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如意,你知道如意是怎麼來的嗎?

玉雕如意是我國最為傳統的玉雕吉祥物,也是被百姓所接受並且廣為流傳下來的玉雕題材。其原因不僅是因為玉雕如意可以彰顯身份和裝扮美,更在於其飽含著簡明真切的寓意,祝福擁有它的主人可以萬事順利、吉祥如意等,故而深得人心,成為人們寄託情感的支柱。

萬事如意,你知道如意是怎麼來的嗎?


如意的淵源始於一種撓癢工具,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因用其撓癢可以達到人手不能及之處,以盡如人意,遂得“如意”之名。如意通常長一尺有餘,長柄曲折彎曲,如意頭較大而回折翹起。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通常是由祥雲、靈芝等做成頭部配以其它吉祥元素的造型,此外亦有不少嵌寶玉石的三鑲式如意。

如意為何會演變為靈芝形狀?

在長期的形制演變過程中,如意吸收了笏板、靈芝等器物的形狀特點,到宋代基本定型,到清代乾隆時期已經完全定型。應該說,集中國古代如意之大成的清代宮廷如意,其各部分的比例是諧調的,主線條的曲折度是優美的,裝飾是適當的,因此其基本造型是成功的,適應了中華民族的審美習慣,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萬事如意,你知道如意是怎麼來的嗎?


唐宋時,如意柄身寬度為上寬下窄;明清以後,柄身的中部,亦即右手握處,多略寬,這與越來越多地鑲嵌進珠寶有關。寶物鑲嵌得越多,柄部就越寬大,而長度則隨之縮短,漸漸地演變為靈芝形,成為陳設品或饋贈品。


如意演變為靈芝形狀的主要原因:

第一,如意的“手指”,彎曲呈半拳狀,與靈芝的形狀相似;將靈芝的形狀特點吸收進來,可以增強如意的美感。

第二,民間崇拜靈芝,視其為呈天瑞、表地祥的仙草,能夠延年益壽。(這是最主要原因)

萬事如意,你知道如意是怎麼來的嗎?



玉雕如意流行於何時?

如意在未被使用珍貴材料製作之前,是有實際用途且被廣泛使用的,並非繁複珍奇的陳設或饋贈品。除撓癢之外,它還可作為防身的器物,也是戰爭中用於指揮之物。直到其質地演變為珍貴材料,也就多在貴族階層流行了,成為上層社會的一種高級禮品。

玉雕如意主要流行於清代。康熙年間,如意成為皇宮裡皇上、后妃之玩物,寶座旁、寢殿中均擺有如意,以示吉祥、順心;乾隆一朝乃玉雕如意發展的最鼎盛階段。


萬事如意,你知道如意是怎麼來的嗎?


皇帝登基大典上,主管禮儀者必敬獻一柄玉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順利;在帝后、嬪妃的寢殿中均有玉如意,以頤神養性,兆示吉安;常人遠行前,家人和朋友都讓其帶上玉如意,以表示良好祝願;佛僧講經時,常用如意作隨身攜帶的道具......可見,一件小小的如意是集宮廷禮儀、民間往來、陳設賞玩為一體的珍貴之物,在民間百姓甚至達官貴族心目中有著無法超越的地位。

在清代,玉雕如意使曾經的“癢癢撓”躍身成為皇室們每逢登基、壽誕、婚慶、節日等重大活動時的必備首選及賜贈之物。清代宮廷對其喜愛尊寵的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以整塊玉材製成的玉如意最受皇室們的青睞,賜賞“如意”頓然成風。

萬事如意,你知道如意是怎麼來的嗎?


它不再僅製作為一般性的陳設物件和單純性的吉祥之物,更被看成是權力地位和財富的象徵,成為一種風俗習慣、一種社會時尚,成為時下文人士大夫們隨處可見、追求高遠脫俗的雅緻之物,和王室顯貴們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萬事如意,你知道如意是怎麼來的嗎?


低眉處“如意”隨處可見,抬眼間“吉祥”就在身邊。上至帝王下至文人,皆視其為“談柄”、“摯友”。雅士吟詠詩賦用其敲打節拍,逍遙悠哉之中平添幾許清雅逸趣;乾隆帝對“如意”更是喜愛有加,拜其為“握君”,形影不離於身,拿“如意”有如權杖在手,頓覺心情舒暢,才思泉湧,妙語連珠。


萬事如意,你知道如意是怎麼來的嗎?


玉如意的寓意。

到了現代,許多歷史上盛行的玉器飾品在大眾化的珠寶消費市場上愈來愈少見。但玉雕如意卻被人們接受並流傳下來,無論擺件還是掛件都受到了當代人們的普遍欣賞。且性能也有了很大的轉變,由實用、權力象徵逐漸轉為欣賞和收藏、佩戴,預示萬事如意,成為雅俗共賞,雅俗樂用的飾品。

萬事如意,你知道如意是怎麼來的嗎?


我們常在送祝福時會說“萬事如意”、“吉祥如意”等等。玉如意有“隨人心意”的寓意,恰能符合人們的要求,象徵著人們對美好與幸福的嚮往,寄託了人們的精神與夙願。


萬事如意,你知道如意是怎麼來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