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共同话题成了这代年轻人社交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共同话题成了这代年轻人社交的“唯一标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越来越忍受不了不同的声音?”

刚进入公司的你,一定会有这样的“高光时刻”。在入职的第一天,领导安排你上去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于是你壮着胆子上台去,开口道:“大家好,我是xx。今年xx岁,来自x地,初入公司,以后还望各位前辈多多请教。”末了,你准备下台去。

这时候,领导在一旁提醒你:“别忘了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可以帮助你快速融入新的环境。”于是你又补充到:“我平时是一个资深的英雄联盟玩家,也喜欢角色扮演。”

接着,你回到岗位开始工作。与你工位相邻的同事马上过来找你搭讪,“你也喜欢玩英雄联盟啊?哪个区的?什么段位?有空可以一起去“交流”两把啊?”

可以料想的是,这样的一段融洽的同事关系,就在有着共同话题的你们之间慢慢发展。


为什么共同话题成了这代年轻人社交的“唯一标准”?

01

共同话题,寻找集体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你有没有发现,彼此间的共同话题已经成为了一件社交的基本操作?

公司团餐,大家在一起彼此讲着一些相同的话题点。哪怕你真的对此不感兴趣,但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为“合群”,你不得不表现的很认真在听,甚至不时还有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困惑。

同事之间如果有着共同话题,你们之间的关系一定会更为融洽。这一点不仅仅适用于现实生活。

在网络讨论中,针对某个观点或者“爱豆”,意见不合的网友们经常也会在一起吵的乌烟瘴气。如果你们的观点一致,爱豆一致,你们可能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队伍”,并对站在不同意见的对方发起猛烈攻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共同话题越来越重要。与之相反的是,我们也正在不断“扼杀”那些异见者。


为什么共同话题成了这代年轻人社交的“唯一标准”?

深受情绪化支配的我们,即使是在职场中,也很难不把工作情绪带入到社交之中。遇到一个项目,某人竭力反对,例举自己反对的观点和数据加以佐证。如果他说服了大多数人终止了这个项目,作为项目提出者的你,恐怕也很难对他抱有任何好感。

而在网络讨论中,这一点更为突出。不同群体之间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油腻中年男”、“单身狗”、“程序猿”、“小粉红”、“精分”、“公知”。所有的标签,在你发表观点后,都被分到了与之对应的标签下,不管你同意与否,持反对意见的人都能够对你直接发动“人身攻击”。

任何话题,在这样的局面下,都丧失了理性讨论的可能。我们容易情绪化,容易标签化,我们视任何持反对意见的人为“居心不良”者,我们对任何数据和观点佐证视而不见,我们只愿意看到我们想看到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越来越容不下不同的意见?又是谁在排除异见者?


为什么共同话题成了这代年轻人社交的“唯一标准”?

前天,我与朋友从酒局回家。在路上,朋友向我谈论起自己的婚恋观。朋友认为,婚姻就应该是一种建立在金钱物质之上的关系,且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之间是可以互相选择的。我有经济能力,就可以去找那些刚毕业进入社会不久的大学生。

我对朋友的言论和观点感到极其不耐。粗暴的打断了朋友的发言,催促他早点回家。

事后我思考的问题是:为何我们越来越讨厌他人的观点或话题与我相悖了?

这个问题有一个很简单的答案。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渴望被认同是我们普遍的社交标准。在远古时期,如果一个群体中有不同的意见,那么等待你的很有可能是被同伴抛弃,最后因为捕食不到猎物而死亡。换句话说,共同话题本身就是一种寻找集体的过程。

但这个理由显然不足以说服我。


为什么共同话题成了这代年轻人社交的“唯一标准”?

02

异见者,提高认知

现代社会强调分工合作的同时我们也在追求认知协调。关于赚钱,有句很流行的话是:“你永远也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

而时常引发我们焦虑的,也有个学术名词叫做认知失调。当我们在一个固定的舒适圈中呆的足够久,就会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固有思维。

而此时异见者的作用是,在一个不同的赛道或圈子中,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认知,新的思考观点和结论。哪怕最后你并不认同,但异见者的作用是:打破你的固有认知,提高你的认知水平,让你拥有新的角度去思考并看待问题。

对此,股神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将这称之为“多元思维模型”。

从赚钱的角度来说,同为数不多的异见者保持社交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为我们的思维模型提供更多的可能。


为什么共同话题成了这代年轻人社交的“唯一标准”?

这是建立多元思维模型的必备技能之一。

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社交网络上,如果你足够耐心。你总能够听到或看到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他们所提出的观点或者论证。哪怕最后你对此并不同意,但持异见者的观点和论证依然能够为你提供新的视角去看待某个事物。

既然异见者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有如此之多的好处,那为什么我们还是不喜欢和那些我们没有共同话题甚至持反对观点的人做朋友呢?

谁在排除异见者?

03

逆人性很难理性化更难

没有谁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是情绪化的动物,这是大多数人会下意识排斥异见者的根本原因。

当我们在说一段社交关系的时候,如果某个人的观点与你相悖且有理有据,尽管你的理性告诉你应该和这样的人多多交往。但你的大脑依然会不合时宜的让你露出不悦甚至厌恶的表情。而你的身体也总会出卖你,对此你可能一秒钟都不想和他多待下去。

情绪化是我们的本性,逆本性就是逆人性,而理性化则更难。因为这时刻都需要我们紧绷神经。

我们在选择交友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出于大脑的“本能”。你可能对他自然就有好感,又或者你们身上的某个点一模一样,一段社交关系往往很简单,也很“大脑化”。

查理芒格说:“我与巴菲特几十年的交情和友谊,而让我们维系下去的,就是我们能够从彼此身上不断学习到新的东西,他总是能够说服我,或者我说服他。”

我们普通人要做到查理芒格那样的交友标准,显然很难。因为当一个朋友在大肆谈论你不认同或者不喜欢的东西时,你的大脑总是会下意识地想要插话,你甚至会忍不住地大声说:“这都是狗屁。你说的都不对。”

我敢保证,你一定有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共同话题成了这代年轻人社交的“唯一标准”?

当我开始有意识地想要接触到不同的“异见者”时,他们在发表观点的时候,我的大脑经常会冒出这样的想法,甚至想粗暴地直接打断对方的发言。但在这时,我总会在内心告诫自己要理性,等对方先发完言。

如果你在大学时期参加过辩论,你一定会发现,大多数的辩论在初期总还能够各抒己见,但在辩论后期,正反双方几乎都会争的脸红耳赤,犹如“泼妇骂街”一般狼狈不堪。

能偶尔保持理性容易,但一直保持理性,这很难。这也是大多数的辩论比赛后期往往沦为了打嘴炮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你下意识地就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制止对方,而呼吸也会随即变得紧促,甚至会影响到你的表达能力。

这些都是情绪化的表现。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可以给我们一种新的思路,甚至有可能打开我们新的看待问题的方式。

但从情绪化的角度出发,没人不喜欢共同话题者,也都讨厌那些与我们持不同意见的人。


为什么共同话题成了这代年轻人社交的“唯一标准”?

但正如同哲学先贤柏拉图所说的那样:如果只允许一种意见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意见基本上就是谎言。

社交,本就应该多一些异见者。

END.


为什么共同话题成了这代年轻人社交的“唯一标准”?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点击【关注】,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