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初中學歷,確有150項革新8000萬元效益,他是社會中流砥柱

不管什麼時代,勞動者都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還應該是那些不僅貢獻汗水還貢獻智慧的人。150項革新,給國家帶來8000萬元效益,這就是一個工人的成就。

他就是感動中國人物---孔祥瑞

僅有初中學歷,確有150項革新8000萬元效益,他是社會中流砥柱

孔祥瑞男,1955年出生。1984年12月入黨。原天津港中煤華能煤碼頭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隊黨支部書記、隊長。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他先後榮獲兩屆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全國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當代工人,要有知識、有技能,才能有力量。”這是原天津港中煤華能碼頭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隊黨支部書記、隊長孔祥瑞的肺腑感言,“改革開放為勞動者提供了學習的平臺,使我能夠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成長進步!”作為人們熟知的全國勞動模範,在天津港生產一線工作了40年的孔祥瑞始終憑著執著的鑽研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崗位為課堂,以實踐為教材,勤奮學習,矢志創新,從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港口工人成長為一名知識型產業工人、“藍領專家”。他組織實施的技術創新、技改技革項目200多個,獲得國家專利16個,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過億元。常有人問他是什麼力量支撐他完成那麼多的創新項目,他只淡淡地說:“雖然我只是一名工人,但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知識的力量最強大。知識改變命運,勞動創造光榮!”

僅有初中學歷,確有150項革新8000萬元效益,他是社會中流砥柱


“可以沒有文憑,不能沒有知識”

作為天津港新一代的門機司機,孔祥瑞深知門機設備是保障港口生產、提高裝卸效率的關鍵環節。改革開放後,天津港的貨物吞吐量飛速增長。那時,壓船是常事。剛當上值班隊長的孔祥瑞眼看著門機出故障,心裡著急。為此,他下決心把維修技術拿下,開始把所有門機的基本性能和技術參數背下來,爛熟於心,並每天對設備運行狀況作記錄,發現問題隨時向專業維修人員討教。就這樣,他成為隊裡第一個操作、維修的多面手。2001年,孔祥瑞所帶的操作隊承擔著裝卸2500萬噸貨物的任務。設備還是這些設備,人還是這些人,可任務量增加了近30%。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孔祥瑞總覺得門機還有潛力可挖。他站在門機下面看,爬上船近距離觀察門機抓鬥的動作,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他發現:抓鬥放料時,起升動作間有短暫的停滯。用秒錶一掐,16秒左右。把這個作業空當利用起來,不就能提高效率嘛!於是孔祥瑞組織技術骨幹集體攻關,把抓鬥起升、閉合控制點合二為一,並將主令控制器手柄移動軌跡由“十”字形豐富成“星”形,在抓鬥打開和提升的兩個軌跡之間增加一個新軌跡,用一個指令同時完成兩個動作,成功地擠出了15.8秒。這樣,每臺門機平均每天多幹480噸,全年完成生產任務2717萬噸,超過預定指標,當年為公司創效1600萬元。在長期工作實踐中,孔祥瑞總結出了一套“專學專用”的學習方法,就是所學知識必須跟生產需要和實際操作聯繫起來。專學是學跟設備有關的力學、機械原理、液壓、電工學、材料等方面的知識。專用是學到的東西可以全部用於日常的工作。他發現這種學法收穫很大,一是學得快二是用得上,而且學的時間越長,不僅所學的知識系統了,而且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了。他常說,在實踐中學習是工人成才的重要途徑。邊幹邊學,勤于思考,學以致用,就能把“死”知識變成“活”知識,把“活知識”變成真本事。

僅有初中學歷,確有150項革新8000萬元效益,他是社會中流砥柱


只要不滿足,一定要創造;只要去追求,一定會卓越!”

