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战“疫”时刻·武汉】李丽华

李丽华,女,武强县医院内科护士长,2020年2月9日作为衡水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赶赴武汉,进入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参加救援工作,3月18日胜利完成任务返衡。

【讲述‖我的战“疫”时刻·武汉】李丽华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本该喜庆的春节蒙上了阴霾,武汉封城,医疗人员告急。恐惧、担心、无助情绪笼罩下的武汉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从国家派出第一批医务人员起,做为一名护士的我早就做好了出征武汉的准备,并主动请缨,自愿前往最危险最困难的一线。


2月9日,我带着武强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及全县人民的嘱托出征武汉,于10日零点10分顺利抵达武汉。当目睹昔日繁华喧嚣的大都市变得死一般的静默,下意识觉察到武汉的疫情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严重,这也让我在今后的培训及实战中更加的谨慎。

【讲述‖我的战“疫”时刻·武汉】李丽华


工作地点是武汉江岸方舱医院,2月12日开始收治首批病人,经过短暂而紧张的培训,我于2月14日凌晨2:30入舱。在这之前,为了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工作,再三思量下我把留了一年才长起来的长发含泪剃光了。虽然前期对未知的困难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穿脱隔离衣防护服也练习了很多次,可真到了实战,仍是紧张的很。穿好防护服后,同组队员之间会查看是否有暴露,入舱前院感专员还要一个个查看后才可由医务人员专用通道逐一进入。随着入舱时间的延长,密不通风的防护服、满是雾水的护目镜让我身体出现了头晕,浑身出虚汗等不适,胃里翻江倒海,想吐,努力平息,反复深呼吸,终把涌到嗓子眼的东西又咽回去,不能吐啊,防护物资短缺,一旦污染必须出舱,出舱就回不来了。


我去了病人洗漱和上卫生间的通道,这个地方能呼吸到冷空气,快速降温致头晕和呕吐症状好一些,又进行工作。就这样,难受了出去,好点就回来,反复了好多次,最终坚持下来。接下来的入舱状态随着经验的增多和充足的准备,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讲述‖我的战“疫”时刻·武汉】李丽华


为了减少不适感,每次入舱前,我开始服些药。当然偶尔也有其它状况,如口罩勒的耳朵疼,护目镜勒的头疼,鼻梁颧骨处出现的压伤等。在这时,脱下防护服后的各种丑痕、压痕成了最美的印记。方舱工作是采用6小时轮班制,每天提前一个半小时酒店门口会有班车接我们上班,路程大概半小时,留下充足的时间穿戴检查防护装备。进入方舱后首先要做好交接班,然后巡视责任病区。这里虽然收治的是轻症患者,但700多名患者加上医务人员、公安干警、保洁人员等,工作量其实很大,事情琐碎繁杂,很多时候一个人要管四十多名病人。我们要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测量生命体征,口服药品发放,血液核酸标本采集,除了常规的医疗服务还要顾及生活起居方面,按时发放饭菜营养补给,生活用品,更重要的是安抚患者的情绪,给病人宣泄的通道,人性化的服务在方舱医院体现的淋漓尽致。

【讲述‖我的战“疫”时刻·武汉】李丽华


为了缓解气氛,调动情绪,愉悦心情,我们这些护理人员也是煞费苦心的。和我一个班次的安平县28岁小妹妹孙帅帅,活泼好动,朝气蓬勃,也感染着舱内的病人。我们不会跳舞,但我们可以做广播体操,我们不会唱歌,但我们会用温柔的话语开导、安抚、倾听。制造气氛,我们找来公安干警的扬声器,一手扶着小音响,一套广播体操下来防护服下已经汗流浃背,胳膊酸疼的不住打颤。帅帅则充当摄影师,将病人们的欢快定格。虽然累可看着一张张笑脸,什么都值了。为了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我们做到了事无巨细、不遗余力,尤其是开展医护人员+患者结对帮扶活动,我们把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的东西带进舱内分发给病人,为了给病人一条绳子,可以剪掉一条裤子,有时怨自己言语上的拙笨,能力上的有限,怨自己能为病人做的太少了。

【讲述‖我的战“疫”时刻·武汉】李丽华


病毒无情人有情。方舱医院的医患关系类似于亲人,相互理解与信任。方舱里的医患,在我们看来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见面打招呼都是“加油,我们都能平安回家”,听到最多的是“要保护好自己,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支援武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方舱医院里很多和我一样的逆行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在疫情面前负重前行,逆向而行,尽职尽责,成为生命的守护神。英雄的武汉人民也给着医务工作者热情、鼓舞及肯定,最欣慰的莫过于来自一个叫张姨的嘱咐“闺女,你坐下歇歇,不要再说了再喊了,看到你们穿着防护服忙前跑后,我心疼”。再简单不过的暖心之语,一个个肯定的手势却成为我工作的强劲动力。


驻地酒店内,无论多晚门口总有专人为我们做消杀,大堂保温柜里总有热腾腾的盒饭和热汤。在爱心加油站里备有各种零售和饮料,厨师们考虑到南北差异,缓解我们思乡之情,特学习制作当地美食。“国际三八妇女节”精心准备蛋糕礼盒,安排包饺子厨艺。有人说我们是“最美逆行者”,他们就是“最美伴行者”。还有我们医疗队的后勤保障人员,多少个深夜还在为我们的物资而忙碌,只要我们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还有,我们家乡的各级领导、同事的关怀与厚爱成为我们在武汉奋战的力量源泉。

【讲述‖我的战“疫”时刻·武汉】李丽华


3月8日,我们迎来了武汉江岸方舱医院休舱的日子,这里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的目标。这代表着我们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休舱仪式冒雨进行,现场欢呼雀跃。一路走来,我们共同经历了28天与病毒的战斗,战友之间收获了非同一般的感情,我们所在医疗队和方舱医院均获得国家级先进荣誉。


3月17日,是我们在武汉的最后一天,还在隔离点的患者战友们得知我们明日便要离汉,委托志愿者为我们购买了本地草莓,还制作了锦旗表示感谢,使每个人都热泪盈眶。草莓真的很甜,武汉人民的这份情谊更是甜蜜,感激与不舍充满心间。


3月18日,我们河北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共575人,在圆满完成支援医疗救治任务后进行离汉返程。武汉城市和人民给予了我们最高礼遇的送别,警车开道护送前往机场,市民们在机场高喊“感谢河北,中国加油”为我们医疗队送行,手拿限量版纪念登机牌平安返程。正定机场用最高礼遇“过水门”迎接队员回家。省、市委领导亲自迎接,高度重视和关心我们,做足了后期支持和保障工作,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党委政府与家乡人民的关怀和温暖。

【讲述‖我的战“疫”时刻·武汉】李丽华


去时,还是寒风凛冽。归来,已是春暖花开。过去的38天,苦过累过笑过也哭过,留下太多工作瞬间和感人的回忆。


武汉一战,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坚强、伟大和担当。每一场灾难,都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让这片土地上的干部、群众、医护、警察等各色各样的人凝聚团结在一起,都变成一种人:中国人。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在这场疫情战中,怀揣着感恩的心,感恩医者、志愿者、记者、日夜坚守的社区干部、保障物资供应的劳动者……他们用执着坚守,坚强乐观,义无反顾,诠释着敬业,责任和担当。还有那些共产党员,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冲锋在前,勇于奉献,敢于牺牲,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和光荣,虽然我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今后我会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入党。


战役有我,不负韶华。经过这次疫情,就是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生活的历练,每天都被身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感动着,激励着。经过这次逆行,今后的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努力工作,去回馈身边的每一个人。


讲述人:李丽华

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