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視角,基於"IP地址經濟學"看全球雲網絡基礎設施及市場發展

本文約4500字,閱讀時間約10分鐘。

換個視角,基於

前言

對於雲公司而言,IP地址使用狀況是一個觀察其客戶及業務發展的重要指標,儘管IPv6地址也已進入"商用"階段,但現階段絕大部分用戶仍然會使用雲公司的IPv4地址進行全球網絡連通和實現各類雲服務。對於IP地址,相信很多人並沒有刻意關注過。

1、您知道哪家雲服務提供商擁有最多的IPv4地址資源?

2、您知道單活躍IP地址營收最高的雲服務提供商是哪一家?

3、IP地址使用狀況與雲服務提供商是否"風馬牛都不相及"?

帶著幾個問題,下面我們就試著從"IP地址經濟學"的視角出發,看一下各家雲計算巨頭們(指Gartner IaaS領域Top4,即AWS、Azure、GCP及阿里雲)IPv4地址的家底,並換個角度來觀察雲計算巨頭們網絡基礎設施及市場發展的情況。

在進入正文之前先了解幾個信息:

1、 全球IPv4地址資源基本耗盡,如非特殊情況,新IP地址申請均分配IPv6地址。

2、 目前單IP v4地址交易價格有報出20~30美金,部分組織或機構仍存有大小不等的IP地址段可供市場交易,如日本wide機構近期計劃放出1468萬個IPv4地址(43/8地址段的87.5%),預計市場交易價格有望下降,業內電信運營商、互聯網公司或雲服務提供商將爭搶上述資源。

3、 全球各國IPv4地址數量嚴重不均衡,美國約11.5億(佔所有可分配地址數的1/4),其中美國三大雲計算提供商更是擁有1.2億IPv4地址("富可敵國",德國IPv4地址數量約為1.1億)。

以下正文的分析均為個人觀點,僅為技術層面探討,如有偏差,歡迎指正。

文中涉及IP相關基礎數據來源於IPIP(天特信公司)官網發佈的《全球雲服務提供商2019年1H IP地址分析報告》及統計,特此致謝,下文不再逐一標明。

IPv4地址申請及交易:新申請基本停滯,市場交易價格隨行就市

目前IANA五大區域互聯網註冊機構(RIR)均已表示IPv4地址基本分配殆盡,相應新的大宗IPv4地址申請已經停滯(少量地址如/23等申請則視各RIR儲備池及回收地址情況進行分配,優先考慮新成員)。

換個視角,基於

目前全球主要國家擁有的IPv4及IPv6地址數量如下圖,其中IPv4地址:美國約11.5億,中國約3.46億。

換個視角,基於

由於全球互聯網發展及IPv4資源分配存在極端不均衡的狀況,為此在各RIR基本停止IPv4地址分配後,受到市場需求及經濟利益驅動,很多公司及機構(早期免費或低廉價格獲得大段地址)開始對外交易其擁有的IPv4地址資源,同區域與自身IPv4地址及路由策略匹配度高的IPv4地址價格相對較高,跨區域、大段的IPv4地址價格彈性較大。

按照經濟學原理稀缺資源在市場上終究會"搶先者得"和 "高價者得",為此IPv4地址單價從免費逐步漲到0.5美元、1美元、10美元、20美元甚至更高都屬於市場行為,在IPv6尚未成為全球主流網絡及應用形態之前的窗口期(樂觀估計5-10年)內,IPv4地址將成為戰略資源,相應IPv4地址市場隨著若干機構大宗地址的拋出會迎來新一輪的交易熱潮,具體價格也會隨行就市。

IPv4註冊及活躍地址數量:側面觀察雲巨頭髮展策略

IP地址作為雲服務提供商的戰略資源,儘管全球各區域IPv4地址分配機構早在2012年就陸續停止了新IPv4地址的分配,但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用戶IPv4地址需求,雲服務提供商各顯神通,通過本地/跨區域IPv4地址交易、IPv4地址優化使用等各種途徑實現IPv4地址的開源節流。

