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共同話題成了這代年輕人社交的“唯一標準”?


為什麼共同話題成了這代年輕人社交的“唯一標準”?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越來越忍受不了不同的聲音?”

剛進入公司的你,一定會有這樣的“高光時刻”。在入職的第一天,領導安排你上去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於是你壯著膽子上臺去,開口道:“大家好,我是xx。今年xx歲,來自x地,初入公司,以後還望各位前輩多多請教。”末了,你準備下臺去。

這時候,領導在一旁提醒你:“別忘了說說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可以幫助你快速融入新的環境。”於是你又補充到:“我平時是一個資深的英雄聯盟玩家,也喜歡角色扮演。”

接著,你回到崗位開始工作。與你工位相鄰的同事馬上過來找你搭訕,“你也喜歡玩英雄聯盟啊?哪個區的?什麼段位?有空可以一起去“交流”兩把啊?”

可以料想的是,這樣的一段融洽的同事關係,就在有著共同話題的你們之間慢慢發展。


為什麼共同話題成了這代年輕人社交的“唯一標準”?

01

共同話題,尋找集體

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你有沒有發現,彼此間的共同話題已經成為了一件社交的基本操作?

公司團餐,大家在一起彼此講著一些相同的話題點。哪怕你真的對此不感興趣,但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為“合群”,你不得不表現的很認真在聽,甚至不時還有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困惑。

同事之間如果有著共同話題,你們之間的關係一定會更為融洽。這一點不僅僅適用於現實生活。

在網絡討論中,針對某個觀點或者“愛豆”,意見不合的網友們經常也會在一起吵的烏煙瘴氣。如果你們的觀點一致,愛豆一致,你們可能會聯合起來,組成一個龐大的“隊伍”,並對站在不同意見的對方發起猛烈攻勢。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共同話題越來越重要。與之相反的是,我們也正在不斷“扼殺”那些異見者。


為什麼共同話題成了這代年輕人社交的“唯一標準”?

深受情緒化支配的我們,即使是在職場中,也很難不把工作情緒帶入到社交之中。遇到一個項目,某人竭力反對,例舉自己反對的觀點和數據加以佐證。如果他說服了大多數人終止了這個項目,作為項目提出者的你,恐怕也很難對他抱有任何好感。

而在網絡討論中,這一點更為突出。不同群體之間被貼上了不同的標籤,“油膩中年男”、“單身狗”、“程序猿”、“小粉紅”、“精分”、“公知”。所有的標籤,在你發表觀點後,都被分到了與之對應的標籤下,不管你同意與否,持反對意見的人都能夠對你直接發動“人身攻擊”。

任何話題,在這樣的局面下,都喪失了理性討論的可能。我們容易情緒化,容易標籤化,我們視任何持反對意見的人為“居心不良”者,我們對任何數據和觀點佐證視而不見,我們只願意看到我們想看到的。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變得越來越容不下不同的意見?又是誰在排除異見者?


為什麼共同話題成了這代年輕人社交的“唯一標準”?

前天,我與朋友從酒局回家。在路上,朋友向我談論起自己的婚戀觀。朋友認為,婚姻就應該是一種建立在金錢物質之上的關係,且在這個過程中雙方之間是可以互相選擇的。我有經濟能力,就可以去找那些剛畢業進入社會不久的大學生。

我對朋友的言論和觀點感到極其不耐。粗暴的打斷了朋友的發言,催促他早點回家。

事後我思考的問題是:為何我們越來越討厭他人的觀點或話題與我相悖了?

這個問題有一個很簡單的答案。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渴望被認同是我們普遍的社交標準。在遠古時期,如果一個群體中有不同的意見,那麼等待你的很有可能是被同伴拋棄,最後因為捕食不到獵物而死亡。換句話說,共同話題本身就是一種尋找集體的過程。

但這個理由顯然不足以說服我。


為什麼共同話題成了這代年輕人社交的“唯一標準”?

