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魏武帝辯誣:效仿周文王的曹操,主觀意願上並沒有打算稱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一代雄主曹操在封地鄴城去世,享年66歲。

巍巍青山遮不住,曹操雖然去世,但此時的曹魏政權已經基本獨斷朝綱。正因如此,曹丕才如願成功僭越,改制曹魏並自立為帝。

曹丕即位後不久,當即追封自己的父親曹操為魏武帝。以致後人談及曹操時,多以魏武指代。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將曹操放在了與自己對等的位置上:

“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

為魏武帝辯誣:效仿周文王的曹操,主觀意願上並沒有打算稱帝

唐太宗李世民會晤群臣

可見曹操雖未稱帝,但他對歷史的貢獻,卻是值得後人肯定的。也恰恰因此,關於曹操不稱帝的隱情,也一直被後人所猜測。

  • 01、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曹操生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就連天子見到他,也是唯唯諾諾。這樣的曹操,雖無帝王之名,但已經有了帝王之實。而在筆者看來:曹操不曾稱帝,並非是妥協之舉,而是帝王之名對他來說,已經不太重要了。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氏春秋》記載:待曹操一統北方、驅逐北蠻、平定關中之後,他的堂弟夏侯惇便直接勸諫曹操稱帝。但曹操的回答卻是:

“‘施於有政,是亦為政’。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西周政權的開創者,其實是周武王;而周文王姬昌生前,也從未稱王,其廟號同樣是武王姬發所追封。曹操在世時,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周文王是自己的“榜樣”。

為魏武帝辯誣:效仿周文王的曹操,主觀意願上並沒有打算稱帝

周文王垂釣雕像

周文王的主要功績之一,便在於教化西岐;因而曹操有樣學樣,在位期間推行德政,發揚簡樸之風,並注重恢復中原地區的安定與繁榮。

因此建安十三年(208年)以後,北方初定,曹操便輕徭薄賦、推行屯田與農桑業,並安置流民。在此情形之下,中原地區也率先恢復了傳統的農耕經濟模式,北方百姓也過上了夢想中的安定生活。

憑此教化之功,曹操對歷史的貢獻不輸於歷代帝王。從這個角度來看,曹操稱自己效仿周文王,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改變中原地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象,並非在暗示後人自己有“另類稱帝”的打算。

  • 02、吳蜀未曾滅,何以藉機稱帝?

曹操對於局勢,有著最清晰直觀的把握。他不稱帝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他當時的地位,陷入了一個瓶頸。經過赤壁之戰、漢中之戰的失利,曹操對於稱帝已經沒多少心思了。

這是因為:每逢曹操要更進一步時,他總要用一場大功勞說服自己與文武百官。關於這一點,不妨來看曹操的上位之路。

為魏武帝辯誣:效仿周文王的曹操,主觀意願上並沒有打算稱帝

魏武帝曹操劇照

曹操迎奉天子後,便立即擊敗袁術、呂布,從而獲封司徒,位列三公之一。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北方,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二把手“漢相”。在擊敗馬超平定關中後,曹操進封魏公;在擊敗張魯收復漢中後,曹操正式進封魏王。

簡而言之,一個功勞,便能讓曹操的政治地位更進一步。但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以後,漢中失守,曹操身體逐漸衰微,他也無心再繼續征戰下去了。此時的曹操,無疑是沒打算稱帝的。

夏侯惇這個頭號馬仔,也知道曹操的意思,於是他便立即改了口風:

“宜先滅蜀,蜀亡則吳服,二方既定,然後遵舜禹之軌。”

反正意思就是:等曹操統一全國,再效仿堯舜禪位這樣也不遲。這個說法,倒是有幾分理由的。按照曹操上位的邏輯,他也只有平滅掉蜀國或吳國,又或是兩國都滅掉,才能完成最後的這一步“禪讓”。司馬昭後來篡位之時,便發動了一場滅蜀之戰。憑藉這次大勝,他如願完成了代魏的計劃。

為魏武帝辯誣:效仿周文王的曹操,主觀意願上並沒有打算稱帝

“堯舜禪讓”連環畫

但曹操和夏侯惇都清楚,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西蜀有蜀中關隘,東吳也有長江天塹,倘若他們有心據守,曹操斷然無法在短時間內拿下他們。

更何況,曹操不擅長拉鋸戰,更不喜歡勞財傷民的持久戰。倘若曹魏強勢出擊,只會令吳蜀聯盟攜手抗敵。到時苦的,還是全國百姓。

  • 03、曹操與北方士族的恩怨

還有一種主流的說法認為:曹操不稱帝的最大阻礙,其實是士族集團的排斥。因為曹操在位時期的各種舉措,都對士族集團產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但筆者卻認為,這種說法弄反了曹操打擊士族的邏輯關係。曹操當時的心理,應該是比較複雜的:他曾想過稱帝,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放棄。可曹操沒放棄的,是他對民生問題的看重。

曹操所有的為政舉措,都是朝著鞏固社會穩定的方向發展的,包括打擊士族集團的利益。

東漢末年的士族集團,擁有著強悍的經濟、政治與軍事力量。而正是因為他們佔據了社會中的絕大多數資源,才會導致社會愈發不平衡。

為魏武帝辯誣:效仿周文王的曹操,主觀意願上並沒有打算稱帝

諸葛亮效仿曹魏,曾在漢中推行屯田

對於經濟,曹操推行屯田,將原本屬於士族集團的土地收歸國有,並鼓勵百姓進行名民屯,還給予他們各種優厚的待遇與政策。

對於政治,曹操唯才是舉,打破士族集團的朋黨之風,使得不少寒門才子有機會進入仕途,為國家的興盛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對於軍事,曹操改革軍制,又設立相應都督,令其統調轄區內部的大小豪族。通過軍功的方式,逐漸削弱豪族私兵們的凝聚力。

對於作風,曹操提倡節儉,哪怕在臨死之前,都惦記著勤儉治國的理念,這顯然也是打擊士族集團生活驕奢又愛好攀比的作風。

從這些方面入手,不難發現曹操的本意,其實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不想要曹魏政權將來步入東漢王室的老路。而打壓士族集團,不過是曹操實現這一目的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因為在曹操看來,取得天下雖然要依靠士族;但真正阻礙社會進步與發展的,也同樣是這群人。

為魏武帝辯誣:效仿周文王的曹操,主觀意願上並沒有打算稱帝

魏晉名士代表竹林七賢

綜上,曹操不稱帝,絕非是害怕士族反撲;而他打壓士族,也是因為曹操已經跳出了時代的侷限性,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起點。因此稱曹操為一代雄主,再合適不過。

參考文獻:《三國志》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集解》盧弼、《後漢書》范曄

文:古老的小鹿 / 圖: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