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與丞相傻傻分不清?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但丞相一定是宰相

在中國古代,丞相為百官之首。他輔佐帝王,位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歷朝歷代對丞相的稱謂,變動十分頻繁,民間的百姓很難記清楚這些複雜的官職。

久而久之,老百姓就把包括丞相在內的國家中樞機構成員,統稱為“宰相”。因此,“宰相”並非官職,而是民間的一種“俗稱”。

一、“宰相”稱謂的由來

“宰相”一詞相傳最早源於商周時期,商王任命伊尹為相周;朝時,周公為太宰。相,統領六部;宰,掌管六典。由於“宰”與“相”管轄的事務相近,職能重疊,因此後世將它們合併起來,統稱為“宰相”。“宰相”這一稱謂正式見諸文字是在戰國時期,當時對於這一稱謂用法也有不同,宰相一詞有時候是朝廷中樞權力機構成員的泛稱,有時候是丞相的代名詞。

宰相與丞相傻傻分不清?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但丞相一定是宰相

例如,《韓非子·顯學》中說:“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前半句的意思是:“宰相”必須是從基層單位提拔上來的,這裡的“宰相”就是一個泛稱。而《呂氏春秋》中說:假如上天有災禍降於國君,宰相可以替代國君受過。這裡提到的宰相,就是指丞相一人。於是,漢成帝綏和2年(公元前7年),皇帝祭天時發現天有異相,果然就逼迫當時的丞相翟方進自殺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宰相”並不是一個嚴格的稱謂,它有時候可以單指某一個人,有時候是泛指某一群人。“宰相”這一稱謂在民間文學和戲曲作品中運用得最為廣泛,這主要是為了便於受眾理解,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譬如古典小說《三言二拍》中,稱秦國十二歲的甘羅為宰相,又稱北宋的王安石為宰相。其實前者的官職是“相”,後者的官職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人都沒有當過一個叫做“宰相”的官。

二、不同時期的宰相與丞相

在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對於“宰相”或者是“丞相”的稱謂,都大不相同。

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丞相的稱謂先是叫“相”或者“相邦”,後來又改稱“丞相”。秦朝的時候,呂不韋成為“相國”,在他的身邊還有“左丞相”與“右丞相”。“相國”一職在秦朝初期,即是狹義的“宰相”。秦始皇親政之後,不再設“相國”一職。於是,“丞相”成為百官之首,後來又一度改稱“大司徒”。

宰相與丞相傻傻分不清?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但丞相一定是宰相

簡單說:在秦朝,狹義的宰相就是指在“相國”、“左丞相”、“右丞相”外加“大司徒”這幾種官位上的人。漢朝早期沿用秦制,宰相就是指“丞相”,後來改為“大司徒”。再往後,由於皇帝擔心相權過重,危及君權,於是設就置了一個叫“尚書令”的官位來制衡它。沒想到“尚書令”的職權越來越大,就取代了過去的“丞相”,成為漢朝真正的“宰相”。

在隋唐時期,統治中國一千多年的“三省六部制”成形了。三省分別為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六部是禮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唐朝的“宰相”就是指三省中“中書省”的重要成員。他們的職務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者“同中書門下二品”、“同中書門下三品”。與此同時,朝廷不再正式設置“丞相”一職。因此唐朝的“宰相”,就是中書省的“中書令”。後來連中書令也不設了,丞相就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某品”等等。

宋承唐制。宋朝的“宰相”,除了包括“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還包括“參政知事”、“樞密院使”。民間戲劇中,經常稱包拯為包丞相,就是因為他最後的官職是“樞密院副使”。元朝以異族入主中原,但是他建國之後,承襲的是秦朝制度。最初他的“宰相”就是“左丞相”和“右丞相”,只是不設“相國”一職,中間一度有“中書令”,但是虛位不授,無人擔任。

宰相與丞相傻傻分不清?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但丞相一定是宰相

到了明朝的時候,前期和元朝一樣,是有“丞相”的。但是,後來“丞相”被朱元璋廢除了。後代建立起“內閣制”,明朝內閣中的“閣老”就是民間所說的“宰相”了。明朝時期的“宰相”,從狹義的角度上來講,是指內閣的首輔,比如嚴嵩、張居正等人。從廣義上來講,也泛指其它內閣大學士。究竟該在什麼時候,怎樣運用“宰相”這一稱謂,就要看運用的場合跟語境了。

例如:有學生行文提及先生,下級行文提到上級,平輩朋友之間書信往來或者著書論述時。本來對方只是內閣大學士,而非首輔,但是為了尊重,一般會尊稱對方為宰相。而在朝會之前,群臣聚集的時候,就不適宜稱呼除首輔以外的人為“宰相”了,因為這樣會產生歧義,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個宰相”。清朝的時候,內閣沒落,“軍機處”興起,因此清朝的“宰相”就是軍機大臣們。

結語

宰相”與“丞相”比較:前者是非正式的“俗稱”,後者一度是官方正式稱謂。前者適用的範圍更廣,後者的適用範圍較小。“丞相“一職作為官職,在漢朝中後期已經不常用。元朝一度複用,明朝又廢止,而“宰相”的稱謂在民間一直流行。

宰相與丞相傻傻分不清?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但丞相一定是宰相

“宰相”一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宰相,是指中國中樞管理機構的高級成員們,他們正式的官職在不同的時代叫法不一樣,有時候叫“相國”,有時候叫“丞相”、“大司徒”、“大冢宰”、“尚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學士”、“軍機大臣”。狹義的宰相,就是專指各個朝代的“百官之首”,例如秦朝的“相國”呂不韋、明朝的首輔張居正等等。因此,丞相一定是宰相,但是宰相併不是單指丞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