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官話,那詩詞是否比今天用普通話更押韻?

葉長灣


舉個例子:大家耳熟能詳的《木蘭詩》,它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詩作敘述了從木蘭接到軍令準備出征、奔赴戰場英勇殺敵,到辭官還鄉與親人團聚的經過。情節描繪詳略得當,結構安排合理緊湊,心理刻畫生動細緻,人物形象真實感人。全詩上下對仗工整,特別是以形象的織布機聲開頭,以雙兔傍地的機巧比喻結束,既合折押韻、妙趣橫生,又朗朗上口、耐人尋味。

千百年來,木蘭的名字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更是深受人們的喜愛。讓我們重溫這首不朽的詩歌吧,一起大聲朗誦出來!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日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車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變我是雄雌?


八校尉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學習的阿雲!

對於這個問題,回答幾乎是肯定的,因為古人是用自己的語音來押韻的,因此用古代的話讀起來當然就會比現在用普通話押韻的多。但是,這樣讀出來是不是就一定比現代普通話好聽呢?這恐怕就要另當別論了。

下面,請允許我以《詩經》的用韻為例,向你佐證一下古代讀起來比現在更押韻。

如下將講述:1.語言發展和方言分區,2.《詩經》用韻,2個部分,請依興趣選擇閱讀。

01

語言發展和方言分區

眾所周知,語言是不斷的發展演變的,但語言的起源到現在卻仍舊是個謎。

《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裡說,人類的語言最初是相通的,他們齊心協力想要建造一座高塔,通往天堂。但是上帝為此震動,於是讓人們的語言不通,無法協作,最後只能以失敗告終。

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 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這是一個關於語言不同的解釋,那麼,我們各種各樣的語言究竟是怎麼樣形成的呢?我們所熟知的方言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般認為,在原始社會,在一個氏族部落之間,人們的語言可能是相同的。但後來如果部落發展太好,人丁興旺,當地的自然資源無力供給,那麼就有一部分人不得不遷徙到更遙遠的地方去。由於這種地理位置的遙遠和時間的漫長,語言便發生了變化,方言也就隨之產生。

在現代漢語當中,我們一般分為八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吳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南方言、閩北方言。當然,這種分法並非定論,現在也有許多人提出十大方言區等分法。

但是,正如同我們現在會使用統一的普通話一樣,中國早在周朝時期就擁有了作為標準語言的“雅言”,它也被稱作是“河洛方言”。《論語》當中記載孔子給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講學,用的就是“雅言”。

《論語·述而第七》:“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但是這種標準語並非是萬世不變的。總體來說,秦漢的標準語相同,稱為“關中方言”,並且差不多一直持續到魏晉時期,而後來則有“新關中方言”,唐朝就用這個。

對照現在的各個方言分區來辨認一下的話,一般來說,讀唐詩就得用閩南方言,讀宋詞就得用吳方言。當然,這只是相對而言,因為每一種方言當中實際上都或多或少的保留了一些上古的語言。

總而言之,我們知道語言是不斷髮展的,語音同樣也在不斷改變。而古人以自己的語音為基礎來作詩押韻,那麼古人讀詩比我們更押韻幾乎是必然的。

但通過上面的簡要分析,我們也發現,各朝各代的語言也是不同的,因此或許要嚴謹一點,古人用自己時代的語音讀自己時代的詩文,其押韻效果應當更好。

02

《詩經》裡的押韻

這一部分,我就來講一講《詩經》當中的押韻。這是由於我剛剛學到這裡的緣故,而我的參考書則是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如有雷同,不是巧合。

漢族人民在詩歌當中的用韻是很早的。《詩經》共收錄詩歌三百零五篇,只有7篇沒有用韻,即《周頌》和《商頌》這類祭祀詩中的部分。

而《詩經》當中的用韻和我們現在是有些相似的,比較多的就是句尾用韻。

但它押韻的規律比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近體詩更加混亂和複雜,它有時候句句都押韻,有時候隔一句才押韻,有時候奇數句和奇數句押韻,偶數句和偶數句押韻。

為了研究《詩經》的語音和用韻等,學者們概括出這個時代的韻部,將它稱為“古韻”,並總結出古韻三十部。雖然主要目的是為了研究《詩經》,但很明顯,一個時期的語音和用韻總體上是相似的,因此它也常常用於研究同時代的其他詩文。

現在,我們就以《詩經》當中的《關雎》為例,簡要說一下《詩經》的押韻

如圖,字下面有小三角符號的就是這首詩的韻腳。

我們之前明明說其押韻多是句尾,那這裡怎麼這麼多都不是在句尾呢?

仔細看看,其實這首詩當中不在句尾的幾乎都是因為句尾是一個“之”字。“之”在這裡並沒有實際意義,而是作為一個句末語氣詞或者代詞,因此自然不可能用它來押韻。所以押韻的字便成了倒數第二個。

當然,這種情況也有例外,但限於篇幅,我們就不展開講了。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這首詩中:

  1. “鳩”“洲”“逑”“流”“求”押韻,

  2. “得”“服”“側”押韻,

  3. “採”“友”押韻,

  4. “芼”“樂”押韻。

我們今天讀第一組,都是押韻的;而第二組卻不押韻,且這幾個字都是入聲字,在我們今天的普通話當中,已經沒有了入聲;第三組讀起來不押韻;第四組經常將“樂”變讀為yao,押韻。

由此可見,我們讀《詩經》其實和古人讀的差距是比較大的,這是因為我們今天的語音已經發生了變化。

例如,在古代有平、上、去、入四聲,但是到了今天的普通話裡就只剩下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聲調,入聲直接消失了,只能散見於一些方言當中。

所以,古代人讀起詩來比我們今天更加押韻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畢竟我們連語音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總而言之,關於你的回答幾乎是必然的,因為押韻必然是用自己時代的語音來押,但是當語音發生變化時,我們讀起來自然就不那麼押韻了。這有些時候雖然影響到我們閱讀,但卻並不妨礙我們理解。

如上,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你和我繼續交流!不過由於我們還沒有學習音韻學,所以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如果有問題,我可不保證自己能夠解決哦!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漢語和文學知識,請關注我吧!希望和你一起成長!

雲中歌白鶴


用地方話寫作,肯定會有不錯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