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催生線上消費新業態,薇婭免費直播銷售興安砂糖橘,總銷量達100萬斤

“疫”下催生線上消費新業態,薇婭免費直播銷售興安砂糖橘,總銷量達100萬斤

淘寶主播薇婭為興安砂糖橘直播帶貨。手機截圖


“疫”下催生線上消費新業態,薇婭免費直播銷售興安砂糖橘,總銷量達100萬斤

北海市鐵山港區稅務局與農業銀行聯合舉辦“稅銀直播進千企”活動,在線為廣大納稅人解讀最新出臺的稅費優惠政策及針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扶持措施。 廣西稅務局供圖


疫情衝擊之下,傳統零售業銷售業績大幅下滑,商戶們紛紛在“線上”找出路,菜販當起了團購群群主,大型商業超市或組建物流配送團隊或加入大平臺;教育機構改變純線下體驗式教學模式,打通線上線下,主動“觸網”開設“空中課堂”……面對行業的不確定性,積極的從業者總是能主動出擊,轉危為機。

線下轉線上 設法拓銷路

馬先生在南寧市做了五六年海鮮生意,原來在西鄉塘區經營實體店,去年底生意擴展到青秀區,在鳳嶺幾個小區建立了購物群,每天將新鮮的海鮮產品和價格貼在群裡,平均每天有七八十單的量。疫情期間,馬先生的購物群下單量比以前多了,他每天奔波在各小區送貨,很是忙碌。為了吸引客源,馬先生的海鮮價格會比附近菜市場的低一點,有時候海鮮送到小區後活力不夠,他還會主動再打折,因此獲得了良好的口碑。馬先生在送貨的同時,也在留意鋪面信息,他打算在鳳嶺北一帶租個鋪面,因為“有了鋪面,我的貨會更多,生意更好”。馬先生認為,以後肯定是線上線下並行,否則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疫情期間,社區團購群迅速成為市民日常採購的重要渠道。不少像馬先生一樣的小商販組建了購物群。家住南寧市長湖路維也納森林小區的羅女士說,疫情期間,自己加入了十幾個購物群,有市場菜販、小區商家組建的,也有附近商業超市組建的,買菜買果買日雜,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相當方便。當記者問到疫情結束後會刪掉這些購物群嗎?羅女士說不會,因為團購既便宜又方便。記者走訪鳳嶺綜合市場,與一菜販交談後瞭解到,他已經在疫情期間為多個小區的團購群供貨,今後爭取實體與線上生意“兩手抓”。

疫情期間,與馬先生這樣單打獨鬥的小商販相比,公司化運作的商業超市、連鎖店的線上訂單更是大幅提高。位於南寧市三祺廣場的寧家鮮生店網上訂單是往常的3倍,每天要處理400多份訂單。沃爾瑪超市不僅組建了“沃爾瑪到家”物流平臺,還加入了“京東到家”等國內知名的物流平臺,不斷提高商品配送率。“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的線上業務比平時增長近2倍,沃爾瑪朝陽店、航洋店一天最多都能達到1000多單。”沃爾瑪工作人員說道。

疫情之下,積極謀求轉型的還有教育類產業。之前我區大多數教育類機構採取的是純線下教學,疫情來襲,面對史上最長假期,教育機構不得不謀劃向線上轉型。

苗迎春是廣西樂博樂享科技教育公司的總經理。她說:“因為疫情,原定和學校同步開學的機器人教學遲遲不能開展,原來被學生、家長擠滿的教室如今空蕩蕩。”一邊是停擺的教學,一邊是高昂的場地租金、員工工資,壓力不小。苗迎春一方面落實總部有關的線上教學措施,另一方面也積極探索符合本地發展的教育模式。她說,目前公司在全國的線上復課率達到了50%,廣西達到了20%。苗迎春打算近期開展促銷活動,報名線上課程的學員,可以低價體驗課程,還可以租借教具。她認為疫情對公司影響不大,因為自己經驗豐富,還有總部支持。此外,她還開展了教師培訓,提高業務技能,相信復課後,報名的學員會更多。

柳州市一教育機構負責人李女士認為,在線教育已經逐漸成為孩子獲取信息知識的重要渠道,配合線下教學活動,兩者有機結合是未來一大趨勢。早在2016年,該機構已經搭建了網絡教育平臺。李女士說,有的線上課程只需要十幾元,性價比很高。儘管目前在線教育不能完全取代線下教育,但通過這一次疫情,他們在線付費的語言培訓課程、幼兒早教課程等深受家長歡迎。

政策利好激活線上消費

疫情期間,廣西電子商務仍不失活力,蓬勃發展。據自治區商務廳統計,今年1月,全區網絡零售額達27.6億元,在全國排名第21位。廣西電商能取得如此不俗成績,除了電商自身的努力外,離不開各項政策的支持。

