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魏延之死的“羅生門”(中)

魏延之死,是三國曆史上一個令人生疑的“羅生門”。關於這一事件,《三國志·魏延傳》的本傳和“裴松之注”中竟然留下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個說魏延不遵守丞相遺命,擅自先行撤離並燒絕閣道,;另一個卻說諸葛亮讓魏延接替自己指揮,統率大軍退回了漢中;一個說魏延封鎖了谷口,先發兵攻打楊儀,另一個卻說是楊儀先發兵攻打魏延。這兩種說法,究竟哪個更符合歷史真實呢?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指出:蜀國官方對這一事件的定性是魏延與楊儀“爭權不和”,而並非是要反叛;魏延其實是蜀軍中的第二號人物,具有代理大軍統帥職務的資格;而諸葛亮生前的意願應該是讓魏延來接替指揮。

既然如此,在諸葛亮死後,指揮權為何會落到楊儀手裡呢?魏延和楊儀的矛盾是怎樣激化、最終爆發的呢?下面我們就來做進一步的分析:

一、為什麼指揮權的移交出現了變數?——楊儀和費禕的真實動機

既然諸葛亮的意思是讓魏延接替指揮,為什麼指揮權的移交卻出現了變數?這就要說到楊儀和費禕的動機了。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當時的情景:諸葛亮已死,魏延尚在十里之外(前軍大營中),中軍帳裡只有楊儀、費禕和姜維。(楊、費二人分別是丞相長史和丞相司馬,而姜維只是中監軍、資歷尚淺,因此主要是楊、費二人在商量。)

這時候,本該馬上把諸葛亮的死訊通知魏延,並請他來主持大局。但是,楊儀卻犯了嘀咕,想到自己平素和魏延積怨甚多,他氣極了甚至拿刀在自己脖子上比劃,要是真讓他來掌握了中軍號令,自己會不會小命不保?想到這裡,楊儀趕緊抓住費禕求情:“老費啊,不能讓魏延來呀!他來了我的命就沒了,你可得幫我想想辦法呀!”

破解魏延之死的“羅生門”(中)

而費禕是什麼態度呢?顯然,他是不希望兩人再發生衝突的。然而,過去丞相尚在,魏、楊、費三人職級上雖有差別,但畢竟都屬於同僚。現在,如果魏延接過了指揮權,他就成了發號施令者,如果魏延要以違犯軍令為由誅殺楊儀,這可不是容易勸和的事情。想到這裡,費禕肯定也覺得十分棘手。

於是,楊、費二人首先取得了一致:不能讓魏延來接替指揮。但是,魏延是軍中第二號人物,不讓他來指揮,其他人就更沒有資格了。因此,只能這麼辦——我們就說是丞相遺命,已經做好了退軍部署,就照計劃來就行了。反正,只要大軍回到了漢中,就萬事大吉了。

其實,制定計劃方案原本就是楊儀的工作,並不需要諸葛亮來敲定那些行軍調度的細節。楊儀、費儀只是以此為由,把魏延排除在決策指揮過程之外而已。楊儀做計劃駕輕就熟,“不稽思慮,斯須便了”,立馬就拿出了一套方案。其中,魏延率領的前軍變後衛,負責斷後,而姜維率領的五六千“中虎步兵”則次之,在魏延軍與中軍指揮部之間形成一道屏障。

在這時,楊儀、費禕肯定也要對姜維進行說服。姜維一直在丞相身邊工作,與楊、費二人較熟,和魏延沒有多少交情。考慮到這是為了避免蜀軍內部發生衝突,再者也只涉及臨時性的代理指揮問題,姜維表示理解,願意予以配合。

做好了上述安排,楊、費二人鬆了一口氣。但是,他們又覺得心裡沒底:魏延究竟會怎麼想?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因此,楊儀又跟費禕商量:“要不您去魏延那裡去看一下?探探他的口風?”費禕答應了:“好人做到底,我去看看魏延什麼態度,順便也可幫你們再調解一下。”

於是,就有了費禕與魏延面談的一幕。

二、費禕與魏延會面時談了些什麼?

