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要學曹操設丞相?蜀漢真的沒有延續東漢的三公制?

東漢長期實行三公制度,即以太尉、司徒、司空這三個公級別的官職作為宰相。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廢三公,改行丞相制,集大權於一身。

不過,以興復漢室為口號的劉備,也設置了丞相。而且擔任丞相的諸葛亮在執政時期,也是集大權於一身。於是有朋友就問:為什麼以漢為國號的劉備政權,為什麼沒有延續漢的三公制度,而是和曹操一樣廢除三公改為丞相?

其實這是個誤會。蜀漢的丞相制度與曹操的丞相制度,雖然都是丞相大權在握,但卻有本質區別,真是貌合神離。

劉備為什麼要學曹操設丞相?蜀漢真的沒有延續東漢的三公制?

劉備與曹操都設立了丞相,但內涵卻完全不同

蜀漢沒有“廢除三公改為丞相”,制度上是“三公”與“丞相”並置

蜀漢有司徒,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

許靖於次年卒。也就是說,章武元年(221)四月至二年(222)之間,蜀漢是有實任的司徒的。

劉備為什麼要學曹操設丞相?蜀漢真的沒有延續東漢的三公制?

許靖是文獻記載的唯一一位蜀漢司徒

蜀漢有太尉,見《三國志·蜀書·先主甘皇后傳》諸葛亮的表文:

臣請太尉告宗廟,布露天下,具禮儀別奏。

說明建興元年(223)五月劉禪繼位後不久,蜀漢是有實任太尉的。

另外,從《黃龍甘露碑》甲碑諸臣排序來看,第一位姓名闕,第二位“司徒臣(姓名闕)”,第三位“安漢將軍(姓名闕)”。我們知道當時安漢將軍是麋竺,丞相諸葛亮在司徒許靖之上,所以被文第一位闕姓名的應該就是丞相諸葛亮,第二位司徒許靖,第三位安漢將軍麋竺。(甲碑當為劉備稱帝后所立)。

如此看來,劉備稱帝時雖然有司徒,但似乎並沒有設置位在司徒之上的太尉。

另外史家常稱蜀漢有一位太尉叫上官勝,是西漢右將軍上官桀的後代。此事記載於《新唐書·宰相世系三下》,至於這個記錄靠不靠譜,即便靠譜,上官勝擔任的“蜀太尉”是不是指蜀漢的太尉,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看到,在蜀漢初期,諸葛亮擔任丞相的同時,蜀漢仍然設有太尉和司徒,至於有沒有設置司空就不好說了,至少目前並沒有設置了司空的證據。所以說“廢除三公改為丞相”是不準確的,至少設置丞相不需要廢除三公,丞相也不是廢掉三公以後改過來的。這是蜀漢初年的情況。

劉備為什麼要學曹操設丞相?蜀漢真的沒有延續東漢的三公制?

東漢的三公

那麼建興元年以後,蜀漢三公不再見於記載,是否已經被廢掉了呢?也不一定,而是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蜀漢三公的記載實在是太少,大概蜀漢初期三公雖然在形式上保留了,但實際上打醬油的情況居多,由於參與政務極為有限,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第二種可能,蜀漢確實沒有再任命三公,但在制度上不代表就將其廢除了。我們可以參考諸葛亮的丞相。眾所周知,諸葛亮死後,劉禪再沒有任命過丞相,但作為正式職位的丞相卻一直還保留著,遇到重大禮儀事件還是會被搬出來。

比如《三國志·蜀書·後主張皇后傳》記錄的延熙元年(238)年,劉禪冊立小張後時,便讓左將軍向朗以行丞相事的身份持節授璽綬。

劉備為什麼要學曹操設丞相?蜀漢真的沒有延續東漢的三公制?