由於雲公司地址消耗量巨大,一般多由其獨立向ARIN、APNIC等地區IP地址分配組織直接申請分配,或者在市場與第三方完成地址交易後在地址分配組織再註冊。

截止2019年6月底,AWS以7524萬註冊IPv4地址位列全球第一, Azure、阿里雲及GCP分別擁有3814萬、1552萬、887萬註冊IP v4地址。

換個視角,基於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從2017年開始AWS就大量儲備IPv4地址(2017 1H-2019 1H,兩年間增量高達4406萬,除了AWS的戰略眼光外,可能原因或是大量申請IPv4地址、存在大宗低價IP地址交易等),Azure、阿里雲及GCP兩年間的IPv4地址增量則分別為1489萬、551萬、785萬。

此外,四家公司活躍IP地址佔比差異較大,AWS由於其成功的地址儲備策略,活躍地址佔註冊IP的比例降至14.93%,為後續業務進一步擴張留足了空間;而GCP的活躍地址佔註冊IP的比例仍然高達41%(較2017 1H下降了21.2%),某種程度說明GCP業務發展迅猛(活躍IP數量大幅從63萬攀升至367萬),也有可能GCP已將客戶及業務地址更多遷移至IPv6,故不怎麼關注IPv4地址的資源存量?(有待後續觀察)

換個視角,基於

如果能進一步獲得並細化分析各家IP註冊及活躍地址歸屬地域的情況,或許能更清晰研判相應雲網絡基礎設施部署重點及優勢地域。

IPv4活躍地址使用狀況:研判雲巨頭客戶業務發展態勢及優勢地域

某種程度上不同維度的活躍IP地址佔比可以觀察雲服務提供商相應客戶業務發展態勢、方向及市場地位等。

一、各雲巨頭相應活躍IP分地域佔比

AWS:活躍IP區域分佈大多在美國、 歐洲地區, 其中美國活躍用戶佔比54.06%, 愛爾蘭佔8.44%,日本佔7.69%;AWS在中國地區和東南亞地區活躍用戶佔比不到1%。

Azure:活躍IP區域分佈大多在美國、 歐洲地區, 其中美國活躍用戶佔比48.15%, 荷蘭佔18.79%,愛爾蘭佔7.81%;中國香港地區活躍用戶佔比2.59%,中國內地無活躍用戶,東南亞新加坡地區佔3.91%,南亞印度地區佔1.83%。

GCP:活躍IP區域分佈大多在北美、 歐洲地區, 其中美國活躍用戶佔比58.83%, 比利時佔10.44%, 中國臺灣佔6.18%, 中國香港佔1.79%,新加坡佔1.91%。

阿里雲:活躍IP區域分佈大多在中國地區(北京、 浙江、 廣東、 上海、 香港、 山東等),中國總佔比超過80%;美國和新加坡分別佔1.99%和1.57%;在歐洲無佔比。

注:佔比計算公式=本公司各地域IP活躍地址數量/本公司IP活躍地址數量之和。

分析及小結:

各雲巨頭相應活躍IP分地域佔比數據能夠很清晰發現AWS、Azure及GCP客戶及業務規模多分佈在歐美國家,而阿里雲則集中在中國。

同時可以發現很有趣的現象:上述活躍地址的地域分佈與各大雲巨頭雲網絡基礎設施(Region及AZ)全球部署情況成正相關(但並非線性相關):

AWS在美洲和歐洲深耕重點區域(美國和愛爾蘭)穩紮穩打,並將Region逐步擴展至歐洲及亞太國家(日本);Azure以美國和荷蘭為重點,覆蓋地域最為廣泛;GCP Follow其全球廣域網+10萬公里海纜資源,以美國、比利時、中國臺灣等地域為重點;阿里雲儘管完成了全球佈局,但核心基礎設施能力仍聚焦在中國為中心輻射的亞太區域。

注:具體全球雲網絡巨頭網絡基礎設施部署可參見本人在今日頭條發表的《被谷歌雲反超,2019年阿里雲跌出全球雲計算Top3,還能超越AWS嗎》文中章節5 "對標:基礎設施各有千秋"相應內容。

各雲巨頭相應活躍IP分地域佔比反映了客戶及雲業務規模集中區域,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印證相應雲網絡基礎設施部署重點地域。

