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為什麼一定要暫停與申通合作?

最近媒體報道稱:7月24日,京東在賣家論壇裡掛出了《關於合作快遞服務調整的通知》,要求商家停用申通、國通、全峰等幾家快遞公司產品。

而目前,許多京東商家的後臺已經不再有申通發貨的功能了。

京東公關的回應也非常有意思。阿里巴巴是申通的大股東,因此希望和阿里對等開放物流接口。但因為阿里不回應,所以很遺憾地關閉了申通的發貨功能。

不得不說,此次的套路與當年封殺支付寶如出一轍,高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大旗。不是我不仁,而是你不義在先。

01 京東物流的尷尬

拼多多的逆勢崛起,讓京東數年來,圍繞騰訊流量池講述的故事陷入非常尷尬的局面。京東雖然近期有復甦回暖的跡象,但是依然沒有徹底擺脫低毛利的市場刻板印象。

為了在資本市場上突圍,京東分別將金融、物流等板塊拆分,謀劃單獨上市。其中,京東物流一直傳出謀求海外上市的消息,估值大概在300億美金左右。

但京東物流最大的想象力瓶頸,主要來自於“京東”倆字。

從戰略上而言,京東物流的對手是菜鳥物流。在實際價格段上,京東物流則是對標順豐這樣的快遞平臺。

在頭部平臺中,拼多多由於毛利低的原因,是不可能使用京東的;蘇寧、唯品會等平臺有自己的物流體系;阿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雖然沒有真的一杆子徹底封死,但強行上京東物流確實會造成買家的許多不方便。

但京東物流給資本市場講述的故事,恰好是走出封閉的京東自營配送網絡,成為下一個順豐。

由於缺乏淘系流量,京東物流只能依靠京東內部流量循環,使得京東在體量上失去了與順豐直接抗衡的物質基礎。

如果京東物流的故事講不好,直接影響其IPO,東哥的千億資產就要付諸東流了。

02 阿里“誤傷”京東

京東之所以有強烈的反應,最關鍵的一點便在於阿里巴巴最近在物流產業上“買買買”。傳統巨頭四通一達,阿里在最近兩年時間內全部參股。其中,還不乏申通這樣的“重倉股”。

其實,這些大規模的參股行動本質上不是在針對京東。畢竟前些年,貓狗大戰最激烈的時候,阿里巴巴也沒有采取這麼激進的大規模收購,而是採用相對鬆散的菜鳥物流聯盟,來給物流商“賦能”。現在“幡然醒悟”的可能性不大。

究其原因,無非是京東的物流體系並不值得阿里巴巴去花重金下場收購。京東重視效率,四通一達重視性價比,兩者井水不犯河水。

阿里更介意的其實是拼多多的崛起,通過把主流的物流廠商悉數收入囊中,拼多多就失去了在長遠上跟阿里巴巴集團爭奪中國第一電商的重要砝碼。

目前拼多多還沉浸在“百億補貼”中無法自拔,更加是騰不出手來,在物流領域與阿里巴巴正面硬剛。

如果拼多多的威脅繼續擴大,不排除阿里未來可以動用“淘寶物流補貼”等諸多變相的“拼多多物流稅”,來遏制拼多多在價格上的競爭優勢。不過聞道官認為,這也要等到拼多多彈藥打差不多以後的事兒了。

但隨著菜鳥物流的深入發展,四通一達的效率已經顯著提升了起來。阿里巴巴的商家也大多鳥槍換炮,從小微企業變成了個個都肌肉發達的大中型企業,故天貓的物流表現已經非常優質了。

因此,儘管阿里巴巴的收購戰略不是衝著京東去的,但京東的壓力依然非常大。一旦物流市場出現真正的巨頭,整合提升物流效率,京東的戰略護城河意義會大幅下降。

更淒涼的是,京東物流本身的競爭效率,受制於其整體業務規模,被四通一達拉開差距。這直接影響了京東在資本市場的價值。

是可忍,孰不可忍?

03 京東傳遞出兩個信息

聞道官認為,京東此次拿著大旗,至少傳遞出了兩個信息:

首先,既然走不進淘寶系,那吃透京東體系內的物流業務量,會成為東哥的潛在戰略選項。未來京東可能會加速鼓勵平臺頭部商家,向京東物流靠攏。

其次,京東也算是殺雞儆猴。

那些得勁兒往阿里巴巴靠的物流商,大家收斂一點。請不要忘了,你們在京東還有一攤生意。

快遞業競爭激烈,失去了京東的飯碗,也足夠四通一達任何一個快遞企業喝一壺了。

除非阿里足夠強勢,否則四通一達向阿里巴巴靠攏的速度肯定會變慢,也算是成功地攪個渾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