面對疫情,國家稅務總局自2月份以來先後出臺4批20項稅費優惠政策。我區稅務部門及時配套發佈系列政策指引和問答口徑,及時制發徵管配套辦法,及時調整徵管信息系統, 盡最大努力方便納稅人、繳費人享受優惠,確保將政策紅利不折不扣送到納稅人、繳費人手中。

在2018年《魅力中國城》第二季中,崇左酸粥製作人郭志勤在央視舞臺向全國觀眾展示酸粥做法,一路走紅,銷售額快速增長。然而,受疫情影響,來店裡消費的顧客寥寥無幾,生意慘淡。為了自救,郭志勤嘗試發展線上點餐和外賣配送服務。瞭解到郭志勤的困難,扶綏縣稅務部門及時通過微信、電話等同郭志勤保持聯繫,向他宣傳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提醒注意相關操作事項,以順利享受相關免稅政策,減少疫情影響帶來的損失。同時還幫郭志勤跟房東協調,房租減半。“國家稅收減免政策,稅務部門的暖心服務,讓我的壓力大大減少。餐飲業免徵增值稅,一個季度預計就能省下近2萬元。”郭志勤說。

貴港市規模最大的傳統商業超市——華隆超市轉型遇到困難,貴港市港北區稅務局主動對接華隆超市,抽調業務骨幹組建非接觸業務輔導團隊,通過電話、微信為華隆超市重點講解蔬菜和鮮活肉蛋產品流通環節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企業今年前兩個月享受增值稅減免共計448萬元。

隨著線上訂單急劇增加,方便快捷的電子發票需求也在增加。“通過工作人員電話的一步步指導,我在電子稅務局上申請了電子發票和開具電子發票,敲敲鍵盤,發票到家,著實方便!” 廣西老百姓藥店店長李女士道出了很多從業者的心聲。同時,稅務部門還開展郵寄發票免費用活動,與郵政部門聯合推行網上領用發票,為納稅人足不出戶領用發票帶來便利。截至目前,已為超過6000戶納稅人辦理近60萬份網上發票領用,郵寄費用由稅務部門統一支付。

為了讓廣西電商度過疫情危害期,自治區商務廳印發關於《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零售和餐飲業平穩運行十條措施》的通知,從融資、用工、物資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發力,推動零售和餐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支持零售、餐飲企業創新經營服務模式。對採取線上下單、線下“無接觸”配送方式開展經營的限額以上超市、餐飲企業,2月至3月支付給第三方平臺的配送費按不超過30%的比例給予補助,超市每戶補助最高不超過5萬元、餐飲企業每戶補助最高不超過2萬元。鼓勵餐飲企業和零售企業開展“共享員工”行動,解決企業用工緊張問題。同時積極發展社區便利店,引導商貿流通企業和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為社區便利店提供採集配、供應鏈融資、先供貨後付款等服務,支持社區便利店通過網絡營銷拓展“社區團購+集中配送”、快遞代收等業務,滿足“足不出社區”的居民生活需要。

政策紅利之下,線上消費呈現“萬馬齊奔”之勢,不少商家更是“跑步進場”。如何利用好這些政策,危中求機,還要看企業能否把降下來的成本用於提高服務和技術更新迭代上。希望藉著政策春風,企業能朝“專精特新”用力,培育新增長點,走差異化路線。

抓住消費升級機會加快發展步伐

疫情期間,宅在家的許多人更多地接觸了時下最搶眼球的消費新方式:網紅直播。一場直播就能賣出實體店一年的口紅、香水,類似這樣的“神話”至今已是尋常,還有直播賣汽車、賣房子……廣西財稅科學應用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主任姚瑞基教授認為,疫情影響下,以網絡購物和網上服務為代表的新型消費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特別是作為新零售典型代表的網紅直播和社區購物群(微信、QQ)等新型消費模式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廣西的企業、產品也蹭直播的熱度火了一把。廣西網紅食品軒媽蛋黃酥如今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國民蛋黃酥”,這跟一場直播有關,在李佳琦的直播間,兩個小時賣出了1170萬元。在疫情影響最嚴重的二三月份,軒媽蛋黃酥銷售一下躍至天貓“零食/堅果/特產”行業排行榜TOP3,接著再躍至TOP2。疫情期間,興安電商協會邀請了淘寶第一主播薇婭為興安砂糖橘免費直播銷售,總銷量達50萬公斤。

疫情管控之下的社區購物群成長迅速,成為常態的購物方式,使用者眾。由於具有快速、便捷和低價等特點,深受社區居民歡迎。社區購物群是熟人經濟和便利經濟的有機結合,市場前景十分看好。目前美團、餓了麼、京東到家、你我您、松鼠拼拼、十薈團等已經進入這一領域。

創新是驅動發展的基本動力。只有時刻追蹤消費模式、消費場景和消費手段帶來的變化與挑戰,緊跟時代潮流,深化改革,激活機制,才能抓住消費升級的機會,加快發展的步伐。

作者:熊春豔 屈敏

來源:《當代廣西》2020年第9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