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沟通人与灵的信号术

炭火烧的通红,赤脚的男子从上面跑过去,却不会被烧伤;拿尖锐的铁签子,刺穿两边的脸蛋,却不留一滴血,两天后恢复如初;过世的亲人,却能在纸上写字,告诫家人要如何生活……这些匪夷所思的现象,都和一种民俗现象”扶乩“有关。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沟通人与灵的信号术

扶乩示意图

什么是扶乩?

扶乩又被称为扶箕、扶鸾,属于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巫觋文化的一种。从文字角度看,“乩”是”占“字旁,因此本质上是一种占卜术。通常由两个人共同扶着一个丁字形的树枝的两端,另一端的笔头自动在沙盘上写字。扶乩的人先祷告神灵,提出想问的吉凶或问题,之后树枝就会自动在沙盘上写出文字,回应提问。除了用树枝,有的还会用簸箕倒扣着,盖上衣服,插上一支笔,两人对面对共同扶着簸箕在沙盘上写字,所以又叫做”扶箕“。而今年轻人玩耍的”笔仙“、”碟仙“其实是扶乩的一种变体。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沟通人与灵的信号术

扶乩现场

据考证,关于扶乩最早的记载是南北朝期间出现的”请紫姑“风俗。紫姑原是富户人家的小妾,正妻嫉妒她,在某个正月十五的晚上杀害她于茅厕中,上天垂怜紫姑,便封她为“厕神”。不过紫姑出名却不是因为守护厕所,而是民间老百姓经常用扶乩来“请紫姑”,问卜吉凶。民间此风盛行,所以唐代诗人李商隐也描写过这种场景,留下“羞逐乡人赛紫姑”这样的句子。之后,不仅是紫姑,各个庙宇道馆的仙佛,甚至老百姓宗祠里的祖先都加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扶乩运动,乩坛上的常客包括“吕洞宾、观世音、关公、济公”等等,数不胜数。明清时期,这种风俗达到了顶峰,光是吕洞宾的乩坛,全国就有19000个。全国各地几乎每个省每个县里都乩坛。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沟通人与灵的信号术

东南亚流行的“乩童”风俗

古代扶乩多是用来问功名

明清时期,民间热衷于扶乩的大多是读书人,他们扶乩最主要的目的是问自己科举考试前途。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子不语》里有一则很有名的考生扶乩公案。

举子求乩仙示题,乩仙书“不知”二字。举子再拜,求曰: “岂有神仙而不知之理! ”乩仙乃大书曰: “不知不知又不知。”众人大笑,以仙为无知也。是科题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三节。

这则公案的大意是,一群考生扶乩求问乩仙透漏一下科举考试题目,乩仙在沙盘上写了“不知”俩字。考生不甘心,又对着乩仙拜了又拜,说“您是神仙,不可能不知道题目的,麻烦开开恩告诉小生吧”。这乩仙似乎开启了卖萌模式,连着写了“不知不知又不知”。在场众人哄堂大笑,以为这乩仙道行不够,不知道题目。结果考试的时候,一翻开试卷,题目赫然写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考生这才恍然大悟,乩仙不是不知道,而是早就告诉他题目了。

《客窗闲话》里另一则关于考生求问的公案:

其年童子试,诸生群集请仙。鸾书曰:“今日上真皆赴元玄会,不暇降坛,命吾土地权摄。诸生何问?”众曰:“明日小试,请问试官所命何题?”鸾曰:“题目在吾堂内,尔等自往寻之。”于是众皆执香入土地祠堂,跪拜讫,遍览一周,并无只字。再祷之,鸾不动矣。皆腹诽土神谬。翌日赴试,题纸有“土地”二字,此神可谓现身说法。

大意是考生扶乩问神仙,沙盘上写道:“今天大仙们都去天上开会了,没空来坛上,我这个土地神暂时代为接待你们。你们有啥问题?”考生们问道:“明天就考试了,请问会出啥题目呢?”乩仙写道:“明天的考试题目就在这屋子里,你们好好找寻吧”。于是考生们一拥而进土地庙,上香的上香,跪拜的跪拜,把庙里绕了一圈,也没看到什么题目。考生们又继续扶乩问仙,但是却再没有回应了。因此大家都很扫兴说这个土地神真不靠谱。结果,第二天考试,大家一看试卷,题目上印着大大的“土地”二字……

