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味食品IPO:一家供應商真實性存疑,產品質檢存漏洞

作者@沐宇 @柳絮

3月12日,A股市場將迎來第十八屆發審委的首秀,天味食品“獨得恩寵”,備受關注。

2018年10月,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味食品”)再次向證監會遞交IPO申請文件,這是繼2012年之後公司第五次闖關IPO。

經財經網梳理發現,天味食品供應商周德林系旗下兩家企業僅成立1-2兩個月就開始供貨,還有一家供應商是否真實存在值得考量。而此前,受供應商之一“金安事件”的拖累,天味食品曾被冠上“有害油”的標籤。

食品安全大於天,兜兜轉轉7年光陰,這家以火鍋底料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本次能否如願,成為A股火鍋第一股呢?

部分供應商成立1個月供貨,一家供應商真實性存疑

說起天味食品大家都很陌生,不過說起“大紅袍”、“好人家”等火鍋調味料,想必每一個火鍋愛好者都有耳聞。天味食品就是這樣一家以火鍋底料和川菜調料為主導的川味複合調味料生產企業,擁有上文所述的知名調味料品牌。

作為一家食品公司,天味食品的供應商相對穩定,一些主要供應商跟公司合作多年。

從2011年起,天味食品的第一大供應商從未變過,始終是自然人周德林及其家族成員控制的企業,向公司供應花椒、辣椒等香料及白胡椒、辣椒粉、泡菜等產品。

近八年以來,天味食品對於周德林系企業的採購額呈現出波動上升的趨勢,在總採購額中的佔比也呈現波動上升。截至2018年上半年,公司向周德林系企業的採購金額佔採購總額的比重為20.24%。

據瞭解,周德林及其家族成員控制的企業主要包含6家企業,從2010年開始,天味食品會跟6家企業中的部分或全部發生採購交易。

天味食品IPO:一家供應商真實性存疑,產品質檢存漏洞

來源:公司招股書

其中,最早跟天味食品合作的周德林控制企業是成都滿山紅調味品有限公司、成都施味農副產品有限公司(下稱“施味農副”)、成都唐河縣新農晚椒專業合作社,分別從2007年11月、2010年1月、2010年1月起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施味農副在2009年12月成立,2010年1月就開始向天味食品供貨。這種前腳成立後腳就開始供貨的企業,並不僅限於施味農副,類似的還有2013年5月成立的成都味覺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味覺貿易”)和2015年5月成立的金鄉縣恆豐辣椒專業合作社(下稱“恆豐辣椒”),後兩者分別是成立1個月、6個月後開始向天味食品供貨。

通常來講,公司完成工商註冊後才成為了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法人主體,能夠進行生產設備、原材料的採購、人員招聘等一系列準備工作,然後才能開始進行正常的生產工作。

但是,施味農副剛剛成立不到兩個月,味覺貿易剛成立不到一個月,就已經開始向天味食品銷售,整個節奏未免有些過快,供應商的原材料質量問題令人擔憂。

經查詢成都信用網站發現,施味農副的食品流通許可證日期為2014月3月14日至2017年3月13日。若以三年期限為經營許可證日期測算,施味農副的食品流通許可證是以2011年開始。那麼,供應商施味農副是否涉嫌無證經營?

天味食品IPO:一家供應商真實性存疑,產品質檢存漏洞

來源:成都信用網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2016年期間,與公司發生1499.56萬元採購交易往來款的周德林旗下的企業恆豐辣椒,經財經網查詢,並未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找到。據天味食品招股書,恆豐辣椒於2015年5月成立,註冊資本1060萬元。

對於施味農副是否涉嫌無證經營、恆豐辣椒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財經網曾致函天味食品。不過,截至發稿前,公司尚未回覆。

“金安事件”治罪,產品質檢存漏洞

2011-2012年,在天味食品的前五大供應商中,有一家“安順開發區金安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是期內的第二大和第三大供應商,採購額為2073萬元和3548萬元,這是當時天味食品最大的牛油供應商。

牛油鍋底是四川火鍋的主打鍋底品種。愛吃四川火鍋的讀者都知道,牛油作為動物油脂能夠為火鍋帶來極其豐厚且香醇的口感,牛油的好壞對於最終成品的品質至關重要。

天味食品的第一大產品就是火鍋底料,佔據了其接近50%的收入。其中,動物油型火鍋底料就是由牛油製作而成,牛油是公司的重要原料之一。

食品安全問題是懸在每一家食品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然而,天味食品的重要供應商金安食品卻偏偏在這上面出了問題。

金安食品的股東是兩名自然人韋明金和曾玉蓉,該公司成立於2006年6月,成立後主要從事食用油脂、畜產品、農副產品的加工銷售。

從2009年1月-2013年5月,整整4年時間裡金安食品違反規定,大批量購買牛被屠宰後廢棄的非食品原料熬製的半成品牛油毛油,同時向零散屠宰戶購進部分非牛板油、牛肥膘的鮮牛組織。

這些毛油、廢棄原料無生產許可、無衛生檢驗、無質量鑑定。金安食品購買後經化油、脫水、脫雜、脫色和脫酸等流程加工成“食用牛油”,向重慶、成都的多家食品企業銷售,共計1.9萬餘噸,銷售金額達1.7億餘元。

根據安順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金安食品被判決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罰金3.46億元;金安食品的老闆韋明金被判處死緩,另有兩名員工被分別判處十五年和兩年。

東窗事發後,2013年6月,天味食品立即終止了與金安食品的合作。鑑於金安食品一直是天味食品最主要的牛油供應商,這意味著長久以來天味食品一直在使用著嚴重不合格的牛油生產火鍋底料產品。

儘管天味食品最終產品並未爆出檢測不合格的情況,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就是絕對安全的、對消費者無害的。

重要供應商在長達四年的時間裡大規模製售有毒有害產品,然而天味食品卻從未發覺。在雙方合作期間,天味食品是否去過金安食品的生產現場,又是否對於採購的原材料進行過質量檢測,都不得而知。這不禁讓人懷疑天味食品內部是否真的建立了完善的供應商篩選和淘汰機制。

在最新的招股書中,天味食品宣稱“為了嚴格把控原輔材料質量,公司採取了嚴格的供應商管控措施,根據供應商供應物料的風險級別及供應商的質量管理水平建立了供應商分級管理制度,針對高風險類供應商公司每年進行現場審核;公司還建立了原料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對原料食品安全風險指標進行監督抽檢,防止原料引入風險”。

但這一系列措施是否真正執行並長期遵守,需要天味食品自證清白也需要監管機構核實。尤其是對牛油供應商上游原料的管控措施是否執行到位、牛油供應商使用原料與之前是否有質的改變、公司牛油原料進廠檢驗新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這些既是消費者關心的問題,也是資本市場眾多吃瓜群眾關注的焦點。

(編輯:汪佳蕊,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