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說話”的能力,是一個人知識積累、思想水平、工作歷練、人生感悟的綜合反映。對領導幹部而言,“話風”如同“文風”,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領導幹部的個人素養和領導水平,體現著宣傳、組織和落實工作的能力。具備良好的傳媒素養更是一種必備的修養,是提高執政能力不可或缺的現實要求。


疫情期間,有這樣一群“脫稿”幹部,衝上熱搜,引來粉絲無數:


天津的“福爾摩斯”

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穎深入現場以身涉險,調查詢問刨根問底,分析研判抽絲剝繭,連續作戰兵不解甲。豐富的一線經歷,嚴謹的專業素養,頑強的戰鬥精神,使她成為新聞發佈會上被大眾熟識的“福爾摩斯”。在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她對寶坻區某百貨大樓內部5例確診病例的先後發病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全程脫稿,邏輯清晰,釋疑解惑,廣受好評。

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每一次新聞發佈會,張穎都要從公眾的角度出發,確定哪些是需要傳遞的有效信息,怎麼講才能讓大家聽得懂,記得住,做得到位。“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出現的時候,百姓更關注‘我有沒有危險’‘如何避免危險’‘我應該怎麼做才不被傳染’。所以,我們需要從整個流調信息中抽出百姓關注的內容,告訴大家危險就在你身邊,哪些平時經常做的動作、日常的活動會造成疾病的傳播。”

講得明白還要大家聽得進去,張穎強調:“聽完我的講解,大家格外關注病例去過哪兒,然後結合自己去過哪兒,對自己的健康做一個評估和監測。如果有人意識到危險,主動意識到‘不行,我必須要隔離’,這就達到了提醒的效果。”

“我們有很強的專業基礎,有法律賦予的責任和義務,發佈會上讓我們專業人員以技術官員的身份做發佈,能夠保證發佈內容的專業性和可操作性,百姓非常認可。”張穎表示。


溫州的“脫稿市長”

在央視的訪談節目中,面對白巖松對疫情情況的提問,溫州市長姚高員全程脫稿、從容應對、條理清晰、數據明確,充分展示了“不打官腔”的良好形象,圈粉無數。

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姚高員對那些核心問題的回應中,有幾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心中有“數”。採訪時,無論是溫州在武漢的經商人數還是外地返溫人數;無論是床位數、醫生數、醫護用品量,還是幹部處理情況,他都脫口給出了頗為詳實的數據。有效的數據是行動的基礎,作為主政官員有必要熟稔於心。

第二,務實不居功。沒有在“高度重視”“緊急部署”等套話上打轉,而是披露了很多幹貨。像他在對話中透露的,協調溫州商會去動員武漢經商者不返溫,針對20.5萬桌年夜飯取消的情況瞭解餐飲企業和民眾反饋,還有針對老人等特殊群體有網格員對接、服務,都有條理也有溫度。

第三,留出提前量。針對大眾尤為關心的醫療資源問題,他回應溫州市全市已有10家定點醫院、1474張床位、510名醫護人員用於新冠肺炎病人的專門診療。而對可能出現的擴散問題,溫州還準備了第二個梯隊的1100名醫護人員隨時待命投入戰鬥。這種對“最壞情況”的提前準備、做好預案,或許就是網友所說的“心中有底”。

疫情當前,大局掌控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等,無疑都是各級官員應有的基本素養。而與疫情相關的數據,屬地領導應熟記於心,作為指導行動的指針。

所謂“脫稿受訪”,脫的是“套路”,要求領導幹部在受訪前做好充足的準備,紮實於日常工作,精通於業務流程,免於“一問三不知”的專業危機;脫的是“懈怠”,要求領導幹部認真工作在平時,挺身而出在危時,全面掌握做了哪些事、將要做哪些事,免於“我不太清楚”的責任危機;脫的是“畏手畏腳”,要求領導幹部敢說話、敢幹事,免於“裹足不前”的領導力危機。

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然而,疫情中,受訪領導幹部全程念稿、答非所問甚至一問三不知的情況也屢屢出現。

“一問三不知”的黃岡唐主任已被大眾熟知,而疫情暴發初期湖北省政府召開的一次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也廣為詬病。特殊時期,地方主政官員回答外界極為關心的湖北口罩數量問題,出現三次口誤。要靠“遞紙條”才能說出口罩產能,甚至照著紙條念,也能唸錯,令公眾高度質疑湖北政府的領導力和公信力。

對於某些領導幹部來說,受訪念稿是一種最穩妥、最保險的方式。然而,這看似滴水不漏、無懈可擊的做法,也許是領導幹部底氣不足,日常工作不紮實,或關鍵時刻不敢發聲的一種體現。

在重大考驗面前措手不及、束手無策,駕馭不了局勢,展現不了作為。說到底,還是能力不足使然。能力平庸者,對疫情反應遲鈍、判斷失誤、應對不力、處處被動,甚至面對媒體“離開稿子說不成話”。

相反,一些幹部在各種場合接受採訪,都表現得定力十足、出類拔萃,像馳援武漢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張文宏,思路敏捷,底數清晰,作風乾練,專業過硬,他說的話讓人聽了“毛孔舒爽”,老百姓能不對其服氣、能不給其點贊嗎?

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張文宏曾對“喊停記者提問”一事進行講述,他說:自己不願意回答,是因為他一般拒絕跟大家直接討論具體的細胞類型,這種話老百姓聽不懂,沒必要把這個展現在公眾面前,因為不應該講大家聽不懂的語言。

疫情當前,張文宏何以能夠展示如此“硬核”形象併為公眾認可甚至追捧?對於領導幹部在公眾面前怎樣說話有何啟示?

張文宏“金句頻出”的背後,首先是過硬的專業素質,這是他的“底氣”。領導幹部面對各種採訪、提問、質疑,如何避免緊張、慌亂,做到從容、大氣,有理有據,對答如流?這需要平時加強實際鍛鍊,對所承擔的業務、工作職責要爛熟於心,如數家珍,不能言不及義,一問三不知。

為什麼很多網友表示“就愛聽張文宏說話”?因為他說話接地氣,從老百姓的立場出發。領導幹部說話,應該不打官腔,不說模稜兩可或模糊的詞語,如“無可奉告”“交有關部門”“適當時候”“條件成熟時”“逐步解決”等。對問題切忌“三無”回答:“無解決時間”“無具體責任”“無明確態度”;對於群體事件,不要輕易說“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不明真相的群眾”之類的話。

對現代媒體,領導幹部不一定“引領時尚”,但要“跟上腳步”。特別是對於網絡上的信息,要有敏感性。對流行語、網絡熱詞,可以不說不用,但不能不知不懂,否則無法同年輕人和網友對話。詞語的變化是社會變化的晴雨表,從中可以獲得不少有益的啟示。


領導幹部說話的最高境界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為此就要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不斷拓展自身的胸懷、氣度和視野,不斷充實和豐富各方面的知識。

領導幹部說話,體現的不僅僅是個人的能力素質,還關係到對黨的理論的認識、理解和運用,關係到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和領導藝術,關係到黨和國家每一項政策的貫徹落實,關係到黨的領導的方方面面。

因此,對於領導幹部說話,除了語言表達的一般要求外,還要力求準確、鮮明和生動,更要注重政治性、政策性和藝術性。從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角度來說,還要講紀律性,通過恰當的語言表達,實現工作的目標。

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脫稿vs念稿,領導幹部的“底氣”比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