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閱讀教學,重在閱讀能力的培養。可是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思維導圖”是一種很好的培養載體,但是單純的“思維導圖”已無法滿足教學需要。我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進行改善,設計出新的圖形和表格,統稱為“新圖表”。


這些圖表通俗易懂、形象有趣,學生通過填寫關鍵詞句、概括小標題的方式運用。這個過程使學生的思維進程完全可視化,既便於我們實施監測,又直觀地呈現出文本關鍵內容,有著梳理和傳達信息的作用,便於學習交流和反饋。


下面,我就結合實際課例(未標明出處的統一默認為人教版),談談“新圖表”的幾種類型和具體用法。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百變圓圈


1

圓中圓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這類“新圖表”大圓帶著小圓,或大圓連接很多小圓,十分簡單、實用。教學中,圖形可以依據文本進行設計,具體叫法也可隨用隨取。如果學生是第一次填寫的話,需要我們先示範,降低難度。一步步地,通過填寫、交流、改進,學生逐步提取文本的關鍵信息,同時梳理文本的主要內容。比如下面的圖表,我取名“理由圈”。


教學五年級下冊的《絲綢之路》時,學生可先默讀課文2~13自然段,再填寫“理由圈1”,感受“絲綢之路”的偉大。再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的《臨死前的嚴監生》一文時,為了充分感受嚴監生的“吝嗇”與“小氣”,學生圍繞“有錢”這一關鍵詞默讀課文,蒐集信息,填寫“理由圈2”,證明嚴監生家的富有。學生髮現主角那麼有錢卻還如此小氣,更能體會到文本的諷刺效果,人物的形象也因此更加豐滿。


除了“理由圈”,我們還有“趣事圈”。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的《太空生活趣事多》時,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默讀課文,並填寫“趣事圈”,品味太空生活的趣味。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能運用“圈”進行學習的課文很多,教學時圍繞關鍵詞填寫即可。


比如二年級上冊《北京》的關鍵詞是“愛”,二年級下冊《北京亮起來了》的關鍵詞是“亮”,六年級下冊《跨越百年的美麗》的關鍵詞是“美麗”,三年級上冊《香港,璀璨的明珠》的關鍵詞是“明珠”,五年級下冊《彩色的非洲》的關鍵詞是“色彩斑斕”......


二年級上冊的《我選我》,還可利用“理由圈”進行拓展練習,實現和口語交際的鏈接。


2

組合圓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這類“新圖表”在拓展閱讀、群文閱讀以及片段對比閱讀中常常用到。圖中的交叉部分代表相同點,未交叉的部分代表不同點。學生通過填寫“交叉圓”“同心圓”比較文本內容與形式的異同,讓它們各自的特點變得清晰、易懂。


3

圓串圓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三年級下冊的《檢閱》《爭吵》等課文描寫了角色的一連串想法。為此可設計一種“新圖表”——“想法串”來體會人物內心的矛盾、糾結,並讓學生遷移運用到習作中,以“想法串”的表達形式描寫心理活動,讓習作明顯增色。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創意方形


4

形象圖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圖中的“人物”並不特指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根據文本和學情需要,圖中各項內容都可進行修改和補充:


教學六年級上冊的《少年閏土》時,可設計為“閏土肖像畫”;教學三年級上冊的《趙州橋》時,可設計為“趙州橋明信片”;用於五年級上冊的《松鼠》時,可改為“松鼠自薦信”;用於五年級下冊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時,可做成“人物素描”;用於六年級上冊的《詹天佑》時,可改為“年度人物推薦”。


此外,還可設計成“成長檔案”“×××大揭秘”等各種形式。


5

對照表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二年級上冊的《小柳樹和小棗樹》、二年級下冊的《畫風》、三年級上冊的《陶罐和鐵罐》、三年級下冊的《媽媽的賬單》、五年級下冊的《將相和》……


像這些文章中出現了兩個主要人物,或對立,或並列,利用“對照表”就可清晰地瞭解兩者間的關係和異同點,這對於文本的深入品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6

線路圖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對於四年級下冊《記金華的雙龍洞》《七月的天山》、四年級上冊《頤和園》這樣“移步換景”並以遊覽方式為敘述順序的文章,可以設計一些表示“線路”的圖表,如“旅遊攻略”“導遊圖”“指示牌”……幫助學生梳理文本,創設學習情境。


7

相似格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對於片段結構相似的單篇課文或表達形式相似的群文,教學時可以嘗試運用“相似格”介入閱讀過程。


如教學四年級下冊的選讀課文《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時,學生先默讀第3、4 自然段,圈畫關鍵詞,完成“相似格”的填寫;接著選擇其中一種動物講一講,突出“有趣”;然後通過“相似格”發現文本在表達上的獨到之處。


如六年級下冊的《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對於文中的三個事例,也可以利用“相似格”進行梳理,繼而發現寫作的奧秘。再如部編本一年級下冊的《小猴子下山》《棉花姑娘》,學生在讀好課文、充分理解後,藉助“相似格”(見下圖)可發現文本的表達特點,並進行課文複述。


8

日誌單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對於長課文,學生需要把它們讀短、讀精練,表格的介入與梳理起到關鍵作用。如教學三年級下冊的《女媧補天》時,通過填寫“女媧日誌”,學生跳出文字進行直觀的學習與思考。此外教學《西門豹》《夸父追日》等文本時都可以設計類似“日誌單”的學習活動。


9

概念圖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像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這類說明性文章,通過“概念圖”的整理,學生能理清思路,產生直觀的認識,這有助於培養低段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概念圖”更是“班級讀書會”交流課外共讀書目時的必備良方。閱讀《幸福的大桌子》時,可以帶領學生製作“幸福”的概念圖;閱讀《火鞋與風鞋》時,可以製作“好父親”的概念圖。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曲線


10

情節梯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針對四年級下冊的《文成公主進藏》、五年級下冊的《半截蠟燭》、六年級上冊的《最後一頭戰象》《金色的腳印》等故事情節一波三折的文章,用畫“情節梯”的方式來感知文本內容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選讀課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時,學生默讀3~8自然段,概括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把它們寫在“情節梯”上(建議用“誰幹什麼”或“怎麼樣”的方式),並藉助“情節梯”講一講課文的主要內容。


11

情緒圖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教學《臨死前的嚴監生》時,可讓學生畫一畫“情緒圖”,讓人物內心的情緒變化像心電圖般直觀呈現。再如教學五年級上冊的選讀課文《剝豆》時,可讓學生畫一畫母親的心理活動圖,通過圖式感悟母親矛盾、糾結的內心。


12

魚骨圖


教學乾貨 |老師,這12個閱讀工具,比“思維導圖”還實用!


“魚骨圖”適合做小標題概括。如針對五年級下冊的《晏子使楚》,填寫“魚骨圖1”時,“上骨”寫楚王的刁難,“下骨”寫晏子的應對,兩者互相呼應。當然還可以寫得更詳細些,就像“魚骨圖2”,使用時摘錄詞句進行交流討論。對於《絲綢之路》《將相和》等課文,也同樣適合讓“魚骨圖”介入教學。


綜上所述,“新圖表”實現了閱讀思維的圖式化、學習過程的可視化、閱讀能力提升的立體化。它是在學生充分閱讀、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展示閱讀思維過程的學習載體。它能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提升提取文本信息、概括文本內容等閱讀能力,並從中獲得獨特的閱讀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