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一篇國學經典《六韜》之文韜(二)盈虛篇

每天讀一篇國學經典《六韜》之文韜(二)盈虛篇

多讀書,讀好書,每日讀一篇古文經典:

《六韜》一般認為是姜太公所著。《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名望,呂氏,字子牙,也稱呂尚。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子牙。初事紂王,去隱北海,後歸周,為文王師。武王嗣位,以為司馬,號師尚父。既克商,封於齊,以侯爵就國。

《六韜》對前代的儒家、道家、法家也做了兼收幷蓄,儒家的民貴君輕,道家的清靜無為,法家的賞罰必信,都加以吸收和包羅。其中《文韜》論治國用人,《武韜》論用兵之道,《龍韜》論軍事編制,《虎韜》論特殊作戰、武器陣型,《豹韜》論戰術運用,《犬韜》論指揮訓練。

現在來看經典不但能夠從字裡行間穿越千年,與先賢一起領略中國歷史文化的底蘊,而且其中智慧還是可以學習借鑑,可以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多讀書,讀好書,每日和我一起讀一篇古文經典,豐富自己的智慧,享受古文之美。


每天讀一篇國學經典《六韜》之文韜(二)盈虛篇

《盈虛》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虛,一治一亂。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賢不肖不等乎?其天時變化自然乎?

太公曰: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聖,則國安而民治。禍福在君,不在天時。

文王曰:其治如何?

太公曰:帝堯王天下之時,金銀珠玉不飾,錦繡文綺不衣,奇怪珍異不視,玩好之器不寶,淫佚之樂不聽,宮垣屋宇不堊,甍桷椽楹不斫(zhuo),茅茨遍庭不剪。鹿裘禦寒,布衣掩形。糲粱之飯,藜藿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績之時,削心約志,從事乎無為。吏忠政奉法者,尊其位;廉潔愛人者,厚其祿。民有孝慈者,愛敬之;盡力農桑者,慰勉之。旌別淑德,表其門閭。平心正節,以法度禁邪偽。所憎者,有功必賞;所愛者,有罪必罰。存養天下鰥寡孤獨,賑贍禍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萬民富樂而無飢寒之色。百姓其君如日月,親其君如父母。

文王曰:大哉!賢君之德矣。


每天讀一篇國學經典《六韜》之文韜(二)盈虛篇

通篇譯文:

周文王問姜太公說:天下紛紛攘攘,時而興盛,時而衰敗,時而安定,時而動亂。這所以會這樣,是為什麼呢?是君主有賢明和不賢明之分嗎?還是因為天時和自然變化的規律呢?

姜太公說:君主不賢明的話,那麼國家就會危難,而百姓就會暴亂,君主賢明的話,國家就會盛世太平,老百姓也會生活安定。國家的福禍在於君主是不是賢明,而不在於天時自然的因素。

周文王說:有沒有古代賢明君主的事蹟給我講講?

姜太公說:從前堯帝在位治理天下的時候,他就是一位被後人稱為賢明的君主。

周文王說:那麼堯帝是怎樣治理天下的呢?

姜太公說:在堯帝治理天下的時候,他不用金銀珠寶做裝飾,從來不穿錦繡華麗的衣服,更不觀賞珍貴稀奇的東西,也不會珍藏古玩寶器,不去聽淫佚的音樂,不粉飾宮廷的牆壁,也不雕飾甍桷椽楹,不修剪庭院裡的雜草。冬天用鹿皮抵禦寒冷,夏天就穿著粗布衣服。吃著粗茶淡飯,喝著野菜湯。不會因為勞役或者兵役的原因,而耽誤農耕紡織的時間,消減自己的慾望,剋制自己的心志,順應自然變化治理天下。官員忠政嚴明奉公執法的,就加升他的官爵;廉潔愛民的官員,就增加他的俸祿。群眾中有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就愛護會和尊敬他;盡力從事農桑的,就盡力的去慰勞勉勵他。識別善良有美德的,表彰善良人家的門庭。內心公平,操守端正,用法治禁止奸邪詐偽。對自己討厭的人,他如果有功則一定要獎賞,對於自己喜愛的人,他如果犯罪了,也一定要加以懲罰。贍養天下孤寡的人,救濟因遭遇災禍而受損的家庭。至於堯帝自己,則生活儉樸,徵用的賦稅徭役很少,所以天下的百姓富足安樂,且沒有飢寒的面容。百姓愛戴他就像敬仰日月一樣,百姓親近他,就像親近自己的父母親一樣。

周文王說:真是偉大啊!這就是賢君的高尚品德。


每天讀一篇國學經典《六韜》之文韜(二)盈虛篇

讀後感,如何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很多事情的成敗 ,主要跟自己的作為和努力有關,不要把失敗和挫折歸咎到外界的原因。

提高自己的素養和學識,不過分注重外界的浮誇的裝飾,不過分追求物資上的享受,而是要修身養性,保持自己好的德行,用自己的德感召他人。

在工作的團隊中,要賞罰必信,賞罰分明,不能徇私枉法,不能因私廢公,只有紀律嚴明的團隊,才能有強大的執行力和向心力,有了這樣有凝聚力的團隊,才能更高效的做好工作。

團隊的建設,和良好的制度離不開,要想把紀律和制度執行下去,就要以身作則,就算是自己不太喜歡的人,只要是立功了,給團隊帶來效益了,就必須獎賞他;反之,就算是自己親近的人,在團隊中違反了紀律,並給團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那麼就要按照紀律懲罰他,這樣才能服眾,團隊成員才能凝聚,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與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