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碧道最新建设方案:今年着力推进6条碧道示范段建设

​广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

(2020-2025年)

出炉啦!

《广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下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要建成碧道1506公里,基本建成贯通全市的碧道骨干体系。今年将着力推进流溪河碧道、阅江路碧道、临江大道碧道、生物岛 碧道、二沙岛碧道、沙面碧道等6条碧道示范段的建设。

出炉!|广州碧道最新建设方案:今年着力推进6条碧道示范段建设

“碧道十条”

打造广州碧道理想水生活

建设万里碧道是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决策部署,广州市深入领会碧道建设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结合广州实际,提出“广州碧道:理想水生活”总体理念,围绕“水清岸绿、广府生活、三道一带、缝合城市、新旧共生、赏粤四季、绣花功夫、永续利用、经济适用、共同缔造”的“广州碧道十条”,彰显广州依山、沿江、滨海的城市风貌和山水城田海并存的自然禀赋,重筑人、水、城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新“云山珠水”的风貌格局。


出炉!|广州碧道最新建设方案:今年着力推进6条碧道示范段建设

▲阅江路碧道意向图

广州碧道五大特色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2025年前,按照北部、中部、南部不同的自然禀赋及区域特点,逐步推进1506公里碧道建设,塑造北中南三大碧道生活圈。其中,北部山水型碧道计划建设576公里,山环水抱、生态碧网,融合周边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风景秀丽,成为郊游好去处;中部现代都市碧道计划建设550公里,都市宜居、先锋水岸,荟萃人文景观,展现广州国际大都市形象;南部水乡型碧道区计划建设380公里,广府水乡、滨海风情,恢复城市水系“弹性”,打造生态感潮河网。

二、主题场景、特色碧道

包括塑造“大美珠江”,建设三个十公里的城市魅力纽带,打造广府生活、赏粤四季的国际品质水岸;建设通山达海线,南北贯通,起于帽峰山,止于南沙入海口,彰显广州最美自然禀赋;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碧道,共建共治共享,塑造治水、治产、治城的典范;建设海珠环岛碧道、二沙岛环岛碧道、生物岛环岛碧道、沙面环岛碧道、大学城环岛碧道等城央环岛线,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水生活圈,营造适老适幼、面向全人群的多元滨水空间;建设田园风光线,再现岭南田园水乡风貌,实现从“与水对抗”到“与水共存”,从“水岸防护”到“水岸体验”。

三、绣花功夫、经济实用

坚持绣花功夫、分类施策、逐年推进,基于已有735公里滨水绿道开展碧道建设,优先贯通水岸空间,优化水质环境,完善便民设施,实现碧道、绿道、古驿道、慢行道互联互通,成网成片,满足人们水岸游憩的基本需求,再根据各区实际和财力,逐步逐年提升碧道品质、完善碧道功能,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碧道建设“广州样板”。

四、引资引智、共同缔造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个人等参与建设、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五、强化领导,压实责任

由市河长办下达年度碧道建设任务;各区总河长作为属地碧道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碧道所在河涌的区级河长是该条(段)碧道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各区政府是碧道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落实资金并具体实施属地碧道建设工作。

将碧道建设工作纳入河长制考核体系,对于落实碧道建设任务进展滞后的,市河长办适时约谈区级河长或相关负责人;约谈后仍未及时整改的,按照《广州市水环境治理责任追究工作意见》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处理。

持 续 接 力

2025年底建成碧道1506公里

本次《方案》提出,按照“一年试点建设、三年大见成效、七年基本建成”的目标,构建溪-涌-河-江-海多层次,北部山水、中部现代、南部水乡三片区多节点的广州特色千里碧道格局,绘就“千里长卷,最美广州”

到2019年底,全市建成113.7公里试点碧道,为广州碧道建设提供建设样版。

到2022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000公里以上,各区结合实际情况打造2条以上高标准碧道(每条长度不小于5公里)。

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506公里,基本建成贯通全市的碧道骨干体系。

出炉!|广州碧道最新建设方案:今年着力推进6条碧道示范段建设

▲生物岛碧道现状

广州碧道建设四大原则

一、系统治理

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水里、岸上各种生态要素及上下游、左右岸开展系统治理和建设,保护好江河湖库各种水体,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通过河流水环境修复,生态堤岸改造,贯通三道,结合碧道配套服务区有机串联沿线古村、古渡口、森林公园、果林园地,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从单一治污防涝工程到综合流域生态治理的转变。

二、注重经济实用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相关规划建设,在原有绿道及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人为生硬裁弯取直”,坚决杜绝铺张浪费。

三、注重安全为先

在依托河涌、湖库等水域、滨水岸线打造绿色开放生态廊道的同时,坚持以安全为前提,确保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人的活动安全。

四、注重产业融合

将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与景观、历史人文相融合,把碧道建设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倒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助力综合城市功能提升。

先 行 先 试

重点建设6条碧道示范段

按照《方案》计划,2020年广州将着力推进流溪河碧道、阅江路碧道、临江大道碧道、生物岛碧道、二沙岛碧道、沙面碧道等6条碧道示范段的建设,为碧道建设提供示范实例,迎接省碧道动员大会召开。

一、广州碧道流溪河示范段项目

位于从化区太平镇至温泉镇的流溪河段,建设长度约43.4公里,还清于水、还水于民,还绿于岸,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湖岸线和生态驳岸,按“一湾一景”,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碧道画卷。

二、广州市海珠区前航道阅江路碧道示范段工程

位于前航道右岸华南大桥至琶州大桥段,长约2.6公里。串联周边水博苑、会展公园等特色节点,服务好会展区、互联网聚集区、总部商务区的功能需求,增加防洪、治涝、海绵、治水等科普展示点,以线串点、以线带面,推动沿线功能升级,建设湾区国际品质水岸,示范缝合城市、适老适幼的最都市生活。

出炉!|广州碧道最新建设方案:今年着力推进6条碧道示范段建设

▲阅江路碧道意向图

三、临江大道碧道示范段(猎德大桥-科韵路)项目

建设范围4.2公里,在高品质滨江绿地内打造了广州市第一条面向市民开放的碧道缓跑径,示范新旧共生、粤赏四季的最艺术生活。

出炉!|广州碧道最新建设方案:今年着力推进6条碧道示范段建设

▲临江大道碧道意向图

四、二沙岛、新河浦涌碧道示范段项目

二沙岛碧道建设范围6.1公里。通过已建的东山湖公园碧道,与拟建的新河浦涌碧道、东濠涌碧道连通,推进河、涌、湖水系互联互通,盘活老城公共空间,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水生活圈,实现云山珠水共逍遥,示范水清岸绿、三道一带的最文体生活。

出炉!|广州碧道最新建设方案:今年着力推进6条碧道示范段建设

▲二沙岛碧道意向图

五、沙面碧道示范段项目

建设范围1.1公里,在已有绿道基础上补充碧道元素,塑造城央环岛碧道,彰显广府生活、绣花功夫的最文化生活。

出炉!|广州碧道最新建设方案:今年着力推进6条碧道示范段建设

▲沙面碧道现状

六、生物岛碧道示范段(水墨园—螺旋二路)项目

建设范围2公里,以绣花功夫、工匠精神建设海绵绿地、完善配套服务,打造魅力水岸,示范共同缔造、经济适用的最创新生活。

出炉!|广州碧道最新建设方案:今年着力推进6条碧道示范段建设

▲生物岛碧道意向图

来源:广州水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