2003年,孔祥瑞被調到煤碼頭公司擔任操作隊隊長。上任第一天,公司領導就把價值8億元人民幣的進口系統聯動設備交給了他。孔祥瑞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整天圍著這套設備轉,寫出了《安全生產十必須》,確保它正常運轉。光守著這套洋設備算不上真本事,把系統設備吃透的孔祥瑞還帶領全隊職工進行技術創新,提出了“三必改”原則——影響生產的必改、存在隱患的必改、不便檢查保養的必改,先後發現並改進了火車掛鉤、耐磨襯板等方面存在的50多處缺陷。2010年,煤碼頭公司為彌補散貨取料機作業品種單一的缺陷,開發了小皮帶機配煤工藝。但該工藝存在著配煤皮帶可能與取料機發生碰撞,造成取料機癱瘓的隱患。孔祥瑞帶領隊裡的骨幹成立了攻關小組,經過多種實驗最終決定在取料機走行門架的四個角加裝防碰拉線,從而避免碰撞事故發生。該裝置結構簡單,實用有效。這項技術在港口大型機械走行防碰中都可以應用,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現代港口設備更新換代加快。他常說:“只要肯鑽研就一定有收穫;只要能熟練就一定能精通;只要不滿足就一定要創造;只要去追求就一定會卓越!”他不僅自己堅持不懈學習,還以打造學習型團隊、培養複合型技術人才為己任。他舉辦“員工講堂”,開展崗位練兵。他組織員工輪流講解遇到的技術難題、解決方法,大家互動點評。如今,所有在崗的員工都給大家講過課,不僅交流了技術,更拓寬了思路。孔祥瑞還主編了全國港口第一本《系統設備故障維修技術指南》,將日常保養和維修的442項做法加以總結歸納,供一線工人操作使用。“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優秀的團隊。”自2006年10月孔祥瑞操作隊成立以來,孔祥瑞帶領他的團隊完成技術創新200餘項,“電纜捲筒防出槽、脫落保護裝置”“大型散貨取料機走行防碰保護裝置”“大型散貨專用機械走行出軌報警保護裝置”“皮帶機滾筒防竄軸報警裝置”等10項技術革新項目獲得國家專利。2012年五月,天津港又成立了孔祥瑞勞模創新工作室,由勞動模範領銜承擔技術改造任務、負責技術難題攻關,培養後備技術力量,推動職工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目前,他們已確定年度培訓計劃19項、技改技革項目29項。


僅有初中學歷,確有150項革新8000萬元效益,他是社會中流砥柱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不僅要時時處處起到先鋒示範作用,更要在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孔祥瑞家住市區,離港口40多公里。只要單位有事,他接到電話就奔赴單位。一次,正在外地出差的孔祥瑞得知設備發生故障,他以最快速度回到單位,與搶修小組一干就是兩天,直至排除故障後才回家。由於長年在碼頭一線工作,孔祥瑞患有嚴重的滑膜炎,雙腿經常疼痛。他經常是吃完藥馬上又奔赴現場。2011年夏天,孔祥瑞因腰椎間盤突出住院,此時正值生產最繁忙的時候。他不顧領導和同事的勸告,病情稍微好轉就堅持出院,忍著腰痛回到隊裡繼續工作。在孔祥瑞帶動下,全隊員工創出了單班作業量突破10萬噸、7月裝船量突破288萬噸的生產歷史記錄。在他擔任黨支部書記、隊長的那些年間,他非常注重每個員工的發展和成長,把“發展港口、成就個人”的企業文化理念灌輸給每一名員工,他還實施“五必談、六必訪”工作機制和“暖心”工程,無論工作多忙,他都要抽時間與班組長及一線員工交流思想,並利用業餘時間走遍每一個職工家庭,溫暖每一名員工,在隊裡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在全國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中,孔祥瑞操作隊與“鐵人”王進喜曾帶過的隊伍——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結成共建對子,圍繞“學勞模精神、比時代作為、創一流業績,學先進管理、比組織建設、創科學發展,學企業文化、比團結協作、創和諧穩定”的主線,開展了跨地區、跨行業先進單位間的互動交流活動。“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優秀的團隊。”這些年來,孔祥瑞操作隊先後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天津市“五個好企業黨組織”等市部級以上榮譽16項,維修班QC小組連續三年獲得“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稱號,隊內湧現出市、部級勞模2人,多名同志成為全國和天津市技術能手,已成為天津港一支響噹噹的模範隊伍

僅有初中學歷的工人孔祥瑞有著“藍領專家”的美譽。2001年,他主持創新“門機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門機每一次作業可節省時間15.8秒,當年創效1600萬元;2003年,他主持的“門座式起重機中心集電器”技改項目,被授予國家級實用型發明專利。

所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任何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都可以幹出來不平凡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