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中,你认为刘瑛姑会后悔一辈子都耗费在周伯通的身上吗?

天香云外飘


瑛姑与老顽童周伯通的恋情个人觉得非常奇怪。没有想到周伯通还有风流韵事,还有人对他念念不忘。

周伯通天真烂漫,可爱活泼,是很受欢迎的人物。他是一个开心果,是一个武痴。他印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被困多年,却在百无聊赖中自创双手互搏术,皆因其心性。练成此等绝技的人除了他之外,只有郭靖和小龙女。可见,这几位都是同一类人。不通世事,但心地坚韧,可以为了目标而努力奋斗。可惜,周伯通选择了武功,辜负了瑛姑的一颗心。

瑛姑是一灯大师俗家时的贵妃。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南帝执迷武学,冷落了青春年华的俏佳人。而天上掉下来个周伯通,因为不通世事,故百无禁忌。敢于接近瑛姑。在切磋武功中耳鬓厮磨,从而有了感情。一个独守空房而正处花样年华的女子,遇到一个可以大笑的男子,相信一定会心动的。真是一见误终身。这样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水浒传》里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很多都类似这种情况。可是金庸的笔触读来,却并不觉得厌恶他们的行为。相反从瑛姑的矢志不移,让人有一丝感动。这里可以看出金庸先生思想的进步,对女性的尊重和同情。

瑛姑一直放不下,一直念念不忘。可是周伯通偶尔会想起那段时光。天性使然,这件事不会在他心中占据很大的位置。见了瑛姑,选择逃避,不愿直面。

而瑛姑却一直默默地付出。相信瑛姑回忆一生时,会苦笑。自己爱的不是周伯通这个人,而是一个可以和自己玩和说话的正常人。


华尼臣


在那个有月亮的晚上,在那个懵懂的岁月,百合花在院子里散发着淡淡的香味,把那个懵懂的少年种在了心上。

幸福地拥有了与他共同的结晶,只想此生如鸳鸯不离不弃。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世事总是与人的想法相对,儿子无端被伤。只要能救他,生命算什么?脸面算什么?可怜无论舍弃什么也不能挽回。

自此心中两个恨,一个惦记,此外再无生趣。

七张机,鸳鸯织就却迟疑,唯恐被人轻裁剪。一场聚首,两处分离,无计再相随。

爱!始终不渝!为了与心上人双宿双飞,恨,随风去吧。


赋诗联句写正楷


我是亦文人文,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我认为,瑛姑不会后悔自己青春的浪费,她反而会在不时回味这段感情给她的快乐与痛苦中,获取希望。

一、鸳鸯织就欲双飞——瑛姑其人

瑛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她期盼美好的爱情:无关名利地位,只要陪伴和温存,这仿佛是每个少女心中的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环境的打磨,大多数人都把这个梦埋在心里,寻找现实和理想交汇的点,妥协于不一样的现实。在邂逅周伯通之前,瑛姑也是这样做的,皇妃之尊,万千宠爱,丰衣足食,但是她没有真正的快乐,直到周伯通这个大孩子的闯入。

周伯通不是一个英俊的人,“两耳招风,鼻孔朝天”,也不是一个成熟的人,“老顽童”的绰号说明了一切,甚至不是一个可依靠的人,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没有担当没有抱负,整日沉溺武学,余事不萦于怀。在我们外人看来,他与威风潇洒、龙行虎步的段王爷,真是燕雀之比鸿鹄。就连二人孽情泄露之后,周是一走了之,段是关怀备至,优劣一目了然。

但爱情不是简单的加减法,或许,瑛姑对爱情的执着,和突破规则、禁忌甚至道德的奋不顾身,证明了她也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她和周伯通,其实是般配的。

二、可怜未老头先白——爱恨交织

但是这段爱情,天然地不被祝福,周伯通远走,裘千仞误以为孩子是南帝所生,对其下了毒手,段智兴醋意大发,导致一个无辜生命的惨死,于是瑛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少妇),彻底地转化成了满脑子怨毒仇恨的复仇者,或者说是迁怒者更为恰当。在无法找到真凶的情况下,她满腔怨愤,都发泄在了段智兴(一灯大师)身上。而公道地讲,段皇爷最后的决绝,不是因为自私,而是痛苦和自伤。

但是,经历了丧子之痛等种种,瑛姑始终不曾埋怨过周伯通半句,她心中最柔嫩的所在,是为他而留。到了后来,周伯通被困桃花岛,瑛姑屡次搭救而不成,竟转而研究阴阳术数,以期搭救爱人,此等执著,可惊可怖,当然也是可敬的。

三、相对浴红衣——终得圆满

到了晚年,瑛姑面对杀子仇人的临终忏悔,其实内心深处早已原谅了裘千仞,但“相对浴红衣”的希望之火,仍未熄灭,她选择的隐居之所,实际离周伯通并不远,只恨无由自达。所以她提出了见周伯通一面的需求,以获取一灯大师和杨过的帮助。

最后的结局很是圆满,周伯通放下心结,与瑛姑生活在了一起,几十年的光阴蹉跎、殷殷期待、爱恨情仇,换来生命最后阶段的长相厮守,以及做梦都想不到的周围人的祝福,她会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以,百花谷中,玉峰飞舞,瑛姑其实最终完成了一生的追寻,此时再不是“可怜未老头先白”,而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