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渡荊門送別》一詩探究青年李白背後“自信”的源泉

李白是我國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著“詩仙”的美譽。據考證,李白出生於碎葉城(今中亞吉爾吉斯斯坦國境內),也就是傳統的西域那邊。大約在李白五歲的時候,李白的父親帶著他從西域沿著河西走廊來到隴南,然後沿岷江而下,最後駐足在綿州昌隆縣青蓮鄉(今四川省江油市)。

從《渡荊門送別》一詩探究青年李白背後“自信”的源泉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青年時期的李白離開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蜀中,告別親戚朋友、父老鄉親,第一次出遠門遊歷見見世面,乘船沿著長江行進,經巴渝,出三峽,途經楚國故地荊門山(今湖北省宜昌市),李白產生了一些感慨,寫下了這首五律詩《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本詩的大意是:我乘船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高山漸漸消失,曠野慢慢展開,江水躍入一望無際的平野。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飛在空中的明鏡,雲氣勃鬱,在大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一般。但我還是更不捨故鄉的滔滔江水,江水一路陪伴送我行舟萬里。

這首詩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但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李白寫作的重點,他的重點其實是用這首詩表現自己的豪邁自信之情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是這一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荊門山的地形可能大家不太瞭解,它是長江出三峽進入江漢平原的咽喉要衝,經過這裡就從崢嶸突兀的江岸峭壁進入了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帶。

從《渡荊門送別》一詩探究青年李白背後“自信”的源泉

荊門山水域

李白辭鄉遠遊,經過這裡心境必然豁然開朗,這樣描寫就是要暗示自己將在未來的廣闊天地裡大有可為。

其次,“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故鄉是哪裡?是蜀中(今天的四川),詩歌的表現形式是蜀中的江水把自己送到這裡,其實就是暗示蜀中人民,家鄉父老在歡送自己啊。可李白當時是一個什麼身份呢?他時年24歲,雖然自己的才華已在當地已小有名氣,但畢竟是一介布衣,又不是將要赴任的地方大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他孤身一人帶著一個行李箱租了個小船,走到哪算哪的一名資深自駕遊愛好者。在李白的心裡,迎接他的必將是前途無量甚至封候拜將,他就像一名出征奧運會的國家隊員,父老鄉親又怎能不為我歡呼雀躍當我背後的啦啦隊呢?所以呢,送我那是應該的。

從《渡荊門送別》一詩探究青年李白背後“自信”的源泉

自信的李白

講到這裡,大家會有疑問,李白究竟自信在哪裡啊?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給您娓娓道來。

眾所周知,唐朝是我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黃金時期,大家可以想一想為什麼是唐朝而不是別的朝代?這是因為唐朝的經濟十分發達,這就為文化的發展打下了穩固的物質基礎,而詩歌正是唐朝文化的主要代表形式。這也就是李白的自信來源之一,用古人的話說就是“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用現在人的話說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很難想象在一個人們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大家有精力去寫詩,肯定首先想的是填飽肚子。

所以,李白的自信首先來源於歷史背景的助力

李白誕生於公元701年,此時“武媚娘”正在位;李白五歲那年,唐中宗復位,此後政治風雲變幻莫測,在李白十三歲那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開啟了唐代中期著名的“開元盛世”。杜甫在《憶昔》中提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這段時期政治清明,官員選拔也更看重人的品德和才幹,而不是看重其背景。此外,唐玄宗還不拘泥於科舉成績,詔命五品以上官吏可直接向朝廷舉薦賢才。我想,這樣的歷史背景一定會讓李白感覺自己生逢其時。

第二,李白的家庭環境助力

大家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李白作為“詩仙”可能出身於書香門第,然而李白的父親李客卻是一個商人。其實唐朝商人的地位並不高,處於傳統的“士農工商”的末位,不被統治階層所重視。雖然社會地位低,但並不意味著生活貧困,相反,李客商人的身份給李白創造了一個非常優越的生活環境,從小不缺吃不缺穿,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寫道:“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也就是說李白不看重錢財,好施捨,一年居然能散出去三十萬,用現在的話說李白就是一個“富二代”。有這樣的家庭環境,李白自然不用像漢代的丞相匡衡一樣,白天給人打工掙錢買書,晚上鑿壁偷光地看書。李白脫口成詩的功力同樣來自於少年時期的苦讀,但是苦讀苦讀你得有錢買書啊,這點李白的毫不費力完全得益於家庭的支持。

第三,也是李白自信最重要的根源,那就是年少時的苦讀與自身強大學習能力的加成。

李白曾自己說:“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也就是說五歲就能讀天干地支,十歲就看遍諸子百家著作了。說實話即便李白的浪漫主義情懷有誇張的成分,這也真不是一般孩子能做到的,必定來自於少年時的刻苦用功。傳說中“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即便出自杜撰,也大抵是由他刻苦用功而產生的。還有一點可以反推這個結論,李白自從25歲《渡荊門送別》以後,一生都在漂泊居無定所,現存的記載多是他與朋友飲酒對詩,並且從現代人經驗的角度看,一個人在成年以後很難有整塊的時間進行學習,那李白詩詞的造詣必然來自於其少年時的積累。李白在19歲那年來到成都想要投奔新上任的益州長史蘇頲,於是將自己得意的《明堂賦》《大獵賦》和其他一些詩歌獻給蘇頲,期待讓他看中自己的佳作代為宣稱揚名。據李白事後回憶,當時蘇頲見了他的文章之後,公開誇獎李白:“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車之骨。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也。”也就是說,在李白不到20歲的年齡,他的文采已經獲得讚揚並小有名氣了,這不得不說是他自身強大學習能力的體現。

第四,李白的在政治領域的深度學習也是他自信的來源。

李白在十七八歲時曾經拜師於岷山的一個隱士趙蕤,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隱士,他“博學韜衿,長於經世”,並且“任俠有氣,善為縱橫學”,因此聞名於當世。唐玄宗多次徵召,他都辭而不就,過著隱居的生活。他最著名的著作《長短經》是一部涵蓋文韜武略的謀略全書,為歷代有政績的帝王將相所共悉,被尊奉為小《資治通鑑》。從書中內容可以想象李白在拜師趙蕤學藝期間,必是將改變國家社會前途的士大夫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這也為他日後在一些重要場合下發揮機智、從容應對奠定良好的基礎,這種過人的風采也一定是他自信的來源。

以上結合時代背景和李白少年時的經歷總結了李白自信的四點根源。我想李白的自信與普通人的自信最不同的一點就是他百折不撓的氣質,這種氣質讓李白即使在政治生涯鬱郁不得志時依然放蕩不羈地寫下千古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在自己被流放時依然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無論李白處境如何,他從沒有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反而以此來激勵自己,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從《渡荊門送別》一詩探究青年李白背後“自信”的源泉

對文史類感興趣的讀者,請關注我的頭條號“龍貓會寫字”,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我會持續輸出自己的原創寫作,謝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