本傳中說魏延此時是“前鋒”,其實看看魏延掛的頭銜——“使持節、前軍師、徵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南鄭侯”——就可知魏延並非在前面打衝鋒的小將。準確地說,魏延是前軍主將,而這個前軍應當是蜀軍與敵交戰的主力,其兵力規模甚至可能大於中軍。

近些天來,魏延一直覺得心裡不踏實。前不久,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頭上長出了角。魏延找來擅長給人解夢的趙直(這人挺有名,曾給蔣琬等人解過夢)詢問,趙直說這是個好兆頭,預示著不戰而敵人自行潰敗。魏延聽後覺得很寬慰。

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為前鋒。出亮營十里,延夢頭上生角,以問占夢趙直,直詐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兇甚矣。”——《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其實,這個夢說明魏延在潛意識裡已有所警覺。丞相諸葛亮突然病倒了(魏延等將領應該都去探望過),病情嚴重,似乎命不久矣。而與自己積怨很深的楊儀就在中軍帳中,會不會對自己不利呢?只不過,魏延忙於處理領軍交戰的事務,無暇思考這個問題而已。

破解魏延之死的“羅生門”(中)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交戰態勢

附帶說一句,魏延當時關注的是破敵,因此趙直寬慰他的話就是不戰而賊自破,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卻改成了“麒麟頭上有角,蒼龍頭上有角,乃變化飛騰之象也。”以此暗示魏延的野心,這個細節同樣是對魏延的醜化。

這一天,費禕突然造訪,帶來了諸葛亮已病故的消息。

費禕帶點試探性地跟魏延說:“丞相臨終前交待,讓我們秘不發喪,馬上率大軍撤回漢中。退軍計劃也都擬好了,您率領的前軍就負責斷後任務。您看怎麼樣?要是沒意見的話,楊儀就照計劃給各部隊下發命令了。”

魏延聽後有些意外也有點不滿:“丞相去世了該由我來接替指揮啊?(前兩天去探望時丞相不也是這個意思嗎?)我看該這麼辦,丞相府的官屬先送靈柩回漢中,我帶領全軍再打一打,好不容易打到關中來,不能因丞相去世就半途而廢啊!再說了,我和楊儀的級別誰高?楊儀憑什麼給我下命令,讓我給他斷後?”

魏延這個話裡,其實也含有一個避免衝突的解決辦法。他知道自己和楊儀矛盾太深,在一起共事難免再生齟齬,不如就用護送靈柩回漢中的名義把楊儀打發走。然而,讓楊儀(丞相府的官屬也包括費禕)離開大軍自己回漢中,是不是有種被踢出局的味道,他能接受嗎?

費禕看到魏延這個態度,心中感覺不妙。但他並不與魏延爭論,而是順著對方的意思往下講:“是啊是啊,大將軍您才有資格指揮大軍啊,楊儀怎能與您相比!我覺得您這個安排也挺好的!”

魏延聽後很高興,以為費禕真的支持自己,就立即部署起大軍的行動來——哪些部隊隨丞相府官屬先撤,哪些部隊和自己一起留下,很快也拿出了一個方案,準備作為正式命令發給各部隊。這時,魏延以為自己已經接過了大軍指揮權,而費禕就是來通知自己主持大局的,因此讓費禕與自己一起在文書上署名,作為見證。

但是費禕看到要簽名就躊躇起來。他對魏延說:“我得先回中軍跟楊儀說一聲啊,要不他在那邊另發一套命令,不就搞亂套了嗎?我回去讓他停下,照您的意思辦。您放心,楊儀不過是個文官,不懂軍事,肯定不敢違抗您的命令。”

魏延覺得這話也在理,就答應了。費禕趕緊快馬加鞭趕回中軍大營。

其實,直到這時為止,費禕可能仍處於中間立場,他來回跑的目的還是調解魏、楊兩人的矛盾,避免發生衝突。因此,費禕回到中軍大營後,應該是如實地把魏延的主張轉告給了楊儀。然而,魏延不肯讓步,楊儀同樣不肯讓步。我們可以猜想一下楊儀對費禕說的話:“老費啊,我們可不能聽魏延的。他領著大軍在這裡打仗,我們幾個人孤零零地回漢中,這不是個事啊!不管怎麼說,我們也是掛著將軍名號的!可不能把我們當閒人對待!”

於是,還是回到之前商定的辦法,就說是丞相安排好的,大軍照預定計劃退軍。楊儀立馬開始向各部隊頒發起命令來。

而這個時候,魏延也覺得不對,後悔自己剛才放走了費禕。(其實,費禕立場較中立且搖擺不定,如果魏延不放走費禕,就有可能把費禕綁定在自己這一邊。)他派人去探聽中軍大營的動靜,探子回報說中軍(指揮部)正在給各部隊發命令,要按丞相的安排依次退軍。

魏延得到這個消息不禁大怒。他既感覺自己被費禕耍了,又覺得楊儀是欺人太甚,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一怒之下,魏延立即給自己率領的前軍下令:“撤軍!老子才不給他斷後!”

