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知”,就沒有自信

到底是誰在“自信”與“自負”之間畫下了不可逾越的邊界?又是什麼“度”區分了所謂“適度”與“過度”?

古話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日常生活中我們常以“明智”二字用來讚美頭腦清醒、舉止得體的人。而人們將“明”放在“智”之前雖可能是一時無心之作,卻似乎包含了一種奇妙的直覺和天然的邏輯:不明,何以能智?看不清楚、看不真切,何以能想得明白、想得透徹?因此要達到“智”,必先要“明”。

何以明?——“自知者明”!

沒有“自知”,就沒有自信

我們前面提到的“自信”也好,“自負”也好,有一個相通之處:相信自己。而它們兩者的不同之處恰在於:是否“自知”?是否自明?也就是,對自己有無清醒的認識?

換言之,“自信者”首先當是自知者——冷靜地看清自己的能力,公正地評判自己的水平,包括自我之所長、自我之所短,然後相信自己能揚長避短、取長補短;“自負者”則相反,往往是不自知者——看不清自己的真實水準,掂不出自己幾斤幾兩,所以無法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於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盲目地相信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由此可見,“自信者”與“自負者”的本質差別就在於——“自知”。古話又說: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竟然被祖先前輩們視為“高貴”之事,可見不是什麼唾手可得的易事。那麼,“自知”究竟貴在哪裡,又難在何處?一個自信的人應當自知些什麼?或者說,一個自負者與真正的自信者相比,他的“不自知”到底體現在哪裡?他不自知些什麼?如果我們找到了這個答案,或許也就能順藤摸瓜,發現“自信”的秘訣。

沒有“自知”,就沒有自信

“自知”,無可厚非,就是要“知我”。那麼一個真正自信的人應當要“自知”些什麼?首先,當然是“知我所能”——我的專長、我的優勢、我的強項。自知了這些,才能擺脫自卑,建立起初步的“自信”。

但單單是“知我所能”,看到自己力所能及之事、過人之處,卻不知“我所不能”,看不到自己力所不能及之境、不可企及之人,就會變得故步自封、妄自尊大,真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久而久之,錯把自己當神。一個人一旦成了“神”,就意味著“與天齊高”“逍遙法外”,這就是典型的“無法無天”。眼中無法,意識上也就關閉了理性,心內無天,精神上也就拋棄了敬畏。喪失理智則近乎瘋狂,無所敬畏則難逃自我毀滅。“上帝要誰亡,必先使其狂。”這正是“自負者”的癥結所在——不夠全面、不夠完整的“自知”——知我所能,卻不知我所不能,進而誤以為自我無所不能。肉體凡胎,註定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不正是因為沒人能真正做到無所不能嗎?

沒有“自知”,就沒有自信

自負,說到底,往往是井底之蛙無知而盲目的自欺欺人。更何況,人與人的愛好、志趣、理想各不相同,一個人如果能專心致志於自己情有獨鍾之事,盡其力、顯其能,已是很大的幸運、非常的幸福,又有什麼必要追求事事皆通、無所不能呢?

多多關注,持續為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