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流传最广的词,原来是他写的


朋友圈里流传最广的词,原来是他写的

李焯雄

文/七公子

2

没有人知道,李焯雄从哪一年开始写词。

没有人知道,到现在李焯雄已经填了多少首词作。

如果不是在周笔畅的《浏阳河2008》录制视频中偶然现身,迄今为止还似没有乐迷见过他的庐山真面目。

朋友圈里流传最广的词,原来是他写的

乍看起来,李焯雄年轻,至少比林夕、黄伟文、方文山这一拨人显得年轻。视频中,刚刚齐肩的头发,架在鼻子上的黑框眼镜,时而和笔笔说词,时而低头沉思,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

讲到李焯雄,一定要把林夕拉出来。

林李二人,渊源极深。

两人师出同门,都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只不过李焯雄入学的时候,林夕在念硕士当导师。

俩人初见时,就顿生相见恨晚之感。他们以张爱玲式的腔调、对白,互相揶揄调侃着对方。起初见面的尴尬瞬间化解,顿时画风一变,口水与掌声齐飞。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李焯雄后来将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书名拆分成两首歌,一首是《红玫瑰》,一首是《白玫瑰》。

朋友圈里流传最广的词,原来是他写的

《红玫瑰》中有这样的一句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这句歌词被人们无数次地发到朋友圈,有可能是朋友圈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词。

后来机缘巧合,两人有幸在一起合办诗刊《九分一》;再后来林夕在《快报》担任副刊编辑,邀请文笔突出的作者一起码字,李焯雄因其深厚的文字功力在其中占据一席。

既然讲到了文字功力,那就简短比较一下林李二人词的风格。

李焯雄的歌词朴实无华,以观察深刻入微、描写精准绝到见长,文字别有新意又风格多变;林夕词作清新隽永,善用意象营造绝美的意境,词以婉约朦胧和情感细腻而闻名。

效力《快报》之后,中间一段时间,李焯雄做了啥事没人知道。待他下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候,李同学供职于索尼音乐担任填词人。

在索尼,一个兼具东方内敛与西方狂野的女子,将与李焯雄在音乐上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作者 | 七公子-

七公子,一个爱音乐爱生活,热爱阅读写作的boy。

朋友,如果有幸在这儿遇见,让我们携手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