在不任命丞相的時代,向朗仍然行丞相事

作為法定職位,丞相依然存在,不然就不會讓向朗行丞相事了。但是存不存在是一回事,授不授人是另一回事。設置一個空位子不授人的例子,中國歷史上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三公保不齊也是這種情況。

當然,以上純屬推測,但是正式在制度上廢三公這麼大的事兒,如果真的存在,陳壽多少也應該記上一筆。相比之下,反倒是三公太醬油、或者三公不再授人的可能性更大些。

當然,按照漢代的制度,丞相本身也是“公”。雖然丞相和司徒本來是一個官,同時設置有點扯;不過鑑於東漢以來,同源的大司馬與太尉也是同時設立,所以也就沒什麼好吐槽的了。


蜀漢的丞相制度和曹操的丞相制不一樣,本質上仍然是東漢三公制

之所以上面要強調蜀漢丞相也是“公”,是因為接下來想說,蜀漢雖然設立了丞相,但實行的並不是丞相制,如果撇開打醬油的太尉和司徒,那麼蜀漢的丞相制度或許叫“一公制”更合適。

以丞相執政的“一公制”和“丞相制”有什麼區別別?

區別就在尚書檯。

眾所周知,東漢尚書檯權力擴張,侵奪了不少作為宰相的三公的權力。東漢雖然沒有西漢那樣的中朝官,但實質上仍然有內、外之分。正常情況下,內有尚書、外有三公;不正常情況下,內有中常侍、外有尚書和三公。三公作為宰相,他的權力並不完整。

劉備為什麼要學曹操設丞相?蜀漢真的沒有延續東漢的三公制?

尚書檯侵奪了三公的部分權力

要獲得完整的權力,三公就要主管尚書檯,也就是要“錄尚書事”。當然,東漢時期經常錄尚書事的也不止三公,還有新帝繼位時升任的上公太傅、執政外戚擔任的大將軍。但要全面執掌朝政,錄尚書事是一定的。

錄了尚書事,就可以進宮到尚書檯,平決尚書檯的事務。當然,錄尚書事不一定天天到尚書檯坐班,像大將軍梁冀那樣“十日一入”也是常態。

當然制度這種事兒上,遇到混不吝的就單說了。比如董卓、李傕、郭氾那票人就根本不管誰來錄尚書事,而王允殺掉董卓以後自己馬上便錄尚書事。

曹操剛迎奉漢獻帝時,也曾錄尚書事。建安元年七月,曹操到洛陽面聖,便以鎮東將軍的身份而錄尚書事。

不過比較奇怪的是,後來曹操升司空,史書再沒提錄尚書事的事兒。

其中的一種可能是,史書做了簡略處理。前面已經提到錄尚書事了,因此拜司空的時候便不再提及。這不是沒有可能。不過照常理,這種情況應該回寫一句“錄尚書事如故”。

那麼會不會記載上有疏漏?也有可能。畢竟建安元年七月,按照裴松之注引《獻帝紀》的記載,曹操還擔任了司隸校尉,而《三國志》是失載的。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曹操直接獲得了“百官總己以聽”的權力。這事兒是范曄在《後漢書·獻帝紀》裡寫的:

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

那麼東漢過去誰能“百官總己以聽”呢?太尉錄尚書事鄧彪、太傅錄尚書事張禹、太尉錄尚書事徐防。曹操既然已經“百官總己以聽”,權力是不亞於上公、三公錄尚書事的。特別是當時位在曹操前的司徒趙溫也是錄尚書事,曹操的“百官總己以聽”則將自己的權力置於趙溫之上。

當然,“百官總己以聽”見於《後漢書》而不見於《三國志》,我們並不知道範曄是否有直接的史料來寫“百官總己以聽”。曹操拜司空不錄尚書事的問題,仍然是個謎。

劉備為什麼要學曹操設丞相?蜀漢真的沒有延續東漢的三公制?

曹丞相的心思你也敢猜?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正式廢除三公制改行丞相制,曹操的丞相制有三個特點:

1.丞相與御史大夫並置,三公正式廢除;

2.丞相掌握實權,御史大夫虛設,實際上是丞相獨掌大權;

3.丞相握有完整的宰相權力,不需要再錄尚書事或百官總己以聽。

前兩個都好理解,這裡說一下第三個。曹操任丞相,無論是《三國志》還是《後漢書》,都沒再提錄尚書事或百官總己以聽的事兒。這一次會不會是漏載呢?

