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18路诸侯战华雄曹操没有派将士出战为何反而把人情给关羽?

砚逸善斋


董卓进京,名为奉朝廷诏书,实为大将军何进的指令,不幸的是何进已招致宦官“十常侍”张让等人所杀,董卓趁机掌握朝廷大权,实施独裁暴政、烧杀抢掠、肆意妄为,废除了灵帝立陈留王协为汉献帝。

十八路诸侯以袁绍为盟主,齐聚虎牢关,讨伐董卓,发动了一场正义的战争。董卓部将华雄搦战,先战孙坚、斩其部将祖茂,又连斩俞涉、潘凤两员大将,震撼各路诸侯。时为公孙瓒统领、刘备手下“弓箭手”关羽上演“温酒斩华雄”,一举成名。为什么各路诸侯手下名将如云,均未上场呢?为什么袁术“白眼”反对,而曹操力荐首肯关羽上场一试呢?这就是曹操识人、用人的过人之处,而且曹操思想高度就是不同凡响,对此曹操把这场战争看得很清楚。

一方面各路诸侯“各怀鬼胎”,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十八路诸侯都想借此立功扬名、提升名声,捞起政治资本,又不想带来巨大的经济和人才损失。因此得知,华雄英勇后,均持观望态度。

另一方面各路诸侯政治、文化理念不同。即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遇到挫折时,常常在一起,不能够商定和拿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第三方面,曹操深知要想战胜董卓必须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之举。不能够拘泥于沉年老旧的落伍办法,因为自己不是盟主,在军事战略部署上,自己没有发言权和指挥权;那么在用人上,还是有建议权和推荐权,因此大力支持和主张,“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常规和僵局,突破以职务使用人才方法的“老框框”,为此收到奇效。

通过此次经历,也为后来曹操在用人、聘人等人才运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江岸好呵


这个可不是曹操做人情,而是对于手下击败华雄没把握,所以只能羡慕刘备手下有关羽了。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兵进汜水关时,董卓命手下骁骑校尉华雄出马,迎战关东联军。华雄也没让董卓失望,一到汜水关就斩杀了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接着华雄夜袭孙坚大营,将孙坚击败,还杀死了孙坚手下大将祖茂。

意犹未尽的华雄又到联军营前挑战,先后杀死了袁术手下骁将俞涉和韩馥的上将潘凤。一时众诸侯都面上失色,袁绍感叹手下颜良、文丑不在身边,无人能敌华雄。幸好关羽主动请缨出战,将华雄斩杀,才解了联军之危。

华雄在营外逞威是,曹操并没有派遣手下去迎战华雄,他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

曹操是讨董卓的发起人,不过此时的曹操还只是刚刚起家,手下只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乐进、李典六员大将。这六将在演义中身手也算了得,在此后的战斗中表现不错,为曹操立下了不少功劳。

但是夏侯惇等人武艺也只是不错而已,以他们在演义中的表现看,大致和张辽、张郃等人武艺相当,属于一流水平,要比吕布、关羽、张飞等超一流武将差着一截。

华雄虽然惨死在关羽刀下,不过他毕竟也是连杀联军四将,战绩辉煌。特别是华雄所杀的祖茂是孙坚手下的大将之一,和程普、黄盖、韩当等人并列。程普等三将此后跟着孙坚、孙策、孙权转战各地,屡建战功,是江东元老级的人物,武艺也不弱。像程普就曾经和太史慈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

祖茂显然也不会太差,华雄能杀死祖茂,其武艺至少有一流水平,可能还要略强一些。曹操手下的夏侯惇等人面对华雄并无必胜把握,他此时实力弱小,自然不敢随便冒险,这才把机会让给了关羽。


不沉的经远


看过《三国演义》人,对于温酒斩华雄这一篇章,应都不陌生。题主说曹操不派将士出战,反把人情送与关羽,实乃有悖情理。

温酒斩华雄,是在诸候联军,接连受挫,内部失和,各怀异心,互相保存自己的实力,连战皆败,几员大将被杀,孙坚也吃了败仗,连头上红色赤巾都落到了华雄手中,锐气顿失。

花雄又提兵下关,竿挑赤巾,临寨大骂搦战,袁术骁将愈涉,韩馥上将潘风相继被杀的危急关头,关云长自告奋勇:″小将愿往斩杀华雄头,献与帐下!”

虽遭袁术呵叱,被曹操急止:"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不迟。″

临书而看,曹操不派自己的将士出战,也怀一己之私,岂愿自断臂膀,损却实力。以此而看,那是什么人情,确是丟性命掉脑袋勾当,如此不胜,还要责罚。

罗老先生,如椽大笔,极尽渲染之能事,皆用虚写,虽不见华关之战态,只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似天摧地塌,岳憾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头掷于帐下,其酒尚温。关羽之神勇,跃然纸上。

温酒斩华雄是关云长军事舞台的初次精彩世亮相,令十八路诸候,刮目相看,重重打了袁术,袁绍之流,看身世,论官职,陈腐观念的一个响亮耳掴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