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與盛宣懷的矛盾在何處?以官家還是自家為名

上文“李鴻章去世前291天:張愛玲祖母怒斥盛宣懷、袁世凱乃小人”,我們談到了李鴻章的女兒、張愛玲的祖母李菊藕在給李鴻章的心中,怒斥盛宣懷、袁世凱乃小人。具體內容不再贅述,詳見後文鏈接。

其實,盛宣懷、袁世凱二人與李鴻章的關係,盛宣懷更近。袁世凱更多的是依靠吳長慶的關係,和李鴻章的關係更隔著袁氏長輩。

盛宣懷從1870年正式協助李鴻章開始,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裡,基本都是“利益一致”的,但為何李菊藕會說盛宣懷是小人?其實,這源於二人在1890年後,在洋務企業應該如何管理問題上有著本質矛盾。

封建社會官場無朋友、少親信

在封建社會政壇上,其實沒有我們普通人所理解的朋友與親信。我們認為的朋友、親信,那就是“一心一意、絕無二心”,然而,政治人物可不是我們這些平常人。因為政治人物永遠不是“孤立”的,“獨狼”式人物在政治場合是不可能出現的。他們永遠是一個人背後有一群人,特別是像李鴻章、袁世凱、盛宣懷等。

李鴻章與盛宣懷的矛盾在何處?以官家還是自家為名

因為,盛宣懷在收購美資輪公司船旗昌的時候,向南洋借款致使南北洋爭奪輪船招商局有了非常正當的理由,李鴻章對其其實就已經不滿。只不過,盛宣懷的個人能力比較強,李鴻章又不懂企業內部的公司文化。所以,也只能依靠盛宣懷掌控各個洋務企業。

再加上,李鴻章在“甲午戰敗”後,其勢力大受影響,特別是其苦心打造的自己的“水潑不進去”的北洋防區被日軍打敗,李鴻章臨退職前把放入小金庫的八百萬兩還給清廷。可以說,方方面面大受損失。

盛宣懷作為李鴻章的左膀右臂繼續受到青睞。

盛宣懷崛起與李鴻章勢力,二人的矛盾在何處

李鴻章的政治後臺慈禧對李鴻章的政治勢力比較重視,李鴻章雖然被“冷藏”,但在慈禧心中總有一天是要被重新啟用的。

一者,慈禧袒護李鴻章及其勢力。

李鴻章對慈禧忠心耿耿、又善於揣摩老佛爺心態,經常為慈禧排憂解難簽訂各種協議。這樣的人,當然會被保護,否則“甲午戰敗”這樣的責任,僅僅被“冷藏”顯然是被低估了。

李鴻章與盛宣懷的矛盾在何處?以官家還是自家為名

因此,李鴻章一年後就被派往歐美去和談,只不過太過招搖,結果還未離開中國就被太監寇連才進言不可。雖然慈禧殺了寇太監,但引發了更多的人痛恨。結果,剛一回國就被光緒以誤闖皇家禁地的過錯再次“雪藏”。之後,李鴻章又被派往黃河巡視;接著進入廣州任代理兩廣總督。可見對李鴻章多麼袒護,對他如此,對他的政治勢力也必然重視。

二者,盛宣懷自從1860年進入洋務企業以來,其能力已經受到認可。

在“洋務運動”中,曾左李張四大臣都是作為“統帥級”人物,基本屬於“橋樑性”人物,不可能直接去抓工作。那麼,真正的“執行總管”中最著名的當屬盛宣懷。四大臣中與其關係較淡的左宗棠、張之洞都曾經或多或少的與其進行過交聯,可以說,作為“洋務企業”執行層面“第一號人物”盛宣懷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三者,盛宣懷掌握著財,受到所有人關注,希望“更上一層”的他自然有諸多抱負:李鴻章與盛宣懷的矛盾根本所在

盛宣懷在三四十年間,與李鴻章及其家族、淮系多有交結,作為“官商”人物,他聚集著封建社會官僚的貪婪、封建社會商人的八面玲瓏,這一切都使他與李鴻章之間的關係很複雜。

李鴻章與盛宣懷的矛盾在何處?以官家還是自家為名

面對著“暫落下風”的李鴻章,他希望擺脫李鴻章的桎梏,要知道李鴻章家族的貪婪、淮系的貪婪,與他自身的貪婪之間不僅僅是“合作關係”,更是一種“矛盾”。

比如李鴻章一直要求對洋務企業“官督商辦”,盛宣懷則更徹底希望純粹的“商辦”。這與二人所處地位是一致的。

官督商辦:李鴻章因為是清廷派出負責“整體監督”洋務企業的官員,他是“清廷”與“洋務企業”之間的橋樑。清廷無道,只要你給夠清廷要求的錢,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李鴻章就有權力進行分配。

純商辦:李鴻章則失去“整體監督”的權力,各個企業與清廷脫鉤,也就是我們說的管理層持股問題。

李鴻章與盛宣懷的矛盾在何處?以官家還是自家為名

正是因為這一點,李鴻章和盛宣懷之間的矛盾“在合作中有暗中角力”。那麼,李鴻章對此是否清楚呢?很顯然李鴻章很明瞭。高級的封建社會政治人物要求的不是事事遵從自己意志的人,而是每到重大問題的時候都能站在自己一邊的人。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就是朋友和親信了。

李鴻章去世前291天:張愛玲祖母怒斥盛宣懷、袁世凱乃小人

李鴻章說:賢弟,別給我做師爺了,當我的女婿吧

科學家的貢獻、政客的盛名:美國科技之父奠定霸權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