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说话”的能力,是一个人知识积累、思想水平、工作历练、人生感悟的综合反映。对领导干部而言,“话风”如同“文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领导干部的个人素养和领导水平,体现着宣传、组织和落实工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传媒素养更是一种必备的修养,是提高执政能力不可或缺的现实要求。


疫情期间,有这样一群“脱稿”干部,冲上热搜,引来粉丝无数:


天津的“福尔摩斯”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深入现场以身涉险,调查询问刨根问底,分析研判抽丝剥茧,连续作战兵不解甲。丰富的一线经历,严谨的专业素养,顽强的战斗精神,使她成为新闻发布会上被大众熟识的“福尔摩斯”。在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她对宝坻区某百货大楼内部5例确诊病例的先后发病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全程脱稿,逻辑清晰,释疑解惑,广受好评。

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每一次新闻发布会,张颖都要从公众的角度出发,确定哪些是需要传递的有效信息,怎么讲才能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做得到位。“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的时候,百姓更关注‘我有没有危险’‘如何避免危险’‘我应该怎么做才不被传染’。所以,我们需要从整个流调信息中抽出百姓关注的内容,告诉大家危险就在你身边,哪些平时经常做的动作、日常的活动会造成疾病的传播。”

讲得明白还要大家听得进去,张颖强调:“听完我的讲解,大家格外关注病例去过哪儿,然后结合自己去过哪儿,对自己的健康做一个评估和监测。如果有人意识到危险,主动意识到‘不行,我必须要隔离’,这就达到了提醒的效果。”

“我们有很强的专业基础,有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发布会上让我们专业人员以技术官员的身份做发布,能够保证发布内容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百姓非常认可。”张颖表示。


温州的“脱稿市长”

在央视的访谈节目中,面对白岩松对疫情情况的提问,温州市长姚高员全程脱稿、从容应对、条理清晰、数据明确,充分展示了“不打官腔”的良好形象,圈粉无数。

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姚高员对那些核心问题的回应中,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心中有“数”。采访时,无论是温州在武汉的经商人数还是外地返温人数;无论是床位数、医生数、医护用品量,还是干部处理情况,他都脱口给出了颇为详实的数据。有效的数据是行动的基础,作为主政官员有必要熟稔于心。

第二,务实不居功。没有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等套话上打转,而是披露了很多干货。像他在对话中透露的,协调温州商会去动员武汉经商者不返温,针对20.5万桌年夜饭取消的情况了解餐饮企业和民众反馈,还有针对老人等特殊群体有网格员对接、服务,都有条理也有温度。

第三,留出提前量。针对大众尤为关心的医疗资源问题,他回应温州市全市已有10家定点医院、1474张床位、510名医护人员用于新冠肺炎病人的专门诊疗。而对可能出现的扩散问题,温州还准备了第二个梯队的1100名医护人员随时待命投入战斗。这种对“最坏情况”的提前准备、做好预案,或许就是网友所说的“心中有底”。

疫情当前,大局掌控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无疑都是各级官员应有的基本素养。而与疫情相关的数据,属地领导应熟记于心,作为指导行动的指针。

所谓“脱稿受访”,脱的是“套路”,要求领导干部在受访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扎实于日常工作,精通于业务流程,免于“一问三不知”的专业危机;脱的是“懈怠”,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工作在平时,挺身而出在危时,全面掌握做了哪些事、将要做哪些事,免于“我不太清楚”的责任危机;脱的是“畏手畏脚”,要求领导干部敢说话、敢干事,免于“裹足不前”的领导力危机。

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然而,疫情中,受访领导干部全程念稿、答非所问甚至一问三不知的情况也屡屡出现。

“一问三不知”的黄冈唐主任已被大众熟知,而疫情暴发初期湖北省政府召开的一次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也广为诟病。特殊时期,地方主政官员回答外界极为关心的湖北口罩数量问题,出现三次口误。要靠“递纸条”才能说出口罩产能,甚至照着纸条念,也能念错,令公众高度质疑湖北政府的领导力和公信力。

对于某些领导干部来说,受访念稿是一种最稳妥、最保险的方式。然而,这看似滴水不漏、无懈可击的做法,也许是领导干部底气不足,日常工作不扎实,或关键时刻不敢发声的一种体现。

在重大考验面前措手不及、束手无策,驾驭不了局势,展现不了作为。说到底,还是能力不足使然。能力平庸者,对疫情反应迟钝、判断失误、应对不力、处处被动,甚至面对媒体“离开稿子说不成话”。

相反,一些干部在各种场合接受采访,都表现得定力十足、出类拔萃,像驰援武汉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张文宏,思路敏捷,底数清晰,作风干练,专业过硬,他说的话让人听了“毛孔舒爽”,老百姓能不对其服气、能不给其点赞吗?

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张文宏曾对“喊停记者提问”一事进行讲述,他说:自己不愿意回答,是因为他一般拒绝跟大家直接讨论具体的细胞类型,这种话老百姓听不懂,没必要把这个展现在公众面前,因为不应该讲大家听不懂的语言。

疫情当前,张文宏何以能够展示如此“硬核”形象并为公众认可甚至追捧?对于领导干部在公众面前怎样说话有何启示?

张文宏“金句频出”的背后,首先是过硬的专业素质,这是他的“底气”。领导干部面对各种采访、提问、质疑,如何避免紧张、慌乱,做到从容、大气,有理有据,对答如流?这需要平时加强实际锻炼,对所承担的业务、工作职责要烂熟于心,如数家珍,不能言不及义,一问三不知。

为什么很多网友表示“就爱听张文宏说话”?因为他说话接地气,从老百姓的立场出发。领导干部说话,应该不打官腔,不说模棱两可或模糊的词语,如“无可奉告”“交有关部门”“适当时候”“条件成熟时”“逐步解决”等。对问题切忌“三无”回答:“无解决时间”“无具体责任”“无明确态度”;对于群体事件,不要轻易说“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不明真相的群众”之类的话。

对现代媒体,领导干部不一定“引领时尚”,但要“跟上脚步”。特别是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要有敏感性。对流行语、网络热词,可以不说不用,但不能不知不懂,否则无法同年轻人和网友对话。词语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从中可以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


领导干部说话的最高境界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为此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不断拓展自身的胸怀、气度和视野,不断充实和丰富各方面的知识。

领导干部说话,体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素质,还关系到对党的理论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关系到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和领导艺术,关系到党和国家每一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的领导的方方面面。

因此,对于领导干部说话,除了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外,还要力求准确、鲜明和生动,更要注重政治性、政策性和艺术性。从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角度来说,还要讲纪律性,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实现工作的目标。

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脱稿vs念稿,领导干部的“底气”比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