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金融制度的演變與市場的選擇

1、後生是未來

現代金融制度的演變與市場的選擇


前者:投資人(銀行),拿走的是債權,留下的是債務。

後者:投資人,拿走的是股權,不會產生債務。

後者通過股權完成了產融利益一體化,形成了命運共同體,消滅了舊制度內生性的矛盾。

2、客觀事實

現代金融制度的演變與市場的選擇


想一想銀行會能容忍亞馬遜、京東長期戰略性虧損嗎?

想一想銀行能容忍阿里和騰訊長期燒錢嗎?

想一想銀行會貸款給起點的谷歌嗎?

銀行的認知決定(只承認重資產-既定事實)他們已經失去了投資未來的能力。

3、舉個例子

1)宏大的

現代金融制度的演變與市場的選擇


***股權只是兌換自由度相對較弱,但並不影響它與貨幣無差別的本質。

2、微小的

現代金融制度的演變與市場的選擇


4、模式對比——公共投資是否產生財政赤字

現代金融制度的演變與市場的選擇


債權與股權一字之差。

前者卻從起點就開始累積了(債務)矛盾。

後者則使產融利益一體化,使產業與金融之間變成命運共同體。

5、模式對比,企業投資是否產生債務危機

現代金融制度的演變與市場的選擇


現代金融制度的演變與市場的選擇


6、按照新金融邏輯,解決問題的路徑

現代金融制度的演變與市場的選擇


現代金融制度的演變與市場的選擇


7、最後,再拿出一個最簡單的模型

現代金融制度的演變與市場的選擇


40萬投資可以建設1套預製式養老別墅,價值100萬,增值60萬。

如果所有權可以數字量化,那麼,只需一個統一網絡和就可以產生越來越多的內生信譽。

這也是過去70年,中國從一窮二白到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根源。

因為,我們並未嚴格遵守資本主義國家制定的債務破產規則(遵守的國家都難逃經濟危機不可避免的魔咒,都沒有完成工業化)

1998年,政府解決三角債的辦法,債轉股。本質是採用了新金融的邏輯。

今天按照傳統西方舊金融規則,我們面臨的問題極為複雜和嚴峻。

但如果跳出這套陷阱,按照新金融的邏輯,我們可以快速把危機變為歷史機遇。

債務對應著債權。債權能不能轉為股權?如果轉為股權,就沒有了債務!

股權能不能有更好的流動性?引入一個全新的、統一的網絡,股權的流動性就可以和貨幣一樣自由。

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在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