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初中学历,确有150项革新8000万元效益,他是社会中流砥柱

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150项革新,给国家带来8000万元效益,这就是一个工人的成就。

他就是感动中国人物---孔祥瑞

仅有初中学历,确有150项革新8000万元效益,他是社会中流砥柱

孔祥瑞男,1955年出生。1984年12月入党。原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他先后荣获两届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当代工人,要有知识、有技能,才能有力量。”这是原天津港中煤华能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孔祥瑞的肺腑感言,“改革开放为劳动者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使我能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作为人们熟知的全国劳动模范,在天津港生产一线工作了40年的孔祥瑞始终凭着执着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勤奋学习,矢志创新,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港口工人成长为一名知识型产业工人、“蓝领专家”。他组织实施的技术创新、技改技革项目200多个,获得国家专利16个,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过亿元。常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完成那么多的创新项目,他只淡淡地说:“虽然我只是一名工人,但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最强大。知识改变命运,劳动创造光荣!”

仅有初中学历,确有150项革新8000万元效益,他是社会中流砥柱


“可以没有文凭,不能没有知识”

作为天津港新一代的门机司机,孔祥瑞深知门机设备是保障港口生产、提高装卸效率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后,天津港的货物吞吐量飞速增长。那时,压船是常事。刚当上值班队长的孔祥瑞眼看着门机出故障,心里着急。为此,他下决心把维修技术拿下,开始把所有门机的基本性能和技术参数背下来,烂熟于心,并每天对设备运行状况作记录,发现问题随时向专业维修人员讨教。就这样,他成为队里第一个操作、维修的多面手。2001年,孔祥瑞所带的操作队承担着装卸2500万吨货物的任务。设备还是这些设备,人还是这些人,可任务量增加了近30%。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孔祥瑞总觉得门机还有潜力可挖。他站在门机下面看,爬上船近距离观察门机抓斗的动作,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抓斗放料时,起升动作间有短暂的停滞。用秒表一掐,16秒左右。把这个作业空当利用起来,不就能提高效率嘛!于是孔祥瑞组织技术骨干集体攻关,把抓斗起升、闭合控制点合二为一,并将主令控制器手柄移动轨迹由“十”字形丰富成“星”形,在抓斗打开和提升的两个轨迹之间增加一个新轨迹,用一个指令同时完成两个动作,成功地挤出了15.8秒。这样,每台门机平均每天多干480吨,全年完成生产任务2717万吨,超过预定指标,当年为公司创效1600万元。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孔祥瑞总结出了一套“专学专用”的学习方法,就是所学知识必须跟生产需要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专学是学跟设备有关的力学、机械原理、液压、电工学、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专用是学到的东西可以全部用于日常的工作。他发现这种学法收获很大,一是学得快二是用得上,而且学的时间越长,不仅所学的知识系统了,而且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了。他常说,在实践中学习是工人成才的重要途径。边干边学,勤于思考,学以致用,就能把“死”知识变成“活”知识,把“活知识”变成真本事。

仅有初中学历,确有150项革新8000万元效益,他是社会中流砥柱


只要不满足,一定要创造;只要去追求,一定会卓越!”

2003年,孔祥瑞被调到煤码头公司担任操作队队长。上任第一天,公司领导就把价值8亿元人民币的进口系统联动设备交给了他。孔祥瑞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整天围着这套设备转,写出了《安全生产十必须》,确保它正常运转。光守着这套洋设备算不上真本事,把系统设备吃透的孔祥瑞还带领全队职工进行技术创新,提出了“三必改”原则——影响生产的必改、存在隐患的必改、不便检查保养的必改,先后发现并改进了火车挂钩、耐磨衬板等方面存在的50多处缺陷。2010年,煤码头公司为弥补散货取料机作业品种单一的缺陷,开发了小皮带机配煤工艺。但该工艺存在着配煤皮带可能与取料机发生碰撞,造成取料机瘫痪的隐患。孔祥瑞带领队里的骨干成立了攻关小组,经过多种实验最终决定在取料机走行门架的四个角加装防碰拉线,从而避免碰撞事故发生。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有效。这项技术在港口大型机械走行防碰中都可以应用,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现代港口设备更新换代加快。他常说:“只要肯钻研就一定有收获;只要能熟练就一定能精通;只要不满足就一定要创造;只要去追求就一定会卓越!”他不仅自己坚持不懈学习,还以打造学习型团队、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为己任。他举办“员工讲堂”,开展岗位练兵。他组织员工轮流讲解遇到的技术难题、解决方法,大家互动点评。如今,所有在岗的员工都给大家讲过课,不仅交流了技术,更拓宽了思路。孔祥瑞还主编了全国港口第一本《系统设备故障维修技术指南》,将日常保养和维修的442项做法加以总结归纳,供一线工人操作使用。“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自2006年10月孔祥瑞操作队成立以来,孔祥瑞带领他的团队完成技术创新200余项,“电缆卷筒防出槽、脱落保护装置”“大型散货取料机走行防碰保护装置”“大型散货专用机械走行出轨报警保护装置”“皮带机滚筒防窜轴报警装置”等10项技术革新项目获得国家专利。2012年五月,天津港又成立了孔祥瑞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劳动模范领衔承担技术改造任务、负责技术难题攻关,培养后备技术力量,推动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目前,他们已确定年度培训计划19项、技改技革项目29项。


仅有初中学历,确有150项革新8000万元效益,他是社会中流砥柱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时时处处起到先锋示范作用,更要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孔祥瑞家住市区,离港口40多公里。只要单位有事,他接到电话就奔赴单位。一次,正在外地出差的孔祥瑞得知设备发生故障,他以最快速度回到单位,与抢修小组一干就是两天,直至排除故障后才回家。由于长年在码头一线工作,孔祥瑞患有严重的滑膜炎,双腿经常疼痛。他经常是吃完药马上又奔赴现场。2011年夏天,孔祥瑞因腰椎间盘突出住院,此时正值生产最繁忙的时候。他不顾领导和同事的劝告,病情稍微好转就坚持出院,忍着腰痛回到队里继续工作。在孔祥瑞带动下,全队员工创出了单班作业量突破10万吨、7月装船量突破288万吨的生产历史记录。在他担任党支部书记、队长的那些年间,他非常注重每个员工的发展和成长,把“发展港口、成就个人”的企业文化理念灌输给每一名员工,他还实施“五必谈、六必访”工作机制和“暖心”工程,无论工作多忙,他都要抽时间与班组长及一线员工交流思想,并利用业余时间走遍每一个职工家庭,温暖每一名员工,在队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在全国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孔祥瑞操作队与“铁人”王进喜曾带过的队伍——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结成共建对子,围绕“学劳模精神、比时代作为、创一流业绩,学先进管理、比组织建设、创科学发展,学企业文化、比团结协作、创和谐稳定”的主线,开展了跨地区、跨行业先进单位间的互动交流活动。“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这些年来,孔祥瑞操作队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天津市“五个好企业党组织”等市部级以上荣誉16项,维修班QC小组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队内涌现出市、部级劳模2人,多名同志成为全国和天津市技术能手,已成为天津港一支响当当的模范队伍

仅有初中学历的工人孔祥瑞有着“蓝领专家”的美誉。2001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当年创效1600万元;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被授予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

所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都可以干出来不平凡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