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烏鴉,如何看待同類死亡?

烏鴉有點特別。在民間故事或影視作品的渲染中,它們又聰明又不吉。


聰明是真的。你肯定聽說過那個“烏鴉喝水”的故事,但這可不止於杜撰。在英國劍橋大學的實驗室,智商超群的新喀鴉(Corvus moneduloides)能夠明白:把重物扔進水中,水面就能上漲,從而吃到水面上漂浮的一小塊肉。雖然烏鴉沒能更進一步發現複雜容器的奧秘,但這種理解能力已經相當於5~7歲的孩子[1]。

不吉則來自烏鴉的顏色、叫聲以及吃腐肉的生活習性導致它們常常出現在屍體附近,有時會被當成死亡的象徵。


如此聰明的烏鴉,在面對同類的死亡時,會如何表現?


同伴死了,烏鴉會怎麼想?


生物學家早觀察到,烏鴉在遇到動物屍體時,會表現出一種特殊甚至怪異的反應,而這種反應在它遇到同類屍體時尤為強烈。


一隻烏鴉,如何看待同類死亡?

鴉科動物在遇到同類屍體時,會有怪異的反應 | BKleinWiki-Own work


在一項關於美國烏鴉(Corvus brachyrhynchos)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在看到同類屍體時,大部分的烏鴉會發出刺耳鳴叫、召集夥伴,或者快速俯衝屍體——這意味著,它們把屍體視為一種危險的信號


關於“烏鴉對死烏鴉的反應”,華盛頓大學客座講師凱利·斯威夫特(Kaeli Swift)是有發言權的人,畢竟她研究這個問題近10年了。


她發現,比起看到非同類的屍體,看到烏鴉屍體更能刺激烏鴉負責行為決策的區域。在看到陌生的同類死亡後,烏鴉不會視而不見,也不會馬上逃離,更不會不假思索地前去悼念同胞,而是——先立刻鳴叫進行警戒——這種叫聲會吸引來大量同類,它們會圍繞屍體鳴叫示警長達15~30分鐘,

然後四散離開。除此之外,可能的反應還包括:輕推、輕啄或與之交配,雖然後者發生的概率極低。她甚至從牙醫那兒聽說過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有的烏鴉會帶來棍子扔在被射殺的同伴屍體上。


面對同類的死亡,烏鴉在想什麼?


在斯威夫特看來,理解“烏鴉如何看待死亡”的主要障礙就是:你沒法問烏鴉它們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有一次留下一根棍子,或為什麼另一次又把屍體撕成碎片,總之,很難從烏鴉口中獲取準確的答案。


但烏鴉的大腦或許可以幫忙


斯威夫特給烏鴉注射了示蹤劑——帶有放射性氟-18(氟同位素)的氟代脫氧葡萄糖,通過探測器檢測大腦細胞中放射性氟-18的分佈,就能描繪大腦細胞對葡萄糖的需求地圖,從而標定這個時段內大腦最活躍的區域。


然後,她給這些烏鴉展示陌生的死烏鴉或者死麻雀的圖片,並播放烏鴉的警戒或者乞食聲。之後,她將這些烏鴉麻醉,並觀察它們的腦部。


一隻烏鴉,如何看待同類死亡?

研究者在對烏鴉進行麻醉 | Andy Reynolds


在這項發表在《行為大腦研究》期刊的研究中,斯威夫特發現,接受測試的烏鴉看到死烏鴉後,腦部與社會行為或恐懼學習的區域沒有反應,而負責行為決策的區域(NCL)表現活躍


這個結果讓研究者們頗感意外。因為在之前的研究中,烏鴉看到陌生人懷裡的烏鴉屍體時,參與學習空間的區域(海馬體)會表現活躍,而本次研究中沒有發現顯著差異。研究者分析,這可能是海馬體自身太小帶來的誤差,此外,負責社交的部位(杏仁核)沒有明顯反應,可能是由於烏鴉原本不認識那具屍體。


另外,研究者還發現,與看到北美歌雀屍體相比,烏鴉在看到陌生烏鴉屍體時,NCL 區域明顯更加活躍。NCL類似於哺乳動物前額葉皮層(PFC)的區域,鴉科動物能夠靈活地展示洞察力、情景記憶和其他認知特徵,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它們的NCL。


一隻烏鴉,如何看待同類死亡?

