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好朋友如好茶,淡而不澀,似水長流。

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其實,我們並不是失去了朋友,而是歲月教會了我們,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用梁實秋先生的那句話說: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大風多大雨,我去接你。”

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01

最好的朋友

絕不是“萬人之友”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別人當成了朋友,別人並沒拿你當朋友。”

當年,芮成鋼把自己與各界名流的合影上傳於社交網絡,並自稱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前國務卿基辛格、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等一大批世界名流,都是“鐵桿老朋友”。

以至於,每年舉辦的達沃斯經濟論壇,被網友們調侃為,這是“芮成鋼和他老朋友們的聚會”。

然而,2014年,芮成鋼鋃鐺入獄之時,那些昔日“老友”卻無一人伸出援助之手。

亞里士多德說過的一句話:“對誰都是朋友,實質對誰都不是朋友。”

前段時間去參加一個活動。散會後,看到不少人手裡拿著整盒的名片,見人就發。

他們機械地介紹自己,迅速地遞出名片,要求對方加微信,然後轉身換下一個。

僅僅只為了認識而認識,純靠網絡維繫著“友誼”,這樣交來的朋友和網友又有什麼區別呢?

西塞羅曾在《論友誼》中寫道:

“友誼是出於一種本性的衝動,而不是出於一種求助的願望;

出自一種心靈的傾向,而不是出自對於可能獲得的物質上的好處的一種精細的計算。”

那些司空見慣地把誰都稱作“朋友”的人,實際上,僅見過一次面,聊過兩句話而已。

甚至是,他們從未謀面,隔著手機屏幕,就自以為誰都是“朋友”。

其實,不過是收納了一堆網友頭像罷了,談何朋友?

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02

最好的朋友

未必是朋友圈最活躍的人

王朔說:“交朋友還是酒肉朋友比較好,酒肉在,朋友在。”

這話的意思不在“酒肉”。而是說,比起囉囉嗦嗦地打字,膩膩歪歪地語音,直接見面的三兩小聚,更能彰顯友誼的深厚程度。

“至今最難忘的一件事,是幾年前我從深圳到惠州的一次朋友聚會上,當時大家聊得興頭正濃,突然有個朋友提議,不如等來年,還是這個時間,這個地方,大家再聚一次。

在場的朋友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掏出一個記事本,立馬寫下:與XXX,相約於XXX,計劃於XXX赴約。”

一年後,所有人如約而至。

有句話說得好,你的人生,最好的朋友都已參與其中。

希臘哲學家德謨克里特說過:“很多顯得像朋友的人其實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倒並不顯得像朋友。”

簡單來說,最好的朋友,並不一定是在你朋友圈裡點贊最多、評論最勤的人。

相反,最好的朋友,反倒是你一句約見,立馬就會飛蛾撲火,再忙也要擠出時間見面的那些人。

剛過去的10月,我和一個老友見了不下4次,平均一週一會。前提是,我們還不在同一個城市,兩地相隔起碼160多公里。

上次聚後之後,我在朋友圈寫道:“朋友大概就是,縱使光陰荏苒,天各一方,雖看起來不常聯繫,但只一聲牽掛,隨時虛位,以待相聚。”

信息一經發出,很快收穫了很多點贊與評論,唯獨沒有這個老友的。但我並不詫異。

因為好朋友之間,不會因為彼此沒有了微信而長期不聯絡,感情變淡。

因為真正的朋友,不會僅僅相會朋友圈裡,而在朋友圈之外。

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03

最好的朋友

是肯花時間與你面對面的人

當我們愈發地迷戀社交平臺,輕鬆地能與地球另外一邊的人溝通時,我們能明顯的感覺到,心與心的距離其實是越來越遠了。

之前有部韓劇《請回答1988》,創下了韓國有線電視自1995年來的最高收視紀錄。

其中,關於父母之間的友誼,有這麼幾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

故事一開始,就是衚衕裡連排住的五個家庭,讓孩子們把自家炒的菜送來送去,結果每家餐桌上原本零星的幾道菜,最後變成了滿滿的一桌菜;

德善的媽媽因家裡缺錢,與狗煥的媽媽聊半天也沒好意思開口借錢,誰料卻在狗煥的媽媽送來的菜籃子裡看到夾著錢的小信封;

在阿澤的爸爸受傷時,一個人住院沒人照顧,另外幾個家人二話沒說,主動輪流照顧。

在那個連手機和互聯網都還沒有盛行的年代裡,這部電視劇無疑刻畫出了上一輩父母之間情深的友誼。

有人說:“世上最奢侈的朋友,是肯花時間與你面對面談心,共享時光的人。”

這話我深信不疑。因為誰的時間都是寶貴的,把時間分給了你,意味著把自己的世界也分給了你。

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John Cacioppo教授,曾經做過一項研究,針對線上、線下各種社交方式進行分析,結果表明:

線下互動比例越高的人,越不容易感到孤獨;

線下互動比例越低的人,孤獨感則越強。

這足以說明,在社交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人性與人情最真實一面終歸是來自於線下的生活。

人的問題,始終要靠人來解決。依靠網絡,僅能消解片刻的虛無。只有人與人互相交流,相互陪伴,才能打磨出生命的弧度。

我們最具人性、最通人情的一面,往往只有在好朋友面前,才會無保留地顯露出來。

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04

如果不能常見

我也想知道你是否一切安好

之前幾個朋友聚在一起聊到一個很有共鳴的話題:“你們最討厭朋友圈中的哪些人?”

