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基本逻辑(上)

中央银行的基本逻辑(上)

威尔罗杰斯曾经把火、车轮还有中央银行看成人类最重要的三项发明。

在美国,中央银行是美联储;在日本,中央银行是日本银行,在中国,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它们的名称不同,但是运作机制有共同点。

在标准的模型中,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利率的调整则影响经济。

中央银行的基本逻辑(上)

欧美央行的目标通常比较单一和明确,我国央行的目标看起来比较含混。比如英格兰银行的目标就是保持稳定的低通货膨胀,我国央行的目标不仅是低的通货膨胀率,还有低的失业率、快速的增长、稳定的金融市场、稳定的汇率等等。直觉上,这既和传统文化有关,也和经济体制有关

和《银行的基本逻辑》一样,我们也用资产负债表来模拟央行到底是怎样影响利率的?

首先,一个最简单的央行资产负债表长这样:

中央银行的基本逻辑(上)

所有居民、企业和银行手中持有的现金,都记作央行的负债;这些现金从哪里来呢?印钞机印出来的。印钞机在哪儿呢?央行。所以我们手中的现金全部来自央行。如果有意外情况,那是因为是假钞。

有人会说,我当然知道钞票是印钞机印出来的,我还知道老百姓和企业手中的钱都来自银行,问题是银行的钱怎么来的?

中央银行的基本逻辑(上)

银行的钱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央行提供的流动性贷款,也是贴现贷款;二是银行出售债券给央行获得的现金。

总结一下,基本过程是这样的:

中央银行的基本逻辑(上)

这基本也顺带解释了央行资产负债表左右两边的各个项目:央行买银行价值100万的政府债券,央行资产端的政府债券项目增加100万,同时因为这100万进入了银行准备金账户,所以央行负债端也增加100万。资产负债表永远是平的。

就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而言,故事就是这样了。

下面是一些例子,能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央行的运作机制。

上图中,央行购买银行手中的政府债券,称为公开市场购买;央行出售债券称为公开市场出售

大家以后看新闻的时候如果听到“公开市场”这几个词,说的就是这个。

央行买进债券,作为交易就得往外发钞票,他们叫做“释放流动性”;反过来央行出售债券,就会回收钞票,他们叫做“收缩流动性”。

今天讲的其实只有一句话:央行通过与银行之间买卖债券或者向银行提供贴现贷款,来改变整个经济中的现金存量和利率水平,然后利率的改变又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投资、基建、买房买车等等。

下次讲钱到了银行系统后,银行怎样凭空创造更多“货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