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5歲的孩子都認識好幾十個字了,我家還沒教過;這都要上小學了,還不識字,以後學習會不會跟不上?您是否也有這種焦慮:到底該不該教3~6歲的孩子識字、寫字呢?
文|劉曉曄 首都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副教授
編輯|方簾
家長對孩子識字的3個誤解
“不教認字絕對不行!幼兒園現在都不教識字,我家老大就沒學,結果上了小學,上來就是課文,全是字,我們那個急啊!老二現在3歲,必須得教了。”這是彤彤媽媽正在分享帶娃經驗,積極遊說朋友及早教孩子識字。
其實這並非是個別家長的焦慮,但這種焦慮往往源於誤解。
誤解1.幼兒園階段不識字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我國幼兒教育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其中明確指出“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但同時表示“用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的方式讓幼兒過早識字不符合其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所以,幼兒教育階段並非 “反對識字”,只是反對以不恰當的方式識字以及過早識字。
誤解2.不識字就沒法閱讀
如果讀過一些自己不熟悉領域的專業書就會有感覺:每個字都認識,可讀不懂!所以,識字並不等於閱讀能力強。反之,隨便拿起家裡一本沒讀過的圖畫書,把文字全部遮住,嘗試著讀一讀, 看看自己能讀懂多少?有沒有感覺非常燒腦呢? 所以幼兒的圖畫閱讀並不簡單,它正在幫助孩子建立關鍵線索、細節、前後聯繫、感知篇章結構等基本閱讀能力,是文字閱讀的基礎。基礎不打好, 即便認識很多字,閱讀能力的大廈也建不牢。
誤解3.要儘早讓孩子寫字
“ε”“阝令”您見過這樣的字嗎?孩子明明照著字頭寫的,怎麼還會寫錯,不少家長認為是孩子不認真。但實際上,這是過早寫字造成的。孩子要到六七歲以後才能基本建立對字符空間位置的辨別能力,所以過早寫字的孩子經常會出現筆順不正確、漢字間架結構錯誤等問題。而且,幼兒手部的精細動作控制能力弱,無法很好地握筆,所以很多提早寫字的孩子入小學後往往都面臨著漫長的握筆和筆順糾正過程,這就是欲速則不達。
對孩子讀和寫教育的幾點建議
01
利用圖畫書閱讀和日常生活,讓孩子無壓力地識字
大量閱讀的孩子會結合圖畫和父母的講述,認識“小紅”“大熊”“生 日”“火車”等常見字。生活中的商鋪招牌、廣告、飯店菜譜及火車站、飛機場的文字和符號標誌也都是讓孩子識字的好機會。
02
自制一些識字玩具,幫助孩子感知字形和結構
可以在硬紙板上挖出一個漢字或者數字的字形,讓孩子拿著筆沿著輪廓 “書寫”。也可以用黏性好的膠水在紙上寫出一個字,然後在表面撒上小米或者細沙,做成漢字砂紙,讓孩子通過觸摸感知字形。
03
通過穿珠子、摺紙、塗塗畫畫鍛鍊手部精細動作
幼兒階段並非不能書寫,只是漢字所要求的書寫精度過高,並不適宜。可以選擇適合幼兒的畫畫、用橡皮泥捏字等活動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幼兒園裡常見的穿珠子、係扣子、摺紙、剪紙、畫畫這些活動都可以鍛鍊小手的靈活性,為書寫做準備,家中也可以借鑑。
文章內容來源 | 《父母必讀》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