能按照中等水平的要求來設計。這時的成績具有了一定的“欺騙性”。發展快、能力強的孩子,其優勢沒有辦法在成績中充分體現。而發展慢的孩子,又很難在成績中體驗到個人進步的多少。所以,這時候成績並不是準確地判斷一個孩子能力的尺度。

人工智能時代,父母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才能讓女孩贏在未來

2.處於變革中的學校教育

其實,現在的學校教育也在發生變革。以前,學校最重視的是知識的傳承,相信大家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體育課經常被語數外老師霸佔的情景吧。但現在,閱讀、體育、美術、音樂、自然、機器人等等學科已經在很多學校當中被越來越重視。比如,我家大寶的學校就引入了“二體一藝”的評價體系,就是每個孩子要有兩項體育特長,一項藝術特長,達到優秀的可以記入檔案,寫入學生手冊。

讓我們再看看大學。在世界頂級大學的學生選拔當中,成績僅僅是一部分,這些大學更青睞擁有4Q的學生。4Q包含聰明的大腦(智商IQ),高尚的人品(品商CQ)、較高的情商(情商EQ)和較強的抗壓能力(逆商AQ)。他們普遍認為:擁有4Q的學生,在未來更能夠適應變化的環境。

麻省理工學院的中國總面試官蔣佩蓉就說:“像麻省理工這樣頂尖的學府,考察的早就不只是孩子的成績,而是他需要有自己的特點。一個孩子要發展成與眾不同,出類拔萃,他絕對不是一個考試機器。一個民主的、尊重孩子的家庭,才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寬鬆的土壤,讓他能夠產生一些稀里古怪的想法,去探索自己想要探索的的一些事情。”

創新工場李開復博士在一次訪談中說:“在人工智能時代,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找自己最愛、最擅長的事,而不是變成一個背書的工具,因為你背書再背也背不過機器。”

可以預測,在未來,一個人的學習會逐步地走向個性化和終身化,而學校只是一個人學習的一部分。學校的教育形式也會進行演變,從老師講學生聽的“電影院形態”轉變成根據學生需要提供的“超市形態”。

人工智能時代,父母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才能讓女孩贏在未來

我的結論:家長不需要過度糾結孩子成績的一時好壞,我們應該將視野放置到更長久的未來,放到孩子的終身成長上。我們要保護好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對世界的求知慾和探索欲。我們要按照適合自己孩子的節奏,幫助他們學習和成長。

女孩應該擁有一份穩定的職業?

我自己曾是一名教師,也見過很多家長為自己的女兒做決定,去報考師範類學校。因為,家長覺得:這樣做,女兒將來就能有一份穩定又受人尊敬的好職業,而且還有很多假期。除了老師,公務員、事業單位也是女孩家長的優選。可以說,家長們費盡心機地為孩子鋪路,就是為了讓孩子在未來謀一份穩定又收益好的職業。

但是我要說,未來的現實會打家長的臉。

據牛津大學的調查報告,在美國現有的工作當中,有47%將會在未來的10到20年被人工智能替換掉,而這一比例在中國則為77%。其中,主要被替代掉的就是重複性的體力和腦力勞動,這也包括部分教育工作和大家認為的鐵飯碗。很多家長以為女孩當上老師就可以穩定無憂,卻不知原有的“知識積累型”的教育,現在已經有很多由線上和教育機器人在承擔。也就是說,在未來,很多大家以為很好很穩定的職業可能不再由人類來完成。所以,有未來教育家預測:現在正在學校裡讀小學和中學的這一代孩子,可能就是第一代一畢業就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人。

人工智能時代,父母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才能讓女孩贏在未來

同時,我們從現在就已經發現:想要一份工作幹到老,幾乎很難了。正常的情況下,一個企業只能生存5到10年,按一個人60歲退休來算,一個人一生可能要換五六次的工作。那再想一想未來,人工智能已經替代了大部分的重複性工作,剩下的工作,人類要怎麼分配,一份工作你又能夠做多久呢?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我的結論:在未來,會湧現更多的藝術家、哲學家、斜槓青年、自由職業者。單純的知識積累不再是教育的主題,創造性、想象力、哲學思考、審美、共情等等能力更被重視。

除了上面四個問題,其實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我也都按照這樣的方式進行了思考。當我跳脫到未來的視角來看待現在的教育,我發現我對兩個女兒的期待開始變得不同。而在我的腦海中,20年後,我希望女兒們變成的樣子也逐漸清晰起來。

不管黑白,不論體重多少,她們是健康的、自信的、有氣質有魅力的。她們喜歡閱讀和藝術,享受生活中點滴的美好。她們熱愛學習和思考,即使頭髮花白,也依然保持著孩子般的好奇心。她們不懼怕改變,在不同的行業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並工作得遊刃有餘。她們既享受獨處時的快樂,也安於和伴侶間幸福的依偎。她們充滿勇氣,不懼怕走遍世界的各個角落。

我想象著這個畫面,我開始思索如何將期望化作現實中的教育點滴,這是一個需要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歷程,但我不再彷徨和焦慮,而我對她們的未來越來越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