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法國欲與英國合併,名字都想好了,為何最後卻沒有再提?

Gviwin


因為英國拒絕,而德國接受了法國的橄欖枝,由此成為歐洲聯合的基石

Franglaterre,這個是1956年法國總理蓋伊·摩爾特(Guy Mollet)提議法國和英國聯盟,尊英國女王為共同元首,所提出的組建新國家的名稱,這個名稱合併了法蘭西(France)和法語英格魯(Angleterre)。2007年1月15日,英國BBC根據解密文件,首次公佈了這個名稱。

1956年7月26日,埃及總統納賽爾宣佈將英法所控制的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公司全部財產移交埃及。英國和法國先提議進行一系列國際會議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但是未能達成任何協議,安理會也否決的英法提出的蘇伊士運河進行“國際管理”的提議。不甘心失去這一關鍵戰略要地的英國和法國,組建聯軍,並邀請以色列,發動了蘇伊士運河戰爭,又稱第二次中東戰爭。

這場戰爭軍事上是相當成功且戰績輝煌,雖然已是落日餘暉,但英法聯軍出動了6艘航空母艦在內的100多艘艦艇組成的強大艦隊,塞浦路斯、希臘克里特島上部署了300多架戰鬥機和轟炸機,開戰第一天就摧毀了埃及空軍40%以上力量。埃及蘇伊士運河和西奈半島守軍被法軍海軍陸戰隊和英軍空降兵截斷退路,最後被以軍包圍聚殲。埃及軍隊傷亡8000多人,俘虜達到3萬,而英軍傷亡112人(16人陣亡)、法軍傷亡43人(10人陣亡),以色列傷亡最多也只有990人(172人陣亡)。皇家海軍鷹號航母起飛艦載機準備對埃及軍隊進行轟炸

但是政治上完全失敗,英法曾幻想利用美蘇雙方矛盾,從中維持自己的最後顏面。可是雖然冷戰大幕已經拉開,但是美蘇這兩個新崛起的帝國,似乎更願意蠶食老帝國的屍體。起初蘇聯在解決匈牙利的布拉格之春,隨著匈牙利問題解決之後,作為埃及納賽爾盟友的蘇聯發出最嚴厲的戰爭威脅。蘇聯總理(部長會議主席)布爾加寧威脅將派蘇軍進行干預,並直接對以色列威脅“將使以色列是否能繼續作為一個國家而存在發生問題”。嚇得以色列立即停止攻勢,並表示接受停火。接受英軍空投補給的以色列軍隊,以軍是地面進攻的主力,以色列在戰爭期間一共投入17萬兵力

英國和法國試圖尋求美國幫助,但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只是要求英法兩國儘快要求停火,在英國試圖拒絕後。艾森豪威爾指示其財政部長拋售美國所持有的英國債券,英格蘭銀行在10月30日到11月2日四天時間內損失4500萬美元,英國財政大臣麥克米倫報告首相艾登,英國外匯儲備難以維持,英鎊將不可避免的貶值。與美國行動的同時,沙特阿拉伯等中東國家開始對英國和法國進行禁運,美國不僅拒絕填補英法石油缺口,還指示其他北約成員拒絕將其石油轉運給英法兩國。在強大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壓力下,英法兩國宣佈在11月6日停火,並撤軍。艾森豪威爾和丘吉爾,英國和法國期望美國去平衡蘇聯,但不想艾森豪威爾更有自己的小算盤

而這場政治災難遠不僅如此,他無情的將英國和法國虛弱本質暴露的一覽無遺,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這場戰爭讓英國和法國作為世界主要大國的角色和地位已經結束”,而深受鼓舞的殖民地人民開始興起獨立運動的新高潮,英法這兩個老牌殖民地帝國面臨海外殖民地土崩瓦解的危機。

在這種背景下,法國總理蓋伊·摩爾特不惜放下身段,提議英法聯合,整合兩國的力量,成為新的第三極,共同維持老歐洲最後的尊嚴。英國王室本身也是出自法國,為了王位繼承爭議,兩國還打了“百年戰爭”,從法理上講,這一提議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但是英國首相艾登拒絕了這一提議,甚至拒絕了摩爾特又提出的法國加入英聯邦的替代議案。拒絕的具體原因無法得知,但是英國後續選擇是深化跨大西洋兩岸關係,去加強與美國關係,寧為牛後,不為雞頭。

伊麗莎白女王在1953年加冕,本有機會成為金雀花王朝一直以來的夢想。

而法國也沒有繼續提議,因為法國當時也在“兩條腿走路”,另外一個方向上,其死對頭德國萬分欣喜的接受法國遞來的橄欖枝。1957年3月35日在羅馬卡比託利山上,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領導人共同簽署了《羅馬條約》,宣佈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踏出了歐洲聯合的腳步,法德聯盟也是整個歐盟的基石。

法德聯合是目前最為穩定的一對同盟關係,雙方數十年血戰打輸了整個歐洲,現在法國需要德國經濟實力做背書,德國需要法國政治影響力避免被其他國家剪羊毛。

五嶽掩赤城


這個計劃1956年就已經存在,但直到2007年才被英國單方面曝光,曝光後法國各界的反應要遠比英國方面激烈、憤怒和震撼得多,這一切就足以表明,所謂“合併”是多麼不現實了。

