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买买买”的消费观你怎么看?

灵感与创作


关于买买买的消费观,其实单纯的认为是人们的消费方式过于激进和忧患意识严重不足是不对的,现代的经济环境和为了继续快速发展经济,整个社会也都在透射着鼓励消费的意识,难道这些不健康的享乐型人格和透支性消费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

所谓的精致生活背后,是被过度鼓吹的消费文化所影响的

要知道我国大部分城市人民从吃好、穿暖到现在其实才经历了短短30年左右,虽然我国历史悠久,但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从世界上比较落后的国家一路走到今天的进程是非常快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凭借着良好的经济方针,充足的内需和优质的体制改革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是,我国在文化教育、精神建设方面远远没有跟上快速增长的消费意识。

放眼70-80年代的中国,大部分家庭虽然远比现在贫穷,但储蓄意识很强,算计着过日子是老一代中国人的传统,但现在老人们很多依然节衣缩食,但年轻人却在大肆提前消费。随着信用卡的渗透,各类小额贷公司以及电商平台的白条、花呗等各种形式的预支消费行为,让一个普通人想要背上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负债简直轻而易举,甚至完全不需要资质审验和抵押。

于是年轻一代很多都迷失在了这个充满消费陷阱的时代中,他们看到的是偶像剧里的奢靡和商场里面精致的商品,却越来越忽略自己的实力到底能不能与之匹配。

资本为了疯狂掠夺财富,无限制的在吹泡泡,其实人们的消费不过是其中的流通环节而已

自08年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我国发展速度可以用飞一般形容。于是,国际资本敏感的嗅到了市场的味道,很多品牌以疯狂之势进入中国,快速扩张。对于资本来说,永远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无论商品包装的在完美,品牌宣传的在高尚,最终的目的无非是赚钱,资本是最直接最简单也是最具血腥的利刃,无论以什么方法,获取利润是其唯一目的。

为了这个目的,再大的泡泡他们也敢吹,再美的梦他们也会编织,最终只要成功让消费者买单,一切就都达成了效果。而在这背后,是无数辛勤的劳动者在为资本的泡泡服务,因为这些劳动者要依靠资本赚取的部分利益获取收入来养活自己。

然后,你自身作为泡泡的制造者和服务者,在从资本那里赚取了很少的报酬以后,在继续将其消费在另一些资本的泡泡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经济流动,而如果你细细想来,大部分人其实无论付出劳动还是进行消费都只不过是资本流转的过程而已,资本用商品和服务换取了你的劳动力和价值,仅此而已。

当你看清了消费行为的本质后就会明白,透支性“买买买“的消费观无异于在透支生命

当一个人看清了消费的本质,就会明白整个社会都在鼓吹消费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资本的掠夺和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个体,没有人关心你过的好不好,但同样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却有无数的人惦记着你的钱包。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在用非常有限的劳动力换取有限的报酬,但资本总是希望从你身上多榨取一些价值,于是大肆鼓吹消费和负债,目的无非是当你进行了过度消费和负债后就要更大量的付出劳动来偿还欠款,那么也就进一步实现了剥削。这也就无异于在捆绑透支你的生命为资本创造利益价值。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自由的,消费也并非坏事,只是过于激进的消费观最终可能为自己平添很多烦恼,正如此次疫情期间,无数人被裁员减薪,如果还负债累累可想而知生活将变得多么被动。当然疫情不会常有,经济也最终会重新复苏,但被所谓精致生活过分荼毒的消费观带来的痛处希望经历此次疫情后很多人不会忘记。平衡收支、有计划的储蓄和消费才是最佳的消费观。


未泯双瞳


这说明中国年轻人的自信心增强了,格局更大了,对未来充满信心。

适当的超前消费可以,但是太过渡消费,也很麻烦,因为社会的负债过高,容易引发债务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


美研会


背着债务超前消费,有点不可理解,丢掉了中国省吃俭用,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欠款太多,和平时期还不觉得什么,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不可抗拒的原因的原因,还不上,就会进入征信黑名单,到时出行投资工作等各方面等面临窘境,悔之晚矣。对于借贷平台,他们是无利不起早,个人斗不过他妈妈的。如果不幸中了贷中贷的圈套,那得不偿失哟。

我今天一个同事来向我咨询,他的表弟贷款买房,合着装修共欠了100多万的债。疫情期间,无工可务,资金链瞬间断了,也有三个月没还了,问我怎么办。我耸了耸肩膀,双手一摊,等着国家特殊赦免吧。毕竟是不可抗拒的原因。但国家没明确的态度,依然很被动,征信坏了,房子可能没了。当然我还是给出了一些建议。我建议他马上与银行主动联系,说明情况,先求得银行的谅解,双方商议解决办法,商议延期还款,或者免息优惠等。因为银行有时还是很人性化的,特殊时期特事特办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