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羽毛球世界的弱勢群體

打羽毛球不像踢足球,可以在一群人裡濫竽充數不被發現。尤其是到那種高手雲集的俱樂部裡,自己的弱項和自以為的“強項”都明明白白地擺在桌面上,想瞞都瞞不住。


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羽毛球世界的弱勢群體


一、 反應速度:

混雙,對方的女選手胖胖的,但反應速度比我快!我放網過去的球,她大多能接起來,還有餘力變線反擊;我的後場搭檔抽過網的球,她也能及時地補上一拍,有效攔截。

我呢,適應前場的變線球腳步有點兒慢。搭檔說:“你得跟上球。”我盡力做了,但是,敵人太狡猾。前場左右兩角的變化就讓我吃不消。站在T字線附近等待接球,對手總是把球往兩邊網柱附近調。剛救起左邊的,又來一個勾對角直接奔右邊網柱,我真的跑不過去!

另外,還有他們的後場抽過來的球,我特想替搭檔攔一下,但是球速太快,等我移動球拍的時候,羽毛球已經飛過我了。後來,在場邊觀察其他女選手的這種攔截,發現:不能站在緊靠T字線的位置,得在T字線往後30公分左右的地方站位,這樣才有時間舉拍攔住對方的高速抽球。


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羽毛球世界的弱勢群體


二、 應變能力:

在打得不順利的情況下,我心裡是蒙圈的狀態,腦子裡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想對策!這個很要命。

都說,打羽毛球要用腦子,腦子不積極主動地運轉了,就會很被動地接受外界的信息。比如:球友的不良情緒、搭檔的指責、對手的得意表情……這些都會成為因素,填充你的大腦,佔據你思考的空間。

我得承認:跟高手打球,我顯現出的蠢萌狀態太嚴重。

自我調整心態的能力還需要鍛鍊和培養。尤其是在逆境中,整理心緒的那種能力:排除干擾的同時,尋找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這是打羽毛球用智慧、用情商的時候!

.

昨天打球回來,一路懊惱,因為所有跟我搭檔的男選手都毫無懸念地被我帶溝裡去了。覺得自己沒用,學習了這麼久的“武功”,不但沒能施展,反而是成了別人的拖累。


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羽毛球世界的弱勢群體


忽然發現自己處在一個異常尷尬的境地中——高不成低不就——60歲的老油條把我溜得滴流轉;而平時,比我年輕的20多歲的羽毛球健兒們也把我打得滿地找牙。

我跟教練說了自己的境況。

“練吧——”

然後就開始了網前左右兩點的挑球。

跑了一組,教練問:“知道為什麼練挑球嗎?”

“因為雙打我需要守住網前?”我瞎猜。

“因為挑球是下手球,是最被動的一種接球狀態。左右往返跑動中,能把這麼被動的球救起來,是網前防守能力的下限。對手打過來的球,你至少要能挑起一拍,不讓球落地!”

我腦子怎麼也這麼不好使了?以為就是左右跑跑步法。


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羽毛球世界的弱勢群體

打羽毛球真的需要經常性思考。知道每一個行動的前因後果,知道為什麼做一件事?在這個環節,我總是有欠缺的,還沒有形成一定的思維習慣:捋清每一個技術動作和實戰內容之間的因果關係。

——這個大概是我目前階段需要緊急改進的內容,用腦子思考跟比賽相關的所有羽毛球行為。否則,我的弱勢群體的地位是無法得到改善的。

.

江湖上流傳著一句名言:人窮,窮在觀念上;

同理可證:人弱,也是弱在思想和理念上。

打球是個競技項目,輸就意味著弱。這個信息是個強刺激,每輸一次球,就會自我反省,懊悔的同時想知道“問題出自何處”,想解決掉這些問題,想下一次贏回來,想掙脫出弱者的定義範圍。

教練的作用,每每會在這個時候顯現。


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羽毛球世界的弱勢群體

教練說,誰都會經歷反覆輸球的那個過程,包括他自己。他上學時,也跟羽毛球專業、非專業的各種人士交手。

“你跟別的體育專業的同學也打羽毛球嗎?”我問。

教練的目光飄向遠處,頓了一下說:“我跟誰沒打過?”

沒再追問勝負的比例各佔多少。我知道:常打常練,應該是一個永恆的競技狀態吧

屢戰屢敗是第一階段;屢敗屢戰是讓心理變強大的第二階段;之後,才會出現屢戰屢勝的理想狀態。技術—體能—心理—經驗值需要一個過程才能整體提升,才能達到一個平衡,才能遊刃有餘地去對抗。

弱與強,是動態的;

不恃強、不凌弱應該是更高一個層面的強勢群體的表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