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歸來,聽聽這些最美勞動者們的心裡話

有這樣一群勞動者

他們曾奮戰在抗疫一線

兢兢業業

無怨無悔

無私奉獻是他們的標籤

默默無聞是他們的印記

他們就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如今他們抗疫歸來

這些難忘的瞬間成為他們最珍貴的記憶

……

難忘的瞬間

一名有著65年黨齡的老黨員,在彌留之際,希望捐贈遺體用於醫學研究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副主任醫師、武漢泰康同濟醫院重症一科專家 方玉強

抗疫歸來,聽聽這些最美勞動者們的心裡話

“醫生,我爸有個遺願,能幫他完成嗎?”這是一位臨終新冠肺炎患者的兒子的請求,患者是一名有著65年黨齡的老黨員,在彌留之際,希望捐贈遺體用於醫學研究,以此救助更多的人。我們隊員被深深地打動,有的流出了感動的淚水。

這位老人入住我們重症病區後,我們經過呼吸機、血液濾過等積極搶救,仍未能挽救其生命。臨終前,這位老黨員義無反顧捐出遺體,用於挽救更多的生命,其品何其貴,其德何其高。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特殊時期,我們重症監護病區有3例捐獻了遺體,逝者和家屬捨己為人、舍小家顧大家的人間大愛,煥發出無私奉獻、共克時艱的民族精神,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能在短時間內戰勝疫情的真正原因。

抗疫歸來,聽聽這些最美勞動者們的心裡話

遺體捐贈,是生命的延續,是精神的傳承。生命之花,無言綻放,讓我們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軍禮!

難忘的瞬間

老大爺的食慾似乎也好了起來,一個麵包、一個煎雞蛋、一盒牛奶……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感染一科一病區護士長、副主任護師 趙孝英

抗疫歸來,聽聽這些最美勞動者們的心裡話

我在這裡向大家說一個最難忘的瞬間。在火神山醫院,我曾遇到這樣一位特別的患者。他是劉大爺,97歲高齡,患有老年痴呆症。他身體很消瘦,不配合進食,對胃管充滿“敵意”,致使腸內營養計劃無法實施。看著老爺子如此抗拒以及反覆插胃管造成的痛苦,我心裡很酸楚很憂慮……

我應該如何幫助這位老人家?反覆考慮後我還是決定鼓勵他經口進食。第二天一早,我從駐地食堂給他帶來了麵包、煎雞蛋、牛奶等食物,第一時間與曹國強教授進入“紅區”來到他身邊。

起初,老大爺很不配合,身體亂動、手抓腳踢…..情緒極度煩躁。我與曹教授告訴他我們不是給他插胃管,而是給他帶來了早餐,準備喂他進食。經過一番勸解後,他半信半疑地把頭偏向了我,緩緩地張開了口……我們耐心地喂他,老大爺的食慾似乎也好了起來,一個麵包、一個煎雞蛋、一盒牛奶……一向煩躁的老大爺突然說:“謝謝你們,你們也吃!”

聽到這樣的話,心底似乎有股熱流湧動。得到病人的肯定與感謝,我覺得所有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難忘的瞬間

直到現在,我還能想起那個左側偏癱患者出院時的鞠躬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感染一科一病區科護師 駱燿

抗疫歸來,聽聽這些最美勞動者們的心裡話

在抗疫的82天中,我收穫了很多。在我的心裡,武漢給我的比我給武漢的多得多。直到現在,我還能想起那個左側偏癱患者出院時的鞠躬。

那一天是3月9日。當時,我拎著他所有的東西——一床被子和四袋生活用品,來到患者出入口,等待統一出院的命令。因為偏癱,他站立時,左手蜷縮到腹部,身體會有輕微的搖晃。眼看馬上要離開病區了,他有些控制不住情緒,聲音開始顫抖,略帶哭音說著:“感謝你們為我做的一切,感謝,感謝……”他一次又一次歪斜著身子鞠躬。

我連忙放下他的物品,忍住淚水,扶起他說:“別鞠躬了,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他的出院,他的感謝,他的鞠躬,讓我非常欣慰,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職業的成就感和榮譽感。我很慶幸,高考那年聽了媽媽的話,選擇了護理,成為軍隊文職人員,我很驕傲很自豪。

難忘的瞬間

他願以性命相托,我也必定全力以赴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副主任醫師、火神山醫院感染一科一病區專家 李傳偉

