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科研经历到底有多重要?对考研和读研有什么影响?

本科科研经历到底有多重要?对考研和读研有什么影响?


本科科研经历到底有多重要?对考研和读研有什么影响?


本科科研经历到底有多重要?对考研和读研有什么影响?


观澜网络

先说一下,发这个贴呢主要是在之前的考研经验帖下面有很多同学们问我关于本科科研发文章的问题。现在研一过了一半,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科研,但是还是很多感想,尤其是导师对我的影响很大,想说一说现在医疗圈尤其是本研同学的科研观念,也算是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以下为个人拙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 我本科的科研经历

大二下申请拿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研究疼痛共情的脑机制),指导老师(珠江医院)认为我们(在南方医院)本科要想去他那边做实验不是很切实际(主要是时间安排),让我们完成一篇meta分析,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正式开始写,检索+写+软件使用+文章修改差不多一起一年半,第一次投稿被拒,后来第二次投稿(NRR)接受,没有大修,小修来来回回差不多又一年,2018年底见刊。一篇meta分析马马虎虎,NRR IF 2分多也马马虎虎不算好但也过得去,有总比没有好。

2. 初衷

大一大二就听说过师兄师姐跟老师做研究,所以也想体验一下,什么做研究,什么是科研思维。纯粹凭兴趣(一直就喜欢神外)找到了当年唯一一个跟脑子挂钩的项目(导师在珠江医院,是康复科的主任)。当时什么都不懂,以为做研究=做实验发文章。一开始知道没发做实验的时候是有点失落,但我们还是着手写meta分析。越做到后面越觉得做研究不是我单纯想的那样。因为老师不在南方医院,平时有问题也只能微信交流,所以我索性有问题就先跟队员们一起商讨怎么解决,整个文章老师只给了方向性的指导,具体到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五个学生(同班同学)自己解决的,当然有时也会问问老师的博士学生,但是也是qq交流(还都只是文字图片,交流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3.本科科研的收获幸运的是,我们发了SCI。在我跟老师双向确认课题时,老师就跟我说,他以前的大创也有学生发SCI,所以说我们也是可以发的。当时只知道SCI是个很牛逼的东西,其他都不知道了(真是惭愧)。我就下定决心,为什么别人能发,我也一定可以发!我是这个项目负责人,当时就跟队员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写一篇meta分析,发SCI,项目时间一直到毕业。老实说,作为队长,我自己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学会了如何协调一个团队,把握项目进度(其实这个有点像各位本科参加各种社团组织)。最大的困难点在于每一个小任务时间截点的把握(会影响整体进度)以及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不可能所有工作都是我来做)还有与老师的信息确认。对于所有人,我猜对于我们未来研究生生涯最大的贡献是:读了无数的英文文献,以及学习了与脑相关的专业词汇(对我来说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我记得我当时第一次检索pubmed出来的相关文献一千多篇,大二暑假,逼着自己至少把摘要全部看完了,不确定的一律找全文。看文献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自然不用说基本功必须扎实,但是对于一个大二本科生,这一段英文阅读经历真的是非常宝贵的,因为不做科研,本科生基本很难去有意识地大量阅读英文文献。阅读文献过程中,英文提高了,也慢慢学会总结自己的阅读文献的方法,这也必须通过"穷尽文献"来达到。最后就是科研思维与方法。这个是个很抽象的东西,我也没有办法三言两语说明白。但是,对于科研这件事的理解的确在这段过程中有了不断的变化,包括现在,在我学习流行病学统计和循证医学的时候,觉得整个思路都不一样了。

