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智能投顧”

定義


投顧就是投資顧問(Investment Adviser),指任何從事於提供投資建議而獲得薪酬的人士。

不難看出,這依然是偏營銷的崗位,與純投資性質的“基金經理”完全不同,就好比券商會給高淨值客戶配備專門“顧問”;去銀行買理財,會對接專職理財經理一樣。


區別在於,國外投顧諮詢費另收,投資者也有自覺的“服務付費”意識。缺點是國外人工費用較高,屌絲基本無緣;優點是投顧更客觀中立。


而國內則是以“產品銷售”為導向,以產品佣金分成的方式進行盈利。缺點是容易“唯佣金論”,哪個費率較高或者分成較多推哪個,何談中立;優點是投資人不用付費就能享受到基礎的投資理財諮詢。


聊一聊“智能投顧”


智能投顧起源


智能投顧誕生於2008年的美國,“金融海嘯”導致傳統金融業面臨著巨大的業績和信任危機。


本著挽救財富管理行業的初心,智能投顧(Robo-Advisor)應運而生:會根據個人投資者提供的風險承受水平,收益目標以及風格偏好等要求,運用一系列智能算法以及投資組合優化等理論模型,為用戶提供最終的投資參考,並根據市場的動態對資產配置再平衡提供建議。


聊一聊“智能投顧”


發展現狀


成熟市場以美國為例:


在發源地美國,智能投顧得到了巨大的認可和發展。最著名的兩家智投公司為“Wealthfront”和“Betterment”,兩者管理規模都超百億美元。


內驅力:


一,智能投顧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投資門檻。


美國真人投顧的諮詢費用大概在管理規模的1%左右,並且對投資者的資金門檻要求很高。


然而以兩家智投公司為例,諮詢費用大概在0.25%左右;另一方面主要配置費用低廉的“ETF”,同時只進行低頻的在線交易(智能投顧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幫助投資者避開了頻繁操作的短期投機模式),降低了投顧成本和門檻,對中產以下較為友好。


二,智能投顧更好地為投資者節稅。


與國內不同的是,美帝會對資本市場交易者收取不少的“資本利得稅”。(真得好好珍惜國內的免稅政策)智投會通過ETF的虧損賣出抵扣當期盈利,延後稅收,同時在相同的低位買入,保持持有份額,非常有“特色”的做法。


三,美國是高效市場,並且ETF種類齊全,費用低廉。


何為高效市場?舉個例子,在美國,主動管理型基金年化收益是遠低於標普500指數年化的。


也就是說市場無法戰勝,老老實實得賺取“β”收益比起來來回回搗騰“技術分析”,“量化分析套利”,“內幕交易”等等企圖獲得“α”收益來得靠譜。


另一方面,ETF種類齊全,投資標的涵蓋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股票、債券、期貨、大宗商品、房地產等等。疊加“現代資產配置”理論,分散多元投資,以期在獲得相同收益回報的同時降低風險。


四,美國有巨大的養老金市場


也就是說老百姓不會像國內一樣過度依賴“社保養老金”,而通過自身的投資行為為未來的養老儲備長期的資金。


新興市場以中國為例:


其實智能投顧引入國內後曾掀起過巨大的“風浪”,比如“零售王”招商銀行的“摩羯智投”。當時有很多媒體宣傳稱:“財富管理行業的鉅變來臨”。可事實證明,這個舶來品在國內有點“水土不服”,甚至還出現了不少掛羊頭賣狗肉的所謂“智能投顧”平臺(實際就是P2P),還有一部分直接淪落成“薦股工具”。


看似高大上的搭配選項,可能並沒有太多的創新內容

聊一聊“智能投顧”


首先:國內常規智投大多以主動管理型的公募混合基金為主,費用較高,信息也不甚透明。


這與國情密不可分,A股不算是特別“有效”的市場,好的主動型基金能夠輕鬆超越指數基金,也就是說“騷操作”大多時候很管用。其實關於這樣的論斷,我是持懷疑態度的。A股的確沒有十年長牛,上證指數也成了笑柄(可是至今為止都沒出現過跟蹤上證指數的指數基金,而關於“上證是否失效”的爭論一直都有),但是或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不堪。


下圖為滬深300ETF,我們看到其實底部是在不斷抬升的。如果從一開始就傻傻得持有,或者是定投,是否真得就毫無收穫呢?


聊一聊“智能投顧”


混合基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容易導致“策略漂移”。因為其自身就已經包含資產配置比例(往往股票,債券,銀行存款等等挑著搭配)。再次組合分配是否能達到預想的配置效果呢?


這是興全可轉債混合基金“340001”的持倉結構,品種已經很齊全

聊一聊“智能投顧”


主動型基金還存在一個篩選問題,這些智能投顧平臺是以什麼標準進行挑選的呢?是否存在“後視鏡效應”呢?可以說國內還沒有統一的主動型基金篩選標準。基金經理們也是跳來跳去,沒個常性,老百姓跟都來不及。所以,到底能不能為投資者賺錢也是個未知數。


其次:平臺大多以基金超市的形式呈現,類似“FOF”,“智能”和“投顧”一個都搭不上邊。


目前來講,通用形式是用戶回答一個問卷,進行風險評估後就上“套餐”了。(其實調查問卷非常重要,不是隨隨便便搞幾個常規問題就了事了。很多時候,老百姓自己也不知道風險偏好如何,需要配置何種產品。可以說,大部分智投這點做得並不好。這也是人工投顧的價值所在,需求都是靠面對面交談挖掘出來的。)購入資產後平臺不再對賬戶進行操作。可能只有“雪球的蛋卷基金”做到了一點創新,相對“智能”:在180天內達到一定條件時,自動幫客戶賣出/買入指定公募基金產品。


再者:上文提到國外的幾個內驅力,國內似乎還沒有。


所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完全複製國外的模式比較艱難,再加上“外匯管制”,“臣妾做不到”這句話也是很貼切了。


聊一聊“智能投顧”


總結:


綜上訴述,國內智投的發展的確遇到了不少暫時性的阻力。而目前來看,確實沒有特別合適的平臺,無論是銀行系,證券系,互聯網公司,還是獨立投顧公司。


不過,相信隨著監管的鼓勵,政策的推進,民眾投資意識的覺醒,投資理念的轉變,以及對“知識付費”的認可,或許國內的智投能夠走出自己多渠道多元化的特色道路來。


期待BAT和傳統金融機構深入合作的同時也希望智投不再侷限於權益市場,信託,保險,房地產,稅務諮詢等等也可以納入旗下。


而對於個人來講,如果可以,自己學習投資知識並學以致用或許比智能投顧和人工投顧都來得靈活有效。

END


聊一聊“智能投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