不會。因為曹操死後、曹丕繼承丞相之位時,漢獻帝的詔書也沒提到錄尚書事和百官總己以聽的事兒。《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注引袁宏《後漢紀》所載獻帝詔書提到:

今使使持節御史大夫華歆奉策詔授丕丞相印綬、魏王璽紱,領冀州牧。

其實改制時,曹操已經坐鎮鄴城,遙執朝政,自己就是權力中樞;漢獻帝既然是擺設,那麼依靠皇權來侵奪宰相權力的尚書檯自然也不能獨立行使權力。所以曹操設置的丞相制,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真丞相制。相比於西漢經典丞相制,還有授予御史大夫實權,曹操的丞相制權力更集中於丞相。

而蜀漢的丞相制則相去甚遠。首先,蜀漢的丞相是要錄尚書事的:

亮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


劉備為什麼要學曹操設丞相?蜀漢真的沒有延續東漢的三公制?

諸葛亮職位全稱:假節鉞、丞相、開府、錄尚書事、領益州牧

而劉備時期的尚書檯長官尚書令,前有寵臣法正,後有託孤大臣李嚴,這說明在蜀漢建政之時,權力結構仍然是按照東漢的框架搭建起來的。丞相與東漢三公無異,仍為外朝之首;而丞相要獲得完整的宰相權力,仍然需要通過錄尚書事來兼管尚書檯。

我們知道,劉備時期和劉禪繼位時,諸葛亮是不開府的。這麼看來,不僅蜀漢初年的丞相制度與東漢三公制本質上一樣,甚至於比東漢的三公制還要保守。而諸葛亮開府後,至少形式上,蜀漢丞相與東漢三公制仍然保持一致。不過鑑於諸葛亮的丞相一枝獨秀,我們稱其為“一公制”更為合適。

當然,也僅僅是形式上。畢竟在“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的實際情況下,劉禪權力受到限制,尚書檯不再像是一個皇帝的秘書機構,反而更像是政府的行政部門。何況三公或不授人,或權力微小,因此就呈現了蜀漢丞相大權獨攬、好像是丞相制的局面。這當然也是為了適應蜀漢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權力宜集中不宜分散的實際情況。

而在諸葛亮以後,一方面蜀漢已經擺脫了亡國危機,另一方面劉禪也開始攬權,於是“一公制”的本質屬性便又逐漸展現出來。一是尚書檯重新作為皇帝秘書機構而崛起,特別是後期出現了陳祗這樣頗有影響力的尚書令;一是

我們可以看看後諸葛亮時代蜀漢的執政情況:

大將軍錄尚書事蔣琬;

大司馬錄尚書事蔣琬,大將軍錄尚書事費禕;

大將軍錄尚書事費禕,衛將軍錄尚書事姜維;

大將軍錄尚書事姜維;

大將軍錄尚書事姜維,衛將軍平尚書事諸葛瞻,輔國大將軍平尚書事董厥。

按漢制,大將軍、衛將軍位比於公,《續漢百官志》:

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

蜀漢的雜號大將軍則在公卿之間。也就是說這些執政都是公級,按蜀漢制度當是宰相。資深者如蔣琬、費禕、姜維無一例外都錄尚書事,資歷淺者如諸葛瞻、董厥則為平尚書事。從形勢上看,這就是另一種版本的“一公制”“雙公制”“三公制”。

當然,嚴格來說蜀漢這套制度還是跟東漢三公制有區別:

一個是有開府不開府的問題,姜維以下均沒開府。

二是東漢三公往往任用德高望重之人,而且越往後期越強調“以德取人”,乃至最終發展成為魏晉的“以名取人”“以族取人”。蜀漢則常年戰爭,保持一種軍事優先的形態,因此更注重漢代的“以能取人”傳統,這或許也是後諸葛時代蜀漢以大司馬、大將軍等武職執政,而未恢復三公制的深層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