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為人切忌小聰明---學《道德經》心得

第五十一課 大 成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象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大巧若拙,為人切忌小聰明---學《道德經》心得

大巧若拙:最精巧的東西可以變得很笨拙,最笨拙的東西也可以變得精巧。有人說為啥要把精巧的東西變得笨拙呢?這裡面藏著古人低調做人的智慧。有這麼個故事可以說明一下這句話。據《宋史》記載:一天,宋太宗與兩個重臣一起喝酒,邊喝邊聊。兩人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勞來,他們越比越來勁,完全忘了君臣禮節。侍衛在旁看著實在不像話,便奏請宋太宗,要將這兩個人抓起來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沒有同意,只是撤了酒宴,分別把他倆送回了家。

第二天兩人從沉醉中醒來。想起昨天的事。惶恐萬分。連忙進言請罪。宋太宗看著他們戰戰兢兢的樣子。便輕描淡寫地說:“昨天我也喝醉了,記不起這件事了。”就這樣,宋太宗既不處罰。也不表態,裝裝糊塗,行行寬容。這樣做,既體現了領導的仁厚,更展現了領導的睿智,不失領導的尊嚴,而又保全了下屬的面子。以後,上下相處也不會尷尬。臣屬更會為其傾犬馬之勞,這就是大巧若拙的表現。

日常生活中,常看到一些處處炫耀其精巧之處,殊不知“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日積月累,必然引起嫉妒。而有些人,憨態可掬,引不起眾人注意,往往人緣好朋友多,其實也是巧變拙,低調謙虛的表現。《道德經》的語言是大智慧,為人切忌小聰明,要學就學大智慧,深藏若虛境界高。

原創:史健靖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