02

異見者,提高認知

現代社會強調分工合作的同時我們也在追求認知協調。關於賺錢,有句很流行的話是:“你永遠也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

而時常引發我們焦慮的,也有個學術名詞叫做認知失調。當我們在一個固定的舒適圈中呆的足夠久,就會進一步強化我們的固有思維。

而此時異見者的作用是,在一個不同的賽道或圈子中,給我們帶來一種新的認知,新的思考觀點和結論。哪怕最後你並不認同,但異見者的作用是:打破你的固有認知,提高你的認知水平,讓你擁有新的角度去思考並看待問題。

對此,股神巴菲特的老搭檔查理芒格將這稱之為“多元思維模型”。

從賺錢的角度來說,同為數不多的異見者保持社交的好處在於,可以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為我們的思維模型提供更多的可能。


為什麼共同話題成了這代年輕人社交的“唯一標準”?

這是建立多元思維模型的必備技能之一。

不管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社交網絡上,如果你足夠耐心。你總能夠聽到或看到那些持不同意見的人他們所提出的觀點或者論證。哪怕最後你對此並不同意,但持異見者的觀點和論證依然能夠為你提供新的視角去看待某個事物。

既然異見者對現代社會的我們來說有如此之多的好處,那為什麼我們還是不喜歡和那些我們沒有共同話題甚至持反對觀點的人做朋友呢?

誰在排除異見者?

03

逆人性很難理性化更難

沒有誰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是情緒化的動物,這是大多數人會下意識排斥異見者的根本原因。

當我們在說一段社交關係的時候,如果某個人的觀點與你相悖且有理有據,儘管你的理性告訴你應該和這樣的人多多交往。但你的大腦依然會不合時宜的讓你露出不悅甚至厭惡的表情。而你的身體也總會出賣你,對此你可能一秒鐘都不想和他多待下去。

情緒化是我們的本性,逆本性就是逆人性,而理性化則更難。因為這時刻都需要我們緊繃神經。

我們在選擇交友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出於大腦的“本能”。你可能對他自然就有好感,又或者你們身上的某個點一模一樣,一段社交關係往往很簡單,也很“大腦化”。

查理芒格說:“我與巴菲特幾十年的交情和友誼,而讓我們維繫下去的,就是我們能夠從彼此身上不斷學習到新的東西,他總是能夠說服我,或者我說服他。”

我們普通人要做到查理芒格那樣的交友標準,顯然很難。因為當一個朋友在大肆談論你不認同或者不喜歡的東西時,你的大腦總是會下意識地想要插話,你甚至會忍不住地大聲說:“這都是狗屁。你說的都不對。”

我敢保證,你一定有這樣的想法。


為什麼共同話題成了這代年輕人社交的“唯一標準”?

當我開始有意識地想要接觸到不同的“異見者”時,他們在發表觀點的時候,我的大腦經常會冒出這樣的想法,甚至想粗暴地直接打斷對方的發言。但在這時,我總會在內心告誡自己要理性,等對方先發完言。

如果你在大學時期參加過辯論,你一定會發現,大多數的辯論在初期總還能夠各抒己見,但在辯論後期,正反雙方几乎都會爭的臉紅耳赤,猶如“潑婦罵街”一般狼狽不堪。

能偶爾保持理性容易,但一直保持理性,這很難。這也是大多數的辯論比賽後期往往淪為了打嘴炮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你下意識地就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制止對方,而呼吸也會隨即變得緊促,甚至會影響到你的表達能力。

這些都是情緒化的表現。

從認知的角度來看,那些持不同意見的人,可以給我們一種新的思路,甚至有可能打開我們新的看待問題的方式。

但從情緒化的角度出發,沒人不喜歡共同話題者,也都討厭那些與我們持不同意見的人。


為什麼共同話題成了這代年輕人社交的“唯一標準”?

但正如同哲學先賢柏拉圖所說的那樣:如果只允許一種意見存在,那麼唯一存在的那個意見基本上就是謊言。

社交,本就應該多一些異見者。

END.


為什麼共同話題成了這代年輕人社交的“唯一標準”?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點擊【關注】,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