當時英、法雖然都是二戰戰勝國,卻不約而同面臨著戰後國際地位下降,傳統殖民大國身份岌岌可危的問題,而兩國殖民利益共同的交集點,則是戰後之初只有3個完全獨立國家(埃及、利比里亞、埃塞俄比亞)的非洲,和歐亞非交界處的中東。為給非洲、中東各國的獨立運動踩剎車,英、法暗通以色列,在1956年發動了針對埃及蘇伊士運河區的突然襲擊(阿拉伯和以色列方面的戰局稱第二次中東戰爭,英法稱蘇伊士危機)。這次行動雖然一度佔據運河區大部,但在塞得港等地遭到頑強抵抗久攻不下,且這種炮艦主義行為遭到亞非拉國家乃至其它歐美國家的不滿(一貫追隨英國的加拿大就公然唱反調,促成停火的加拿大外長、後來當了總理的皮爾遜還因為給英法搗亂拿到諾獎),美國更趁火打劫扮好人,逼英法停火撤軍,自己順手把以色列拉了過去。


搞到一團糟的蘇伊士危機

對此不甘心的法國莫萊(Guy Mollet)政府才秘密提出和英國組成“邦聯”,並提議用“法蘭格蘭”(Franglaterre)作為邦聯名稱,法國加入英聯邦(並沒有“法國尊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條款,估計是中文讀者以為英聯邦成員國必須以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而產生了誤解),目的是通過英法合力阻止更多非洲殖民地獨立,同時聯手抗衡美國的進一步坐大。

但英國當時已從肯尼亞獨立運動(“茅茅戰爭”)中醒悟,認識到繼續阻止殖民地獨立是螳臂當車,還不如換一個思路維持英國的影響力,因此從1957年後開始不再強硬阻止英國在非殖民地獨立。同時英國也逐漸認識到自己江河日下,只能安心扮演美國的配角,即便加上法國也無力爭奪西方霸主地位。而約翰牛傳統的歐陸政策(防止歐陸統一;永遠和歐陸第二強國結盟對付歐陸第一強國;自己打倒的歐陸敵人要自己扶起來)讓它更不願與逐漸復甦的法國走得太近。所以英國對此一直不熱心。

“茅茅運動”讓英國改變了自己的非洲和殖民地政策


法國的情況其實更糟:第四共和國是內閣制,政府執行力很差,經濟、政治和社會混亂不堪,民眾怨聲載道。由於二戰中屈辱被佔領,戰中戰後又屢遭美英欺壓歧視,民間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對歷史上就“疙疙瘩瘩”的英國普遍缺乏好感,莫萊計劃甚至都沒敢拿到自己內閣和黨內討論,就更不用說放到國民議會甚至媒體上了。幾年後第四共和就因阿爾及利亞危機總爆發土崩瓦解,老將戴高樂出山建立民族主義色彩濃厚的第五共和,法國走上了強調獨立自主和推動歐洲一體化的道路。可以想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當年莫萊如果將自己腦洞大開的英法合併計劃在法國公開,自己將得到怎樣的下場。

腦洞大開的莫萊


不僅如此,當時英法之間還有兩個極大的疙瘩解不開,一是二戰初法國戰敗、貝當宣佈投降前後,英國為防法國艦隊落入納粹之手突然對前一天還並肩作戰的海外法國軍艦發動突然襲擊,導致後者損失慘重,二是二戰後英國統帥蒙哥馬利處處給法軍使絆子,阻撓法軍成為解放巴黎的主力,這些都讓法國人加深了“英國人靠不住”的固有念頭,莫萊的想法怎麼敢拿到法國人面前?

失敗的非洲殖民地戰爭促使戴高樂第五共和上臺,法國從此強化了民族主義和歐洲一體化立場


所以“英法邦聯”註定只能是莫萊等少數處於困境的異想天開者病急亂投醫的私字一閃念:英法兩國是歐洲地緣政治的老冤家,他們可以經常“組隊出擊”,但絕對不能一起過日子,歷史上無數次這樣的嘗試,下場都如出一轍的悲涼。


陶短房


你是說哪次,看樓上五嶽說到的是1956年那次。那我說1940年那次,就是法國被德三胖揍到只能在地上哼哼的時候。


6月份的時候,德軍到巴黎開趴體~這時法國有兩派,一個是覺得應該跪舔德國的貝當、另一個是覺得應該和德棍死磕的戴高樂。

戴高樂流亡到英國之後,丘胖子就在和他討論建立一個英法聯合的國家(Franco-British Union)。甚至草案都寫好了——《英法聯盟宣言》(這還不只是短暫的聯盟,而是長期的合併為一個國家)


而且當時法國已經殘廢,英國人當然樂得想要一個自己主導的英法聯盟,但法國人那邊不同意啊,敦刻爾克撤退的時候,英國人管自己跑的歡,沒多照顧法國人,法國人內心是日狗好嗎。而且英法打了幾百年了,恩恩怨怨素來已久。法國人甚至認為這是英國的陰謀...還有內閣大臣表示,寧可淪為納粹的一個省,這樣至少知道自己下場如何。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瘋狗的輕武


現在的英國人和法國人有很大一部分同宗同源,是北歐海盜入侵後留下的後裔,經過與當地人融合,形成現在的英、法人。法國人也入侵過英國。

但是英法合併是不可能的。因為歷史傳統不一樣。


天明遙遙山海關


萬一合併,我想問一下英牛和法牛到時候叫什麼名字


柴犬小柴主


答:因為他們各懷心腹事,都想當老大,所以想法是好的,但做起來根本不是那回事。


聞道於經


英法聯軍合併,那是相對性的,英國還是趨向於美國!法國可不是,就算暫時合併也遲早會分開!


15369659216


恕我所知不多,哪會兒的事?


次班天行鬼


英法合併到時好事,歐洲再無戰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