文人用扶乩来写诗和作画

士大夫阶层对扶乩尤其喜爱,这已经成为他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还真有人请乩仙写诗,而且文采相当不错。

《坚瓠首集》中记载:

唐伯虎召乩仙,令对‘雪消狮子瘦’。乩即书曰:‘月满兔儿肥’。又令对‘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乩又书曰:‘五溪蛮洞,经过中洞两溪中’。”

又《绿雪斋杂言》中记载:

张翼德显应蜀中,人所尊奉,专降童以报祸福。一日降童,一生以句请对曰:“人是人,神是神,人岂能为神也”。迟久不答。生曰:“何不对?”童曰:“我本武夫。不谙文理。适到海中求苏老泉先生代对。值彼弈碁,但云‘尔为尔,我为我,尔焉能凂我哉?’”一时传为绝对。

以上第一则乩仙能立刻给唐伯虎对出“月满兔儿肥”这样的佳句,也非一般人所为,算是高手了。第二则故事更让人忍俊不禁,没想到求乩仙做对子,结果请到的是张飞,张飞还谦虚的说自己只是个舞刀弄棒的,不会写诗词,结果顷刻之间飞到海里请苏东坡他爹苏洵帮忙对句子,因此得到了‘尔为尔,我为我,尔焉能凂我哉“这样的上乘之作,一时间在坊间传为佳话,为人们所乐道称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仅扶乩可以写诗,还能作画。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是唐时人,很遗憾没有真迹传世,当今仅存一卷《送子天王图》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而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有人竟然用扶乩请来了吴道子,用这种方式让画圣在千年之后重拾画笔。这个人就是民国时候的徐世泽,他本人亦是位出名的书法家。某一日,他通过扶乩请来了画圣吴道子,创作了这幅《和合二仙图》,吴道子还为他提了”芷湘君属,道子”“的落款,这真是穿越千年的宠爱。徐世泽荣幸倍至,忍不住三次题词表达对吴道子的推崇感激,并十分笃定的称”仙笔无疑“,认为这千真万确就是吴道子的真迹无疑。

人间桑海身经遍,快活两神仙。垂髫嬉笑,春风满面,脱尽尘缘。传神阿堵,玉莲皎皎,金盒圆圆。欢天喜地,云游自得,万古千年。昔年旅京师,扶乩唐代画圣吴道子降坛绘和合二仙,状貌魁梧,精神饱满,呼之欲出,仙笔无疑。敬填《人月圆》一阕,次蝯题识。”又题云:“予生千载后,遥想千载前。精灵新感召,笔墨夙因缘。到此见真迹,谓它似散仙。淋漓一挥写,神妙画中传。有唐到今历千馀载,画中巨擘推吴道子,墨迹世间罕有,今乃得之乩笔,精神不死,概可想见,此幅当什袭藏之。壬申(1932年)冬芷湘又题。”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沟通人与灵的信号术

扶乩所作《和合二仙图》

文学名著中的扶乩

此外,明清著名的文学作品里都有大量关于扶乩的记载。

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妙玉扶乩,得仙乩所书 "噫!来无跡,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

这里借用乩仙之口暗示了贾宝玉之来历和归宿,宝玉原本是女娲补天时多出的一块石头,灵石掉落人间,埋藏于青埂峰下,古松边上。而宝玉最后的归宿则是释迦摩尼一句”入我门来“,出家为僧。此桥段不难看出,明清之际,扶乩是多么生活化和普及,像贾府这样的豪门,在遇到事情要决策的时候也要求助扶乩。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沟通人与灵的信号术

贾宝玉

古代的宗教信仰与扶乩

扶乩之术,自诞生之初,就为正统宗教所痛斥,被认为是异端邪门。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老子想尔注》说道:诸附身者。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