三、蜀軍退兵過程中發生了什麼?

在蜀軍退兵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按照“裴注”的說法,蜀軍是在魏延統率下悄然而有序地回到了漢中。但是按照本傳的說法,蜀軍則是出了一場大亂子:魏延率本部人馬徑自退軍,並且在路上還燒燬了棧道,使後面的大部隊無法通行,楊儀等人率軍“槎山通道"(槎zhà,刀斧砍斫的意思),硬是開闢出一條路來,跟在魏延後面回到了漢中。

我們先來分析“裴注”的說法,蜀軍真的是悄然有序地撤退的嗎?好像不是這樣,根據魏國方面的觀察,蜀軍的撤退是非常倉促、混亂的。

會亮病卒,諸將燒營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長史楊儀反旗鳴鼓,若將距帝者。帝以窮寇不之逼,於是楊儀結陣而去。經日,乃行其營壘,觀其遺事,獲其圖書、糧谷甚眾。......帝曰:“軍家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谷,今皆棄之,豈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追到赤岸,乃知亮死。——《晉書·宣帝紀》

由上面的記載可知,蜀軍撤退時十分匆忙,“諸將燒營遁走”,營壘中丟棄了大量的地圖、文書、糧食等物資。用司馬懿的話講,這就好比是人拋掉了五臟,可見蜀軍損失之重。

另外,在司馬懿一開始追擊時,蜀軍嚇退司馬懿的行動是由楊儀指揮的(至少魏國方面認為是如此)。如果這一記載屬實,則也說明魏延沒有掌握指揮權,他率領的部隊也沒有執行斷後任務。這些都可以和蜀國官方史書相互印證。

因此,所謂悄然有序的撤退應是不存在的。

而蜀軍為何出現混亂,大概就是和魏延的行動有關。魏延率領的前軍原本是在對敵的最前沿,他們突然撤離,就使蜀軍陣營出現了一個大缺口。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各路部隊都陷入了恐慌,用最快速度(不惜丟棄了大量物資)跟著撤離了。

我們再來看本傳的說法,魏延的部隊可能是搶在最前面撤離了,但是真的燒絕棧道了嗎?似乎也不可信,這更像是後來給魏延安上的罪名。

要知道,褒斜道地形極為險峻,棧道一旦燒燬大軍就無法通行。之前被趙雲燒過一次後,蜀國可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重新修通了這條路。當時,司馬懿在後面又追了上來(一直追到赤岸),時間非常緊迫,在短短一兩天里根本不可能砍出一條能讓數萬大軍走的道路。再說,魏延僅對楊儀、費禕個人有仇恨,不至於就要把幾萬人的蜀軍部隊都置於死地。

破解魏延之死的“羅生門”(中)

褒斜棧道

當時的真實情況可能是:魏延率領的前軍在經過棧道時,由於人數眾多(估計也在2-3萬人以上),難免導致了一些道路損壞。因此,跟在後面的大部隊可能在某些地段上遇到了棧道崩塌、不便通行的情況,必須用刀斧砍伐山體、拓寬道路才能保證通行。而這在當時的混亂局面下,就可能被訛傳為前軍故意搞破壞,要把後面的部隊都害死。而在全軍都通過後,留在最後面的部隊可能會為了阻擋魏軍追兵,把赤岸附近的棧道燒燬,而這最後都被算在了魏延頭上。

綜上所述,當時的情況應是魏延率部先行撤退,但並未有意破壞道路。其實,魏延的做法,就是一種“撂挑子”的行為,是因為被楊儀、費禕的做法激怒,而不肯老老實實地接受斷後的任務。不過,雖然魏延這麼做有其自己的理由,但是在客觀上的確引起了蜀國大軍的混亂、恐慌,造成了相當程度的物資損失。而且,這也使得全軍上下都對魏延產生了猜疑、隔閡,是後來導致魏延兵敗被殺的重要緣由。

講到這裡,我們大致搞清楚了魏延與楊儀、費禕發生爭端的緣由。不過,雖然在退軍時出了漏子,但是直到大軍撤回漢中為止,局面還沒有變得不可收拾。那麼,事態又怎麼會進一步激化,最終導致魏延被殺的呢?請看下文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