A:“自拍發九張的啊。嘴唇往左一撅是一張,嘴唇向右一嘟又是一張,明明都是差不多的照片。還要發文字說明:“你若安好,就是晴天。”

B:“嗯!還有曬孩子的。一點開,小視頻發了一連串,還寫著:紀念寶寶會笑了。我的天!這種事也要紀念?”

C:“可不是。我還討厭每天轉各種心靈雞湯的。朋友圈翻過去一看,好像畢業論文的文件夾。”

“沒錯!還有那種天天發砍價活動,徵集點讚的,就算她不群發給我讓我幫忙我都覺得LOW,拉低我朋友圈檔次。”代購我都可以忍,人家畢竟是工作。但是一天吃飯必須曬出來的,真是夠了。來我告訴你,這種人如果哪天他沒發,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吃的是昨天的剩飯啊。還有發不轉不是中國人的。這些常識你必須知道的。十大高几率得癌症可能性的。天吶,我們朋友圈竟然都是這樣的人,他們是在一個品味培訓班培訓過嗎?

我倒不太認同、也許是大家都還太年輕,滿身尖銳,實在沒什麼可挑剔都要挑剔到朋友圈上去。要覺得,有些實在反感手動屏蔽就是了,明明自己可以規避的問題,幹嘛要讓自己討厭朋友圈。

像我們小時候:“爸媽給買了新衣服,你是不是滿心歡喜,連跑帶跳的穿出去,繞著整個院子的轉,希望人家鄰居誇你好看,咧著嘴笑”。“你拿比賽得第一,你爸媽會不會逢人便聊上兩句,講你知道爭氣,比賽得了獎”。“你有什麼好的書,你是不是總願意拉著其他孩子的手回家,給他們講,這本是格列佛遊記,那本是小王子。還要拿出來一頁一頁指給人家看,有插圖,有拼音,很好讀”。“就連家裡做了好吃的,你吃完都要出去說一句,我家裡今天做了好吃的。”

那個年代沒有朋友圈,可有鄰居,有共同生活的大院。彼此在生活中不也是在分享嗎?如今你能叫的出來你樓上的名字,還是能夠隨便去樓下吃一頓晚飯?你有什麼想要分享的喜悅,能隔著幾個小時的車程跑去分享給好朋友看,然後再坐地鐵給另一位朋友看嗎?

曾經的大院不就是現在的朋友圈?能接受大院?為什麼不能接受朋友圈的九張照片?

我記得前年的一次同學聚會。我一面期待著和老同學見見面,一面又猶豫大家太久沒見不知道會不會生疏很多,帶著一份尷尬去參加了。

而同班的女孩剛見面就熱情的和我說:“上週你朋友圈發的文章說的真好。我熬夜看完簡直要哭瞎了。”一瞬間,天南海北許久未見的顧慮一泯煙消雲散了,就著那本書的故事情節,我們聊了好半天。

後來我一個同學到時,我負責去接她。講真的上學那會兒,倒是很親密。可畢業以後,我們聯絡不多。不過是逢年過節拜個年,會互相和家人帶句好的頻率。她出機場時,風很大,她蜷了蜷肩膀連忙跑上車,嗲嗔的說:“怎麼這麼冷啊!”我瞥了她一眼,“你都知道自己感冒啦。還穿這麼少,嘚瑟吧!把外套繫上,風大。”

脫口而出的瞬間,我恍然意識到:“我會知道她感冒是因為昨天刷到她抱怨頭痛流鼻涕的朋友圈啊!”我還在下面留言,告訴她來的時候多穿一點,天氣有點涼。她還回復了一個抱抱。

那場聚會絲毫沒有任何生疏感,彼此許久未見,可實際上在朋友圈裡卻天天見面。

你能毫無聲息,不用寒暄的通過朋友圈瞭解一個人的生活是一件多幸福的事。你能有個地方,絲毫不費力氣和熟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

你也有那種朋友吧,彼此曾經親密無間,如今許久不見,彼此沒了交集,身處於不同的圈子,但想起曾經的美好時,依舊忍不住要掛念和唏噓一番。你在想她的時候,可以去翻翻他的朋友圈,看看他過得好不好,又不用時常聯絡,避免說兩句話以後不知道下一句應該講些什麼,不好嗎?

你也會有喜歡的人吧,你因為已經分開或者從未在一起甚至他根本就不知道你喜歡他,而沒辦法瞭解他的生活,他的世界,你沒理由沒資格跑去問他,你在嗎?你幹嘛去啦?可你默默地翻著他的朋友圈你就會發現,他昨天去打了球,前天在加班,他夜裡一點還沒睡,真巧,你也是。

你也會有敬仰的前輩或者無意之中加了哪個大神一樣的人物吧,可是你根本不敢和他說話,也不會和他閒聊,你崇拜他,崇拜他的生活,如果他沒有朋友圈,你如何窺探啊!你想知道他每天工作多久,分享了什麼乾貨,參加了什麼會麼?只有朋友圈才能讓你更瞭解他啊。

我無論加了誰,第一反應都是去翻他的朋友圈,對於一個陌生人很大一部分的性格,在朋友圈會體現的淋漓盡致。

所以,何必要用滿滿的惡意去指責別人的朋友圈,多好啊,你還在我的朋友圈,我點開時不是一條小橫線,不管我是喜歡你,還是崇拜你,敬畏你,我還能知道你的近況,瞭解你的信息。而又可以不必去打擾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