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識字 智慧讀書——寫在世界讀書日

原創文學,抄襲必究


糊塗識字 智慧讀書——寫在世界讀書日


一種情感,傾懷投入,熱衷與它,就不得舍離,比如讀書。俄國文學家高爾基形容讀書“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引許多讀書人同感。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稱呼——讀者。

好讀書,讀好書,書會越來越好讀。讀書讀到一定程度,人與書 的關係就好比一場轟轟烈烈的經典之戀,無怨無悔,不離不棄。

應該承認,當前,傳統意義上的讀者並不多,也就是捧書倚窗,從書墨裡嗅出雜陳味道的人。有的人乾脆不寫書了,不讀書了。有人笑談:書是寫給學生賺錢的。真正的書是寫給少數人看的。話雖說的尖刻。但不失為事實。

我為此悲哀過。相信和我一樣愛讀書的人也如此悲哀。但我最終能夠從時代對人們的行為(包括閱讀行為)的影響上找出原因——找出了原因,也就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堂而皇之地做一個讀書人,不至於“長太息以掩涕兮”,我會在冷靜的思索之後,決定自己是否讀書和如何讀書。

書的出現,在於文字流傳的需要,文字的出現,在於人們保存信息的需要。所以,書的最根本的職能就是承載信息。網絡信息,多媒體傳輸,還有大數據,人工智能對信息的傳遞其快捷,其高速,成功地挑戰了書籍。

但是書籍的命運又如何呢?,我相信,在社會生活中,不可沒有存在的可能。

電子書不能取代紙質書,有聲傳播媒體不能涵蓋所有的紙媒信息職能。取決於人們攝取信息的需要和最終目的,也決定著人們閱讀行為的最終結果。

你為了解一道難題或者瞭解一個信息點,你只要有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即可。假如你要是為了思考,為了思考有所感悟,對自己的生活和價值觀有所關照,那麼你還非得讀上那麼幾本好書不可。

讀書啟智,那麼讀書後的思考方能讓人既智且慧。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築自家安身立命之本,可以為家庭或所服務的團體甚至社會帶來利切實的利益。但是,深刻的思考,和思考後人生價值觀的確立以及體現,都要在一個人的良知良能中完美體現。實惠不等於智慧,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改變的命運是個人的還是少數人的或者是全人類的,說到底,依靠人的智慧。此之為讀書之所得一。

有人說,難道古今中外的那麼多功垂千秋偉大人物都是讀書成就的嗎?中國秦皇漢武,成吉思汗,古羅馬凱撒大帝,俄國的彼得大帝等。這些人,生逢其時,他們沒有讀書的機會或可能,但是他們的人生是經歷了從智而慧的同樣的歷程的。所以不悖我的讀書智慧的道理。

就個人而言,讀書是習慣、是愛好也是休閒。但是慢慢你會積累起豐富的人生經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可以代替行路,而行路必須讀書,尤其是哲學意義上的行路。在一個人的生命軌跡裡,如果沒有書籍裡智慧人生的浸潤和涵養的話,你的目光所見可能會短淺些,你的心底世界也不一定會強大自信。

比如說,你讀的教科書,必然是精挑細選的涵蓋上下幾千年人類文化文明之精華的,可我們讀它的時候並無所感,俗話說,人生識字糊塗始,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從牙牙學語到上學識字。你接受了不同級別的教育之後,你的知識閱歷奠定了一定基礎之後,方可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你讀的書本雜誌,要選精品優品。這種選擇可以有人指導,也可以自我感悟。結果如何,全在造化。就我個人半個世紀的讀書經驗,雖沒有成就豐功偉業,但自認為不失與智慧交通的能力。我會從好多書籍裡挑選到適合我的或者別人的書,也自以為這些書的信息涵蓋之正確和精美。此為讀好書之所得也。

讀書還要記住一句話:讀書是孤獨的智力活動。好多人一起讀書學習,交流,這是學校課堂,或者是書社詩社。真正的讀書是“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一個人細細品嚼,方得滋味,如果你為了消遣時光或者是排解心中的鬱結而選擇讀書的話,可以三五相邀共同交流,如此真的可紓解心事,令人心曠神怡起來。同時帶來的副產品可能是你會再次陷入到從前的精神困境裡去。識字從糊塗開始,讀書從孤獨開始,而寂寞是相伴一生的密友。

因為你從讀書開始,就是選擇了一條向上向前的路,路上有好多和你一樣的人,你的周圍世界和你有神奇的聯繫,可是你找不到一個人,和你共享這份有快樂又痛苦的體驗。你只有孤獨和寂寞。而孤獨和寂寞的你,反而是覺得幸福的一個,你會感謝上蒼的仁慈,帶著你走到了這裡。

作者 :田玉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著名網絡寫手,擅長古詩詞,現代詩歌散文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