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斥司徒、回絕奸宦的耿直之臣:心存伯夷,放棄生機,絕命疆場

東漢末年,四方不寧。尤其是涼州(今甘肅武威涼州區)無休止的戰亂,更是讓漢靈帝劉宏不得清淨。這一日,劉宏騰出時間,組織朝臣分析討論解決方略。

時任議郎的傅燮(字南容,今寧夏吳忠市人)也參加了這一朝會。與會人員提出的方案雖然不少,但大多是擦邊球性質的,無關疼癢;有些純粹是在應付劉宏。

一、秉持大義,怒懟司徒。

為了解決涼州之亂,就在大家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之際,司徒崔烈建議道:如果實在搞不定,就將涼州拋棄算了。瞬間,眾人住了嘴、張開了口,驚訝不已。

怒斥司徒、回絕奸宦的耿直之臣:心存伯夷,放棄生機,絕命疆場

司徒崔烈(劇照)

當眾人還在咂摸司徒大人的“宏論”時,就聽議郎傅燮厲聲道:司徒可斬!斬了司徒,天下乃安!這下,眾人更是詫異萬分:小小的議郎竟敢頂撞、責罵高高在上的司徒大人!

當時的漢靈帝倒是平靜得很,非但沒有責怪傅燮的犯上無禮,而且讓他盡情闡述自己的意見。

既然皇帝讓說,傅燮就不客氣地直抒胸臆:涼州是天下的戰略要地,是大漢王朝的抵禦外寇的屏障。現今,管理這一地區的官員失職,導致涼州叛亂不止。於是,天下為之騷動,陛下為之不安。

此時此刻,身為宰輔的司徒崔烈,不去謀劃策略,平定暴亂,卻欲勸陛下丟棄大漢疆土,令人心寒!如果強虜佔據了涼州,他們將以此為基地,繼續侵擾內地。

到那時,朝廷該如何應對?這不是令國家的動亂加重、分裂加深嗎?

怒斥司徒、回絕奸宦的耿直之臣:心存伯夷,放棄生機,絕命疆場

慷慨陳詞之傅燮(劇照)

劉宏聽了傅燮一席話後,沉思片刻,然後肯定了他的意見。於是,漢靈帝詔令車騎將軍皇甫嵩,鎮守長安,相機討賊。聽命而行的皇甫嵩全力守邊,盡心征剿叛亂者。

不久,皇甫嵩因曾得罪過劉宏的近臣趙忠(十常侍之一),而被張溫替代。張溫上任後,因歸其節制的破虜將軍董卓,不能很好地配合,使得平叛行動不太順利。

二、不受私情,任職漢陽。

平叛前線不順,朝廷之中也不安寧。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三月,劉宏任命他的寵臣中常侍趙忠為車騎將軍,並讓他統計、評定討伐黃巾軍的有功之臣。

怒斥司徒、回絕奸宦的耿直之臣:心存伯夷,放棄生機,絕命疆場

別有用心之趙忠(圖像)

這時,執金吾甄舉對趙忠說:傅南容曾經追隨皇甫嵩立下戰功,但沒能及時封賞,人們對此很有些看法。現在,您上承皇恩,負責論功行賞,要公平對待傅燮等有功之臣,從而安撫眾人。

趙忠聽後,眼珠一轉,便答應了甄舉的要求。隨即,趙忠派自己的弟弟城門校尉趙延去拜訪傅燮。

趙延見到傅燮後,首先說明,趙忠正在為朝廷編錄征伐黃巾軍中的有功之臣,傅燮將在其中;隨即婉轉暗示傅燮,只要不與趙忠等中常侍對著幹,就是成為萬戶侯也是容易的事。

傅燮聽後正色道:人的一生能否通達,與機遇有關。如果有了功勞而得不到封賞,可能是時運不濟。我是絕對不會低三下四地求取官爵的。

怒斥司徒、回絕奸宦的耿直之臣:心存伯夷,放棄生機,絕命疆場

浩然正氣之傅燮(圖像)

趙延見傅燮如此言說,不好再說什麼,隨即尷尬離去。可謂乘興而來,敗興而去。

趙忠得知傅燮的表現後,愈加忌恨傅燮。但是,傅燮歷來正直敢言,為朝臣所欽佩,加之,漢靈帝劉宏對其高看一眼,為此,趙忠也不敢十分難為他。為了出口惡氣,趙忠將傅燮調任漢陽郡(今甘肅甘谷)太守。

三、忠君報國,絕命疆場。

傅燮到任不久,涼州刺史耿鄙就聽從治中陳球之言,召聚軍兵討伐叛軍。

怒斥司徒、回絕奸宦的耿直之臣:心存伯夷,放棄生機,絕命疆場

固執己見之耿鄙(劇照)

這時,傅燮認為耿鄙還沒有得到民眾的支持,就勸諫他,您對此地的軍政民情尚不是十分了解。為今之計,您應該親近、育化民眾,從而贏得他們的信賴;整訓軍兵,撫慰將士,從而凝聚軍心。然後,擇機出兵,征討叛軍。

可是,耿鄙一意孤行,不聽傅燮的苦口良言。結果,當耿鄙率軍到達隴西郡狄道縣時,因軍中有人與叛軍相呼應,導致軍隊變亂。隨之,治中陳球、刺史耿鄙均被殺死。耿鄙的司馬扶風人馬騰,竟然擁兵不救。

耿鄙兵敗後,叛亂者在王國、韓遂的率領下,圍攻漢陽郡的冀縣城(漢陽郡治所)。叛軍中有部分匈奴人,他們跟傅燮早有交往,而且感情不錯。於是,他們勸傅燮投降,“共於城外叩頭,求送燮歸鄉里。”傅燮當然不會同意。

當時,傅燮十三歲的兒子傅幹也在其任所。當他得知城池已被叛軍圍困,而且沒有救援之兵後,也極力勸父親先棄城躲避,待天下有道時,“再出未遲”。

怒斥司徒、回絕奸宦的耿直之臣:心存伯夷,放棄生機,絕命疆場

勸說父親的傅幹(劇照)

傅燮聽了兒子的話後,感嘆道:兒子啊,我已抱定必死之心。所謂“聖達節,次守節。”殘暴如商紂時期,尚有伯夷死節首陽山之德舉。

再者,“今朝廷不甚殷紂,吾德亦豈絕伯夷?世亂不能養浩然之志,食祿又欲避其難乎?吾行何之,必死如此。”

隨後,傅燮將傅幹託付給了自己的主簿楊會。傅幹及傅燮的僚屬聽了傅燮的話後,都悲傷落淚,無法再勸告他。

這時,軍吏報告,故酒泉太守黃衍在城外求見。傅燮雖有不好的預感,但還是出於禮節讓他進城相見。果然,黃衍是為叛軍來勸降傅燮的。傅燮那能讓他說動“忠君報國”的意志。

在怒斥、趕走黃衍之後,傅燮率軍出城攻擊敵軍。結果,抱定死心的傅燮被叛軍層層圍困了。一番奮力衝殺後,傅燮絕命疆場。幸運的是,傅燮之子傅幹,被楊會護送著,僥倖逃離漢陽,返回了家鄉。

當漢靈帝劉宏得知傅燮壯烈殉國後,深為痛惜,隨即下詔厚葬傅燮,並追封其為“壯節侯”。

這正是:忠誠正直鬥權宦,一心為國不惜命。

主要參考文獻:《後漢書•卷五十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