4.给本科生的建议

不要为了发文章做实验而去找老师做科研。一是做科研≠做实验和发文章,第二个是不是做了科研就一定会有某种成形的成果(比如文章,比如专利等)。做科研是一个经历,一种体验,一个好的研究者一定要抱有一个纯粹的态度(当然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缺乏)。包括我自己,在研一刚开学时,仍然死磕基础实验。导师做的是临床转化医学相关研究,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转化医学,就非常幼稚的跟老师说我想学基础实验。后来在科里老板专门跟我聊了这个问题,有几个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而且也是很多医生或医学生都有的思维误区。比如,医疗界的"唯基础论",我自己身边就有觉得老师如果不做基础就不行的看法。诚然,诺贝尔医学奖大部分都给了基础研究学者,但是,如今的基础研究,有多少是真正能为临床所用?有多少基础研究不过只是为了凑数而发的低质量文章?老师问我,我以后是不是想当临床医生?我说是。他说,临床医生最终的使命应该是为患者造福,做的研究应该是为临床所用,能根本上为患者谋福利的。我觉得真的很有道理。当然不是说基础不重要,而且临床医学的重要性很多人并没有正确认识。国内(甚至SCI发的文章)临床研究的质量(或者说通过文章所反应出来的)在我研一上学期末对我研究方向的检索结果中已经略见一二了:质量真的不容乐观。很多文章,我都觉得医生是不是连基础的流行病学都没有学好就做研究了。结合导师的话,我目前对于做研究的一点浅薄的见解是:做研究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其本质在于弄清楚未知的问题。就像循证医学老师说的,一切都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二字。作为一个本科生,如果你足够好奇,对做研究有兴趣,那就去试试看吧。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一篇SCI,然后朝这个方向努力去做,尽量学会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实在不懂先让老师给指导然后自己完成。相信不论最终是否能发文章,你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收益的!

5.给自己鞭策

研一的时候我也很迷茫,研究生的课程其实不多,当时看到身边很多同学被老师师兄师姐交去实验室,我很慌,因为我老板连打杂都不要我做,只说,研一你先好好上课学习,没事看看文献。一开始真的不懂啊,后来死磕基础实验找了老师谈了那一次,我才逐渐平静下来。都说神外的培养周期长,当时选择读学硕,也是为了不让规培影响我学习,就算把时间拉长一些我也愿意。研一就开始急了,我以后怎么办?到现在才知道,科研急不得,欲速则不达。研一整个学期都是一心学学校课程,到了学期末,上了循证医学,老师要我们叫一篇protocol作为结课作业,我就想,为什么不能将protocol写成最终的系统综述呢?一篇系统综述不能毕业,很多同学也问我既然不能毕业为什么要写。还是像本科一样,我想体验一下这个写文章的过程(本科的那篇文章不是用的revman或stata等传统软件,我们用的方法叫做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用的软件是GingerALE,处理的FMRI空间坐标数据,没有异质性敏感性偏倚什么的分析,因为软件做过了统计算法的改进)。严格来说,我还不会写传统的系统评价或meta,那就借这个机会学习一下吧,而且最终还能作为毕业研究的一部分。跟老师商谈过后,也意外得知老师的新课题,我也很有兴趣,就说想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学完了流病统计与循证,又来了自己感兴趣的新课题,终于感觉一个学期的努力与等待有了成果。

现在protocol已经完成,虽然并不发cochrane,但是这篇计划书对未来full review的撰写十分有用。本科时,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规划而吃了亏,临时更换主题,对研究进度影响很大。这次从一开始就注意,到现在已经写了很多了。

所以说本科的研究经历比一篇发出去的文章本身对未来研究生涯贡献更大。一篇文章可能让你在考研复试面试上出彩,但是比别人多的一个科研经历,会让你未来的职业生涯比别人走的更高更远。希望各位师弟师妹们不要为了短期发文章或是为了考研面试有优势而去做科。目标可高远,但是动机要纯粹,去体验那些细节,去反思研究过程给你带来的收获,还有那些曾经没有做好的地方都会在未来提醒你做的更好。


最后,我想谢谢我的导师。导师一直被很多人称赞科研好对学生好,刚开学还有点不相信他,真的挺惭愧的。现在又接到了下学期的演讲任务,老师说想让学生去锻炼去学习,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一个学硕,没有临床经验,这一个学期除了上课就没干过什么事情,老师还能给我们这个机会…

怀着一个纯粹而感恩的心去做科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