抗疫歸來,聽聽這些最美勞動者們的心裡話

在我記憶裡,63歲的段叔叔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位患者。

段叔叔在入住火神山醫院之前反覆高燒兩週,入院後每天體溫仍然高達38-39℃,醫學上叫“炎症風暴”,如果不及時控制,病情會迅速進展甚至危及生命。雖然傳統方法可以控制體溫,但很容易形成藥物依賴。

當時,正好火神山醫院開始引入一種抗炎新療法,儘管現在看來是十分有效的抗炎方案,但當時全國應用的病例較少,無論是一線醫生還是患者剛開始都不是太接受。

抗疫歸來,聽聽這些最美勞動者們的心裡話

我陪同段叔叔去做CT檢查的時候,我把他的病情和顧慮和他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最後他很堅定地告訴我:“李醫生,我充分相信你,我把這條命就完全交給你了”。聽完這句話,我覺得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他願以性命相托,我也必定全力以赴。

我從他的角度去判斷風險及獲益,決定是否應用這些新療法。為此,我專門查閱文獻,諮詢同行,與科室內其他專家再次組織病例討論,最終在新療法的控制下,他成功擺脫藥物依賴,走出炎症風暴,順利出院。

難忘的瞬間

我跟在他後面,把鏡頭對準接下來即將發生的一切……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前方新聞記者 高濤

抗疫歸來,聽聽這些最美勞動者們的心裡話

在武漢戰疫一線,醫護人員的使命是救治新冠肺炎肺者,而我的使命是守好新聞工作者的戰位,用手中的攝像機和相機記錄他們的抗疫事蹟,讓全國人民看到這些英勇的白衣戰士。

在這裡,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位公交車司機的小故事,這要從他的一束鮮花說起。

火神山醫院離我們的住處較遠,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地方政府提供的公交車,而章建興師傅就是負責公交車日常出行的駕駛員。由於我採編新聞需要隨時出動,坐車頻繁,很快,我便和他熟悉起來,他對我們隊員一直很敬佩。

2月的某一天,吃過早飯,當我準備乘車去火神山醫院,開啟一天的新聞採訪任務時,突然發現憨厚的章師傅手捧一大束鮮花興沖沖地向我走來。我好奇地問他:“章師傅,現在鮮花很難買到,你這是要送給誰呀!”他靦腆地對我說:“我要送給最親愛的人,他們很辛苦。”

職業的敏感性告訴我,這是一條好新聞,我三步並作兩步快速登上公交車,跟在他後面,立即打開攝像機,把鏡頭對準接下來會發生的一切。

章師傅帶著鮮花出現在車上的時候,讓剛剛落坐的隊員們都感到特別意外。他首先給隊員們鞠躬致謝,說道:“因為你們醫務人員的付出,我們武漢市越來越好,我們心裡非常溫暖,謝謝你們的付出,這束花送給你們。”他說完,把鮮花遞到隊員手中,還送出一些糖果和零食。我看到,趙孝英護士長和身邊幾名隊員抹著眼淚,欣慰夾雜著感動。

難忘的瞬間

我們的傾情護理和照料,換來爺爺的絕對信任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武漢泰康同濟醫院重症一科護師 胡風

抗疫歸來,聽聽這些最美勞動者們的心裡話

我們在武漢雖然很辛苦,但是能夠被認可,我覺得一切都值得。這次抗疫過程中,有那麼一件小事讓我印象深刻。

我記得在監護室,有一位60多歲的爺爺,他剛來的時候,沒事就會叫我們守在他床邊,其實我們平時離他的床也就兩米左右的距離,他說他害怕,看到我們在身邊,他心裡就非常踏實。

為了寬慰他樂觀起來,照顧他的情緒,我們24小時陪著爺爺,和他說話,給他餵飯,相當於特護。我一直提醒自己要耐心要專注,要為病人著想,把爺爺護理好。漸漸的,武漢的情況越來越好,有一天我說:“爺爺,武漢現在沒多少病人了,您的病情也好轉了,您很快就可以轉到普通病房去了。”

抗疫歸來,聽聽這些最美勞動者們的心裡話

爺爺連忙說:“不要轉到普通病房,我就在你們這裡治,如果你們回重慶,就把我也帶到重慶去治,我相信你們。” 我們的傾情護理和照料,換來爺爺的絕對信任。

那一瞬間,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我為自己是一名醫務人員感到驕傲和自豪。

戳視頻,聽聽他們的心裡話

向最美勞動者們

致敬!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整理:柴瀟 朱廣平

視頻:黎志

編輯:柴瀟

編審:張華婧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中國軍網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