第43代张天师《道门十规》中说道:圆光、附体、降将、附箕、扶鸾、照水诸项邪说,行持正法之士所不宜道,亦不得蔽惑邪言,诱众害道!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沟通人与灵的信号术

张天师像

道家隐仙派祖师张三丰在《水石闲谈》中说:乩,假术也,自古真人皆斥为方士之行,此术士之所以欺愚人,仙家之所以恶术士也。

然而,张三丰的《水石闲谈》就是扶乩出来的……可能大家看到这里,会觉得这不是骑着毛驴骂毛驴么?其实不然,话锋一转,张三丰还说了为什么自己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讲话,为的是要”拨乱反正“。

今又何为降其笔 ? 盖因近日成风,公卿士庶每多信好其术,神仙以度人觉世为切,故即借其乩,以默相天下人,以此即假成真耳。但学乩沙者有二等,一胜一败。上等以德行胜,诚感胜,因缘胜,即不善乩,仙家犹欲往度之,况其知乩乎 ? 即其机而引诱之,不用符章,自然高真降室也。下等以险恶败,虚诳败,贪欲败,彼即善乩,仙家不近之,况其冒渎乎 ? 随其乩而簸弄之,妄用符咒,反教引鬼入室也。吾辈自跳出五行以来,虽天地犹不能约束,阴阳犹不能陶铸,即欲请之,亦必礼之,于符咒乎何用 ! 呵呵!此术士之所以欺愚人,仙家之所以恶术士也。今吾即乩言乩,即以是为乩训焉。——张三丰《水石闲谈》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沟通人与灵的信号术

张三丰

事实上,扶乩这种方式,在民间产生了大量的怪力乱神的产物,如白莲教、会道门等等,但扶乩本身只是一种沟通方式,因此道门中的祖师也开始通过扶乩来正本清源,传播正见,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贴近用户需求,走到群众中去的一种体现。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道家的吕洞宾(吕祖)。吕祖从明代到清代,几百年间持续的通过扶乩的方式传道著书,其流传出来的著作,思想见解之深刻,放在《道藏》近万部道教经书中看,也是罕见出其右者。因此,这些扶乩出来的吕祖著作,最终由清代被编纂收入《道藏辑要》,成为了正统的道门经典。与那些怪力乱神的伪经和预言相比,这应当算是扶乩历史上最有价值的产物。

吕祖在武昌的涵三宫,持续40年降乩,扶乩的门徒从少年变成七旬老人,这可能是史上最长的马拉松式扶乩。

降务恕楼示众云:「予自三十年前,飞鸾演化,遂降神鄂渚,留骖此地,兆《三品》之良因,结万缘之胜会,于斯楼基启大业,继复迁于宋氏楼头,肇以涵三之名,再移乔子之宅,演成上卷仙典。于今一回想,实同昨日事耳!但予之开化有成,惟莱尔等赞勷,亦得诸始事之子,竭尽心力。此时虽大功告竣,均受宏庥。然于数始事之子,予心时为恻念,尚以为未足酬其劳者,故恋恋宫中,不即绝迹,盖此故也。」——《吕祖全书》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沟通人与灵的信号术

而吕祖也和张三丰一样,对扶乩提出了看法,并申明自己降临乩坛与其他扶乩是不同的。

当今乩沙一事,开化者广,附和者多,其中不无真伪之别,又不无聚散之常。

然人每以谈凶说吉者为真,以诗词歌赋者可聚。若予自飞鸾此坛,迄今数十年来,在予不以吉凶之兆动人,而二三子亦不以祸福之机求应。虽无语言文字可观,颇有礼乐威仪可习。是以常处不变,历久愈新,较之倏聚倏散,骇俗惊人者,不相侔也。——《吕祖全书》

结语

扶乩,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产生了非常多有价值的内容,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和生活的宝贵资料。而其中展现的超心理学的原理尚待我们去探索和挖掘。而对于扶乩行为,应当理性看待,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可当真,不可作为可信的信息源来看待。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期待终有一天,科学理论能够揭开其中蕴含的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