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這樣說有道理嗎?如何理解其真正的含義?

24K讀書記


詞句出自《論語憲問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句中“不必”是不一定的意思。“言”是著作、作品的意思。

孔子認為,真正有道德、有修養的人,一定有文字著作,或者有名言留給後世。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人,都有德又有言。但是有些有著作的人,文章寫得很好,理論上講修養、講道德,也說得蠻像樣,卻不一定有很好的修養德行。一個仁者一定有大勇,這個勇並不是會打架的好勇鬥狠,而是勇氣,勇猛;而一個勇者,卻不一定有仁。



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理解孔子說的“仁”是什麼?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是以“仁”為核心的一整套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等內容。

仁者是發自內心地認同這些道德標準,並且可以終其一生自覺地踐行著這些道德標準。那些表裡不一、言行不一的欺世盜名之徒,以及那些難以堅持踐行“仁”的道德規範的人都不能稱之為仁者。所以仁者必然有大勇,無論面對什麼,都能以“仁”的規範來約束自己,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相反勇猛的人有勇氣的人不一定會是個仁者,因為他們的行為並不一定是出自“仁”的思想,也許是為了私慾私利。他們的行為也不一定符合“仁”的規範。


午夜櫻花語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這兩句出自《憲問篇》意思是: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仁。這是孔子講勇敢於仁德之間的關係,也是孔子的道德哲學觀,他認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個方面,二者不能劃等號,所以人除了勇以外,還要修養其它各種德行,從而成為有德之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聖賢人物都有嘉言懿行(有教育意義的好言語和好行為),留傳至今;有言論的人,特別是那些欺世盜名的政客、立異鳴高的政治掮客以及推銷痞味文學的某些“寫家”,不一定有人品,有良知、有責任、有追索!仁民愛物的人,如夏禹面對滔天洪水而無所畏懼,敢於率領老百姓長年和洪水作鬥爭,使洪水得到治理;又如周武王面對暴虐的商紂而弔民伐罪(撫慰受害的老百姓、討伐有罪的獨夫民賊)。我們國家的幹部和人民的軍隊,在天災人禍面前奮不顧身,體現了大無畏精神。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人為了人民的利益,設身處地,這就是仁心仁德之舉。


用戶春花有意


這裡的不必,是不一定的意思,

勇的範圍涵蓋了仁,言的範圍涵蓋了德。

牛有角,有角的不一定是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