二、各主要地域雲巨頭活躍IP市場佔比

美國、中國及東南亞雲市場集中度非常高,Top3雲公司活躍IP地址數量佔比超過90%,其中AWS在美國、歐洲及東南亞市場活躍IP比例明顯領先於其它競爭對手,阿里雲只在中國市場活躍IP佔比領先。

注:以上佔比計算公式=本公司特定市場地域IP活躍地址數量/特定市場地域總IP活躍地址數量。

如果將各家營收佔比與活躍IP佔比放在一起審視的話,可以發現:一般而言,活躍IP佔比高的雲巨頭相應市場營收佔比也高,但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外:Azure活躍IP佔比僅為8.5%,但其市場應收佔比卻達到了16.9%。

注1:營收數據源自Canalys 發佈的全球雲計算基礎設施調研報告(2019年12月底)

注2:活躍IP數據源自天特信發佈的《全球雲服務提供商2019年1H IP地址分析報告》推算。

分析及小結:

在美國、東南亞市場AWS、Azure及GCP穩穩佔據了市場寡頭地位;歐洲市場儘管市場集中度略低(Top3活躍IP市場佔比約80%),但AWS、Azure及GCP三家佔比之和也超過60%,說明歐洲雲計算服務市場呈現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供給格局,其它雲服務提供商仍有一定的市場空間;而在中國限於監管政策等影響,目前全球Top3雲巨頭只有一家AWS有存在感,而阿里雲活躍IP佔比高達62%(IaaS市場份額約佔46%)。

這些數據與各家業務市場實際基本吻合,各主要地域雲巨頭活躍IP市場佔比基本印證了雲公司在此地域的市場地位。

單活躍IPv4地址對應營收: Azure一馬當先,AWS不及其一半

回到上面那個有趣的例外繼續探究下去,個人將這兩年來的營收數據將活躍IP地址數量進一步關聯分析,得到以下表格:

分析及小結:

從單活躍IPv4地址對應營收的角度,兩年來Azure持續位列第一(儘管2019年較2018年數據有所下降),是排名第二的AWS的2+倍,說明Azure單IP客單效益最好;而GCP則是一個例外,其單活躍IP對應營收大幅下降(從2018年的0.52下降至2019年的0.17),是否可能這兩年GCP發力面向市場吸引了大量開發者及初創公司,使得IP地址消耗大幅上升(從2018年的63萬攀升至367萬)的同時業務營收並未同步增長;阿里雲的單活躍IP對應營收相對較為穩定,說明其地址消耗與營收增長基本保持同步。

綜上,同時考慮到營收及市場份額等因素,可以試著推出以下2點結論:

1、 單活躍IPv4地址對應營收高的雲服務提供商在營收及市場份額方面表現更佳(AWS及Azure營收及市場份額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二);

2、 單活躍IPv4地址對應營收高的雲服務提供商能夠以更少的IP地址資源投入拿到更高的雲服務營收,可持續運營及發展能力更強。

各雲巨頭需要關注單活躍IPv4地址對應營收的變化情況,結合活躍IPv4地址使用數量、營收增長等因素,分析背後的影響因子,儘量使得單活躍IPv4地址對應營收達到業內較好的水準,以較少的IP地址等資源消耗獲取可持續的良好業務增長。

總結

上面說了那麼多,本文也只是嘗試用"IP地址經濟學"最為簡單的方法論來觀察和分析IP地址背後的雲服務提供商發展態勢及市場表現,當然IP地址數據的挖掘分析還能助力業界各方(特別是雲服務商)在雲網絡基礎設施、互聯網應用等領域的雲網優化及體驗提升等。

相信如有更細化的IP地址分析數據加持經濟學統計分析能力後,或許能為業界諮詢機構評估各家雲服務提供商提供全新視角,幫助類似Gartner等諮詢機構魔力象限等分析報告更加接地氣、更加符合雲市場商業實踐。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純IPv6客戶及業務逐步廣泛普及,本文中涉及的分析方法需要將IPv6因素納入分析模型,綜合判斷相應的結論是否有新的變化。

換個視角,基於

歡迎關注頭條號"甌帆遠影"。

歡迎留言、轉發。

原創文章若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同意,並標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換個視角,基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