陌生烏鴉屍體、陌生北美歌雀屍體與來播放警示叫聲的喇叭 | 參考文獻[3]


這些發現表明,“陌生同類屍體”這樣的非條件威脅,會促使烏鴉做出複雜而綜合的決策。這一假說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野生烏鴉發現死亡的同類時,會呈現出於其他動物不同的複雜反應:有時鳴叫發出警報,有時又無動於衷。


危險信號——烏鴉的傳家寶


在2015年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中[4],斯威夫特認為,烏鴉或許是利用同類死亡這樣的契機來學習如何應對威脅


這項關於烏鴉的行為研究是這樣開展的:斯威夫特先是定點定時向野生烏鴉投餵它們喜愛的食物(並意外發現烏鴉很喜歡膨化食品奇多)。和烏鴉們混熟後,她請志願者佩戴尼安特人的面具,手持死去的烏鴉標本靠近烏鴉群。此時,烏鴉們也開始盤旋在志願者身邊叫個不停,將其視作危險的存在。接下來的三天,烏鴉們到這裡取食的頻率明顯減少了。


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發現烏鴉非常“記仇”。幾周後,她邀請其他志願者佩戴那個面具,兩手空空地靠近這些烏鴉,烏鴉也會產生鳴叫或者集群的行為。


輕點查看

一隻烏鴉,如何看待同類死亡?


一個在實驗中用到的面具 | Andy Reynolds


烏鴉對威脅的記憶甚至可以在世代中傳承。在另外一項關於烏鴉行為的研究中,斯威夫特的老師約翰·馬茲盧夫(John Marzluff)曾經戴著穴居人面具在校園裡捕捉烏鴉並給它們帶標記環,由此成為烏鴉心目中的“惡人”。後來,即使其他人戴這個面具出現,烏鴉們也會成群結隊地跟在其後面叫罵。十年過去,當年那些烏鴉早已死去,但看起來,“惡人”的傳說並未消失,後來的烏鴉也跟著鴉群學習並記住了這張穴居人面具意味著威脅,繼續對它叫罵不斷——


看起來,危險信號一出現,就能在整個烏鴉群落內長期備案。這項研究也側面說明了為什麼烏鴉能夠更好地生活在人類的城市裡:對於需要分辨來往人群和車輛危險性的城市生活而言,這種信息存儲和共享能力至關重要


動物的“哀悼”行為,對人類有何啟示?


動物在面對同伴的死亡時,會有何表現,它們又因何如此?


人類觀察到過很多動物的哀悼行為。其中一些行為,後來被動物行為學家戳破了“只是人類在自作多情”,動物可沒想那麼多,比如在社交網絡上廣泛流傳的“綠頭鴨緬懷同伴”的照片,在動物學家看來,它只不過在準備和屍體發生一些羞羞的行為。也有越來越多的發現和研究表明,

那些腦容量更大,擁有更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動物也會在面對同伴的死亡時,展示出不同尋常的行為。大象無國界組織的學者們曾目睹了一頭10歲左右的小象死亡後,象群來到它周圍,一隻母象嗅了屍體,張開耳朵,搖頭,跪下來用頭推屍體,然後站起來用腳推屍體、打轉,抬起鼻子和耳朵,然後搖頭,跪下來再重複。


“物傷其類”是一種高級的情感能力。當人類面對同伴逝去,會產生多樣的情感,包括悲傷、恐懼、同情,甚至厭惡和焦慮……這些複雜的情感,取決於我們所面對的情景以及對他人的理解。


一隻烏鴉,如何看待同類死亡?

人類面對同伴的逝去,會產生多樣的情感 | Pixabay


那些看起來是哀悼的動物行為,背後也會有這些情感嗎?斯威夫特最新的這項研究和大腦成像檢測,或許還不能完全解釋烏鴉複雜多樣的哀悼行為,但至少表明了:對於烏鴉而言,看到同類死亡激發的是負責複雜決策的大腦區域,而不是本能反應區域。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我們並不知道烏鴉具體在思考什麼,但起碼知道了:在面對同類的死亡時,它們確實在思考


人類渴望理解動物,更渴望理解自己。“理解”是一條漫長的道路。烏鴉在這類行為中與人類存在高度相似,或許,對它們的大腦進行檢測,或許提供了一條旁道,幫助我們理解死亡、理解對逝去同伴的情感,最終理解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