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怎样的?可以称为“圣人”吗?

邱水书


好吧,今天我来回答:“曾国藩是怎样的?可以称为“圣人”吗?”这个问题。

曾国藩(1811一1872),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有人说 ,曾国藩是中国古代之最后一人,中国近代之第一人。说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完”人就是“圣人”么?我觉得“圣人”太神圣,太至高无上,太完美无缺,太让人崇拜…但,曾国藩资质实在普通,是通过后天的独善其身,不断学习,磨练,成长最终成功逆袭为超凡脱俗的英雄豪杰人物的。不比孔子这样得天独厚,自带光环。与其说曾国藩是一个遥不可及、十全十美的“圣人”还不如说曾国藩是一个可以模仿的成功者,可以学习的人生大赢家。以下,就来谈谈究竟我们可以向曾国藩学习些什么?

一、早起

曾国藩主张: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一勤天下无难事。曾国藩天天坚持早起,无论晴雨,他都能“闻鸡起舞”,早起之后,他训练军队,处理各项事务。他不仅要求自己早起,还要求家人以及自己的下属天天早起。

二、读书

一部《曾国藩家书》,说得最多的就是读书,曾国藩认为他所有的成就都是阅读所赐。他告诫子孙:“余不愿(尔)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有人说,曾国藩是千百年真正成事的书生。一心仰慕圣贤之学,穷经皓首,埋头书海,孜孜不倦。读书,是曾国藩每天的必修课,每日必读并记录心得语,真可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三、守拙

《道德经》说:“大巧若拙,大成若缺”。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说实话,曾国藩并没有什么优良基因,他的父亲曾麟书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直到43岁,才勉强过关。到了曾国藩这里,他考了9年,21岁才中秀才。曾国藩从小就被讥笑为“愚蠢之辈”,左宗棠评价:“才具稍欠开展”言外之意就是脑子不灵光。曾国藩也有自知之明,自知平庸愚钝,所以,比别人能坚持,肯付出,从不投机取巧。曾国藩的科举之路,比较同时代名人,其愚笨一目了然。李鸿章17岁考中秀才,张之洞16岁考中秀才,左宗棠14岁,梁启超11岁,曾国藩21岁,但一旦开窍,立马一鸣惊人。中秀才第二年,他中了举人,举人四年后,他就高中进士。打通科举之路,曾国藩靠的全是笨功夫,不走捷径,不玩心眼,认认真真,除了勤奋还是勤奋。

曾国藩打仗靠的也是一股笨劲。他从不求什么奇思妙想,只喜欢打呆仗。湘军每攻打一个城市,并不是急着跟太平军开战,而是修墙挖壕。曾国藩攻城,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等战争一结束,城外地貌都被湘军彻底改变。太平军最擅长野战,大规模高速度调兵,而且善于用计,经常搞围魏救赵之伎俩,但遇到曾国藩一点办法也没有,曾国藩就用“结硬寨,打呆仗”的笨方法打败了最聪明的太平军。

四、自律

曾国藩有句名言:”律己无声,不怒而威”为了修炼自己的品格,曾国藩发誓要成为圣人:“不为圣贤,即为禽兽”。如何践行呢?一:每天写日记,自我反省;二、每天静坐,心如止水,心无旁鹜;三、每天早起,决不恋床;四、读书不二,一本书没看完,决不翻看其他书籍;五、读史,每天至少读十页史书,即便有事也不间断;六、谨言,少说话;七、养气;八、保身;九、日知其所亡;十、月无忘所能;十一、练书法;十二、夜不出门;十三、慎独;十四、主敬;十五、求仁;十六、习劳。

五、气度

曾国藩的气度其实也是后天培养的。曾国藩说:心至宽,人生方能海阔天空!曾国藩年轻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有一位同学处处为难曾国藩,曾国藩靠窗看书,他说曾国藩挡他光线;曾国藩晚上读书,他说曾国藩吵他睡觉;后来,曾国藩中了举人,那人却说曾国藩夺了他的风水……行为实在嚣张得连一旁的同学都看不下去了,纷纷为曾国藩打抱不平,但曾国藩只是和颜悦色地劝阻同学吵架,像无事人一样,真正气度不凡。还有就是四十岁之前的曾国藩一心想革除官场流弊,不但得罪了皇帝,也得罪了整个京城官场,走到哪里都是唾骂和白眼,即便他回到湖南,也还是骂声一片:他动了别人的奶酪,断了别人的财路;他伤了文官们的面子………总之,四十岁之前的曾国藩处处碰壁,头破血流。四十岁之后,曾国藩像是读懂了《庄子》处事变得融通豁达起来,已经没有了他不看不顺眼的人和事,基本到达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的境界,有时宁愿吃亏也不伤和气,真正的宽容大度。

六、格局

格局指一个人的眼光、见识、胆识、胸怀、气质、气度、视野。大格局者,拥有宽阔心胸,不会小鸡肚肠,不会斤斤计较。曾国藩和左宗棠作为同僚几乎天天争吵,甚至左宗棠多次弹劾曾国藩,但当左宗棠在西北作战时,只有曾国藩不遗余力的支持他。真正的心胸宽广,肚量如海。

最后,纵观曾国藩一生,在立功上,他创建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在立德上,他修身律己,几乎完美;在立言上,他留下千万文字《曾国藩全集》这其中包括《曾国藩家书》。“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曾国藩的确可称“圣人”。


千叶书院祝秀老师


有人评价曾国藩为“最后的圣人”,也有说法是曾国藩只能算“

半个圣人”,我认同后一种说法。

古人对圣人的标准是:“立功,立德,立言”。立功就是要建立大的功勋;立德就是在建立功勋的基础上,而不能骄傲自满,要品德高尚,人格完美;再看立言,不光要有功勋,品格完美,还要把自己的思想,和经验感悟著书立说,供后人学习。中国上下五千年,有几人靠读书超凡入圣呢?

第一位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推行教育,创立“儒学”。

第二位是明朝的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

曾国藩虽然做到了立功立德,却没有系统学说,理论上差了点。他立志做“圣人”,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后人也尊他为“圣人”。

我们看看曾国藩的“功与德”。

他天资平平,家境一般,考了六年才考中秀才,立志苦读,之后一路举人,进士,至翰林,终获功名,成了晚清重臣,建立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为风雨飘摇的晚清打了一针续命针。

曾国藩一向耿直,在官场吃了不少亏,到中年,反思改变,终变的圆滑老道,财务上“外浊内清”,上下交好,以至后来很多人要跟着他造反。但他一直严于律己,生活节俭,不贪不腐,忠君爱民!

曾国藩死在任上,被封为“文正公”,这是满清对汉人官员最高的荣誉。

曾国藩虽然没有著书立说,但并非没有思想,他经常写日记,写家书,自我反省,教导后人。当今世面上就有很多研究曾国藩的学说,涉及情商,职场,教育等多方面,可见他的影响力之大,据说,毛泽东都很佩服他!


邱水书


曾国藩被成为半个“圣人”。在我国历史上一共有三个半圣人,三个圣人指的是:孔子、诸葛亮、王阳明,而半个圣人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是清朝四大名臣之一。他之所以如此有名,跟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有关。

据说,一次小偷为了偷他家的东西,伺机提前趴在了他家的屋梁上,好等半夜人都睡了再下来行窃。

结果,曾国藩学习到了深夜,一直在背一篇文章,小偷都会背了他还没有背会。

可见他虽然脑瓜笨,但是他勤奋好学。

曾国藩的成就表现在他严谨的家风上。他对孩子的教育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他教育子孙要勤俭节约,要读书,要早起等等都是我们现代人所缺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